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常扬
(江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江苏无锡21412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之学生交流篇
顾常扬
(江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江苏无锡21412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则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跻身世界一流高校的必由之路。本文立足于衡量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学生交流,从学生自身层面、交流项目层面和高校大环境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交流;问题;建议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大面积应用、出国深造浪潮兴起、国家政策的引导,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不可阻挡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众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步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熟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程度仍较低,尤其对于非老牌高校而言,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和标志性的长期过程。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至今仍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归纳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大致可分为“方法说”和“过程说”。[1]前者以美国阿勒姆(Arum)和瓦特(W at er)为代表,具体化了国际化中涉及到的各种活动,包括课程改革、人员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并对这些活动进行分类研究。而“过程说”顾名思义,强调了国际化文化和氛围融入到高校教学科研中去的一个过程。[2]这些定义共同勾勒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固有属性:是跨地域跨民族的交流合作,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趋势,是以发展国际化人才为己任、提高本土高等教育水平的过程。根据这些属性,可见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渠道,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虽然学界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基本都是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涉及到的具体活动为研究出发点。本文将之划分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和教师交流三方面,并立足于学生交流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学生的跨地域流动,作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我国青少年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重要途径,也是考量高校国际化的指标性条件之一。学生交流的种类从时间维度上可分为长期和短期的交流;从人员交流的层面上可分为本国学生的派出和境外学生的吸纳。就如何做好学生交流工作,本文从学生自身、交流项目和高校大环境这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学生自身层面。该层面由学生出国意愿、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构成。根据江南大学2012年一千份调查问卷可知,仍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出国意愿不强,如国内学业实习的压力、经费问题。也有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对海外学习生活的未知与恐惧,放弃出国交流的机会。高校普遍的现状是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主动参加有关英语考试的人数并不多。这就和学校众多派出项目的要求产生了冲突,因为几乎所有的派出项目都对国际交换生的英语成绩有硬性规定,最常见和通用的就是雅思和托福。
2.交流项目层面。交流项目的内容和层次、经费要求、宣传手段也影响着学生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名校游览到专业课学习,从欧美国家到东南亚地区,不同学生对项目有不同要求,这对项目的开发不断提出挑战。费用,作为交流项目的重要组成,是所有学生和家长决定是否参加交流项目的重要因素,是阻碍学生交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欧美地区的项目,高昂学费和生活费经常令学生望而却步,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又是学生最向往的。由于互免学费的院校较少,名额有限,造成了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的奇特状态。大学校园里信息繁多,有关国际交流活动的通知似乎还未引起重视就淹没在了信息狂潮之中。调查问卷也显示熟知学校海外交流项目的学生不多,大多为一知半解,甚至有些是完全不了解,这常常让拥有强烈出国意愿的学生错失良机。
3.高校大环境层面。高校的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和吸纳留学生的程度都是扩大学生交流的重要保障。学生交流工作本应与上至学校下至学院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推进学校整体国际交流与合作。然而,很多时候这些规划和思路并不明确,也没有重点和层次,学生交流与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不能紧密结合。同时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制约了高校国际化进程,包括系统有效的国际化办学制度缺失、部门分工不明确、合作不协调、实际操作不规范等。如,交换生项目中涉及到学分互认问题,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间沟通不够顺畅。高校吸纳留学生的能力是维持校际间学生交换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访学生的人数远远少于派出人数,同时留学生生源较窄,这可能是由本土学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适合的项目有限,英文课程的建设不够完善,国际学生管理未成体系,财政支持较缺乏等原因造成的。这样巨大的差距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埋下了隐患,但也为高校突破交流人数和质量的瓶颈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推进学生国际交流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针对以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仍从三大层面提出几点建议:
