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徐雅,杜庆红,潘彦舒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MOOC教学模式在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李卫红,徐雅,杜庆红,潘彦舒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M O O C(M as s i ve O pen O nl i ne C ours e)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三大核心特征:大规模、在线和开放。本文针对我校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员良莠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将M O O C模式引入我校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历教育,对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重新进行设计和编排,建立一种灵活的、开放的,适合于个性化以及自主学习的在线网络授课模式,以满足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这将对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同等学力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M O O C;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M OOC(M assi veOpen Onl i 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就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在线课堂,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
M OOC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M OOC这一术语由加拿大学者Bryan Al exander和Dave Corm i er于2008年提出,后用于GeorgeSi em ens和St ephen Downes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M OOC自提出以来,为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界将其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2012年,还被国外学者称之为“M OOC之年”(YearofM OOC)。
目前,M OOC主要有联通主义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cM OOC和美国知名高校运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开发的xM OOC两种模式。2012年以来,由于Coursera、U-daci t y、edX等平台供应商的推动,同时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认可与加盟,xM OOC获得迅猛发展,无论规模、受益面还是社会影响均远超cM OOC,成为M OOC的主要形式。xM OOC课程的学习流程大致如下:学生要事先进行注册,课程开始后教师要定期发布课程课件、授课视频、作业等内容。授课视频可以提供多种语言字幕,从而适合不同国家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短篇视频的资料辅助和问题测试,对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和增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学生的作业成绩评定方式有多种,例如学生自评、在线自动评分、学生互评等途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并及时取得考试成绩。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xM OOC将平台作为基础,将课程作为单元,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课程、平台综合为一体。xM OOC突破了以往的以专业为基础课程建设的教学组织结构,以名校为依托达成教学目的,是一种传统教学在网上同步或不同步开放并互动的不同形式的远程开放教育。因此,相比cM OOC来说,xM OOC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化的平台支持服务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并容易与以学位教育为主的主流正规高等教育课程接轨。
M OOC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主要体现在学习人员的数量上,与传统课程相比,M OOC模式不受数十或者数百人数的注册范围和数量限制,它甚至支持数十万人同时注册和学习。“在线”是指师生教学活动完全在网上完成,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开放”是指课程资源免费开放,课程的内容可以自由传播,实际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而是同时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因此,M OOC模式将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一切传播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毫无疑问,M OOC是高校教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对传统的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巨大的。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一大重要举措,是中国开展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多年以来,我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和医疗市场发展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一直开展此项工作,为许多没有条件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员提供了在职学习、深造和提高的机会。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学校研究生院的统一管理下,基础医学院从2007年起开展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先后开办了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项工作日趋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并日臻完善。课程学习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的重要一环,按照培养方案,学员必须完成36学分的课程学习,实践发现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员来源复杂,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同等学力人员绝大部分是有工作的,分别来自于高校、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原有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年龄从20岁到50岁,跨度较大,有的本科毕业不久,有的已经工作多年。这就造成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使得授课老师在教学深度上难以把握。
2.工学矛盾突出,课程学习的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目前,我院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学习,主要是利用周末时间上课,授课方式和内容与全日制研究生相似。这样学员通常需要1.5~2年的时间才能修完所有学分。同等学力研究生由于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得承担单位的工作任务,单位任务忙时,学习往往会受到影响,因此,工学矛盾使得学员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3.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研究生班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忽略了在职的特点,套用全日制的一些教学计划,或者采用同样的课程体系,这对同等学力人员来说是不合适的。造成了学员在课程学习中感到任务重,困难大,教学效果欠佳。
基于上述同等学力人员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一种开放、灵活的教学体系可能更为适合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推进和发展。M OOC的兴起,为现有的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优势是,M OOC在线授课的方式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效能,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和时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组织学习,给更多因时间、地点限制而无法深造的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因此,M OOC教学模式将有效缓解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极大地推动我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首先,针对水平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的在职学员,M OOC教学模式能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其次,目前受地域条件限制,在职研究生招生基本局限在北京地区,M OOC教学模式将大大扩展课程活动范围、学生的地域范围,如果付之实践,可实现我校在职研究生面向全国招生,提高招生规模和受益面。
基于M OOC理念,我们对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的设计和编排提出了构想,使其更为适合网络授课。课程将根据在线授课的特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大纲、PPT、适用的教材等,其中核心内容为制作授课视频材料。在制作视频材料时,可借鉴微课模式,将现有的每堂课教学内容拆解成几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以《中药学》为例,可将主治功能相近的2~3味药进行对比讲解,形成一个微视频。与以往的课程视频相比较,微视频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让学习者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此外,在线还提供与视频教学相对应的习题和小测验,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M OOC模式,不仅仅在于提供大量优质的在线学习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模拟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课程学习。可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一种新的在线授课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管理。首先建立课程主页,并链接于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以便于学生注册、进入。在开课前教师可利用邮件或网页公告及时发布开课时间、课程安排等信息,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每周定时发布视频教学材料,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完成视频观看、作业等。课程持续时间与常规教学一样,约7~8周。授课期间,可在学校的论坛开辟专区或利用QQ群,组织网上讨论,与学习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最后,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结业考试。
综上所述,基于M OOC理念,开展对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大胆创新,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网络授课,将克服目前教学上的诸多问题,极大地提高研究生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同等学力教育的发展。
[1]韩艳辉.M O O C起源及其概念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6):1-3.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 O O 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32.
[3]唐九阳,周广新,郑龙,肖枫涛.M O O C:军事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36,(3):9-11.
[4]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 O O 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67-75.
[5]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 O O C到xM O O 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6]刘娣.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9,11(15):6-7.
[7]项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 O O C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
[8]池雅庆,宋睿强,李振涛.探索M O O C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影响[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9).
G 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