邱丽明
摘要:评判性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笔者阐述了评判性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结合一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课例,交流探讨了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评判性阅读;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61-02
一、提出问题
国家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五方面整体发展基础上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其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并着重强调了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要加大对英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因此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成为近年比较热门的话题。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培养。这些年来,无论从新课程对学生的思维培养目标,还是从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对评判性阅读技能的考查都不难看出,侧重评判性阅读技能训练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是培养、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评判性阅读策略是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培养训练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的综合语用能力。
二、评判性阅读的定义
顾名思义,评判性阅读,指的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它通常包括以下三步驟:理解文本、评价文本和做出反应。理解文本即要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作者的观点,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评价文本就是学会分析观点正确与否,事实相符与否;做出反应则是指在评价文本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并给出合理的理由。在评判性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训练相关的评判性思维,如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三、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中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训练,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评判性阅读策略。教师应牢牢围绕上述三个核心步骤展开评判性阅读教学设计;巧妙地设置问题,凸显分析、推测、评价等内隐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评判性阅读能力。笔者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Module 1 Literature Spot 1 A Christmas Carol为例,谈谈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有效运用。
1.预览。它是指读者实施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之前对与文本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了解。这有助于读者获得文章的一些重要线索和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明确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标题告诉我们什么,作者是谁,文章的结构怎样。例如:这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圣诞节的信息,如问学生What can you think of when we talk about Christmas?先让他们“free talk”,然后通过图片引导他们说出Father Christmas,snowman,Christmas tree,cakes,pudding,turkey等,接下来问What do the western people do to celebrate Christmas?他们很容易回答:①A Christmas family dinner.②Decorate Christmas tree.③Give cards and presents.④Go to church.⑤sing Christmas carols.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又顺其自然地导入了课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兴趣。
2.评注。评注是指一种读者在与文本的积极对话中创设的互动关系,在评注的过程中,读者会积极参与思考,解决疑难问题。常见的评注方式有以下几种,如标注文章的主旨及每段落的要点,划出关键词,甚至写下观点和评论,标明值得复读的经典文段。许多学生感觉文学作品阅读很难,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清剧本中的人物关系,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主要的人物标出来,在空白处写下疑问: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例如这篇小说中第一段介绍几个主要的人物角色,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阅读一遍下来当然很难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适当对人名还有一些关键词做些评注,他们就能轻松地完成下面的任务了。
3.分析。分析阶段具体包括: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依据是否能支持他的观点;分析引文是否能够支持文章的观点,是否可信,是否权威,是否新近;分析作者的观点是否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分析作者个人的倾向,了解作者的“出身”,对理解文章会提供很多信息,弄清作者背景中何种经历导致他或者她持本文的立场等。上述分析内容对文学作品阅读尤其重要,只有了解了作家生活及写作的背景,了解了他的个人倾向,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及精髓。要透彻地理解这篇小说,首先就要了狄更斯的生活及创作背景。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道完形填空来帮助他们很快地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Charles Dickens was born in ,who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English critical in the 19th century.He wrote nineteen novels and many other short stories in his lifetime.His writing style was and .He gave us a picture of life of people. His works show sympathy(同情)and love for the poor.
Dickens wrote A Christmas Carol in 1843.In his time,many people very little money that they could hardly live on.The bosses were only busy in making money,and didnt care about their .When the book appeared,it was a great success.Several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are very .
4.复读。一般情况下,评判性阅读采用三遍式阅读。第一遍泛读主要是迅速浏览文章的主要观点。预览序言、段落的key sentences和subtitles等,为评判性阅读的进行做好必要的铺垫。第二遍细读应放慢阅读速度,细细品赏,并对文章做评注;第三遍精读应该着重处理文本中自己存在的疑惑和较为复杂的部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层理解和评判性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自己、提问作者、提问文章三个层面的活动,对于这篇小说,教师可以按照下文所述引导学生。
(1)提问自己:Were the two men and Scrooges nephew merciful(仁慈的)and did Bob feel thankful?Can I give some examples?
(2)提问作者:What was the Ghosts role?Was he a guide or a judge?Why?
(3)提问文章:Whats wrong with Tiny Tim?Would it be Scrooges fault(过错)if Tiny Tim died in the future?
5.反應。在运用分析和推测的思维方式对文章预览、评注、分析过后,要对文章做出反应。反应阶段主要运用评价的思维方式。反应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评价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观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目的、作者的措辞、篇章结构等。形式方面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达,首先要科学客观地对阅读文本进行概括提炼,归纳作者所传达的文章主旨;其次要根据对这篇文章的解读,阐述自己的看法。另一种反应形式是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达到相互学习,拓展自己思路之效。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的归纳用这种策略就比较合适:What is the theme(主题)of this story?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体会到狄更斯写作此小说的真正意图是要告诫人们,自私的人应去掉自私,正直的人要慷慨,本性善良的人要广泛传播爱心,因为只有善良、仁慈、乐善与好施才能带给人们真正无穷无尽的幸福。另外,通过这种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知小说基本上是由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和ending几个部分组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体大意,为今后小说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上文所提到的评判性阅读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意在让英语教师重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阅读策略,并不是忽略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把这两者融入对文学作品的思考、评价、讨论等阅读任务,从而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S].人民出版社.
[2]袁平华,廖兰.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评判性阅读能力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10,(8):148-152.
[3]任思虎.构建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8,2(21).
[4]何强生,刘晓莉.批判性阅读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5]贵丽萍.以评判性阅读提升阅读层次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