1.学生自身层面。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组织建立对学生国际交流有兴趣的学校志愿者团队,让他们参与接待来访的国外师生代表团。举办国内外师生互动活动,推广学生海外交流项目,积极宣传学校相应政策。同时各学院或学生处可举办学生国际交流系列讲座,请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谈海外见闻。教务处开设国际主题通识课程、英语类提高型课程,如国际关系课程、各国史地课程等。
2.交流项目层面。(1)提高项目层次,内容多元,突出侧重,建立品牌。到海外名校去学习,学生非常向往。这就要求逐步提高国际交流的层次。同时针对种类繁多的短期项目,以海外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为主题的项目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据此学校应更多开拓这类项目。通过与部分海外高校长期合作,打造品牌项目也十分必要,面对众多项目不知所措时,学生通常就会选长期受到推荐的品牌项目。(2)多手段加强交流项目的宣传工作:一是制作宣传册。通过宣传册,简要介绍学校推进的项目,让学生有个大致认识并做好出国准备;二是召开宣讲会。各学院应有组织分批次地举办交流项目宣讲会,请有经验的学生为大家做留学分享;三是完善动态宣传。动态宣传包括各种网络宣传方式,如学校信息门户、教务处网站、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网站、微博、微信、人人等。学校所有国际交流的信息都能够在这些地方得到上传、更新、补充和沟通。(3)多途径解决费用问题。作为学生是否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关键因素,费用问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解决:①寻求设立多层奖学金,包括国家、学校、学院和社会基金。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本科学生也可申请由国际留学基金委设立的优秀本科生公派出国项目。学校和学院也可专款专用,资助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同时鉴于高校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高校也可寻求相应的资金支持;②着重推进学费减免项目。在与海外高校洽谈过程中,应为学生争取最大化减免费用。
3.高校大环境层面。①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辅以有效的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是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先导。学校要根据自身建设规划和发展需求,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上升到建设学校未来的战略层面,依托学院、重点学科,落实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种活动。而得力的政策是这些具体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如引进人才策略、提升本土老师国际化的部署等。②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各部门联动。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队伍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理想的执行者。而全面规范的规章制度就是这支队伍履行职能的具体参照,需要涵盖从目标到方针、从规定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高校国际化进程只靠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必须依靠多部门相互配合,有效处理各种问题,比如学分互认问题就需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的审核认证。③提高吸纳留学生能力,加强学校形象宣传。学校要学会宣传自己。高校的第一门户就是自身网站,因而必须完善英文网站。利用好校友资源,对于知名校友着重加强联系,建立高校在各主要片区的校友会,在海外学子中建立学生联盟,在他们的工作、学习、活动中广泛宣传,让他们成为高校在海外的活名片;提供富有各高校特色并吸引国际学生兴趣的短期项目。这需要高校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学科与专业,了解国际学生兴趣,做好项目各环节的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完整性;注重推广学校有关项目。定期将学校项目发给各兄弟学校,并利用校友、海外师生资源推广项目。④加强英文课程建设。学校可根据各学院师资情况,确定开设全英文授课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并与相关部门和教师沟通,进一步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如课程目的、开设时间等,同时形成激励机制。⑤促进教师队伍国际化。重点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人才,不仅可以开阔本土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形成国际化氛围,也是学校英文课程建设的主力军,是留学生选课的重要保障。⑥提升留学生软环境,完善留学生管理体系。将留学生纳入学校学生管理体系,比如,交换生是“regul arst udent”,暑期生有临时学生卡,可以使他们享有与本土学生同等资源和设备的权利,形成系统化的选课、成绩录入与发放,各种结业证书的颁发。定期修整留学生公寓、推广校园英文标识,并由相关部门和教师专门负责来访国际生。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还很漫长,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高校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真正立足于民族性本土化,通过多渠道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世界性人才。
[1]J AN E K.As hared vi s i on St akehol ders.Pers pect i veson t he i nt ernat i onal i zat i on ofH i gher Educat i on i n C anada[J].J ournalof St udi esi n Int ernat i onalEducat i on,1997,(2):123.
[2]闫月勤,任元君.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十年回眸[J].青岛化工学院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8-23.
G 64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