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聪
刘勇简介
1962年11月出生于安徽颍州,现工作居住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王孟奇教授。2013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王孟奇工作室研修。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荣誉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美术精品报》主编。中国文联《文艺报》美术专刊推荐的“中国画坛百杰艺术家”。北京水墨空间文化艺术产业园总裁。水墨空间美术馆馆长。
千古无同局
近夕收到画家刘勇先生一本精致的画集,仰慕他已久,多次向他索求,无果。如今如愿收到此集,欣喜万分,在画集扉页,他特意为我亲笔签名并题写了念语:刘勇丁卯夏月时记北京听雨轩,这增了此集的开卷的书色,更增了此集的珍贵。
我们结缘于一次宴会,和他谈不上深交,但是读他的画集却像和知己一样神交已久,我能读懂他的画,从他的画中我能感觉到他的谦逊和虔诚,在他的画中,我能触摸到他的内心,或者他由画要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画乃心之所使然,一幅画,一个人,所以一幅画从某种意义上来与其说是一幅艺术画卷,倒不如说在这背后其实质乃作者内心的写照,只是又高于自己的期许,如同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在作画时候的心境?
曾经我有幸观摩过汪曾祺的几幅真迹,我觉得刘勇先生的画也极具充满人文的底蕴和气息,文人气的特点那就是唯美,也验证江南才子的灵性,笔墨情趣,追求作品的戏笔情调,以情入画,以情传神。他每一幅画都题字或者题诗,而且题的内容着实有意味,他的语言文白相间,推敲锤炼,讲究诗意内含,洗练、干净,雅致、飘逸,书卷气很足,最显功力,可谓工写结合,笔墨精到,收放自如,形象生动传神而又雅俗共赏。
望月图
清茶一杯也醉人
品茶论道图
我举几个简单的题字来印证:如画集中画有二人在参佛,他在上面题写了“禅意无声”,我想寓意是随缘,此画集画竹,笔墨最多。足见对之情有独钟,其中有一幅竹,他题写了:“安然处事,知足常乐”,我想他是借代之意,竹与足谐音,寓意做人要需要光明磊落,切不可人云亦云,要心态平和,画竹同时也寓意做人要像竹一样,品行要端正高风亮节,这个需要领会字画中双关的真意。再者他画了一林间美少妇在吹笛,旁边来了2玄鹤正在在安静的听她吹奏,他题写:“玉笛引玄鹤”,我觉得先生他这个“引”字用的非常妙,一个字就把这幅画引活了,格律间的灵光暗动,一洗媚态,从这个“引”字我能从静态的画卷中体会到动态少妇在吹的悠扬的神韵笛声。试想,不然怎么能把玄鹤也能引来呢?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这个引字能传达出人物的温度、现场的质感,真是神来之笔呀,这些题字和画作一起相得益彰,笔墨中融成一气。从这些细微笔法题字和诗中可以看出些端倪来,就是可窥见刘勇先生颇具深厚的国学功底,可谓他诗书画自成一家。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画脉是什么?现在从他的画卷看来,画脉其实是一种人文精神,或是一种哲学。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美术也要反映生活。从他的画卷中,尤其是人物画,细节描绘非常到位,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目光如炬,炯炯有神,既真又活,塑造人物形象有血和肉,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还抓住人物的细节如衣饰、体态,画女人画得温润精致,雍容华贵、典雅、姿态万千、窈窕娉婷,惊艳得让观者诱惑,一拂处,令江湖失色。如此情怀,我不知这是先生世事洞明呢,还是有意让大家大雅一番,执迷不悟?画男人和孩童,画得很有禅意,安静之态、或奔放、或古朴、或沉思、或性情、或气定神闲、或是静定神游,我时时能感到生活的气息,或平淡、或清丽、或质朴、时而画得老练、深厚,气势雄浑、形象鲜明;时而淡泊,凉台静室、明窗松风、晏坐行吟、清淡把卷;天地山川、星河灿烂、白云为盖,流水作琴,宁静之气。我想这是他对生活的理解,艺术风格有个性,迥然有特色,蕴含的艺术家的个性气质与精神气韵,或者这是作为一个画者和从艺者不断写生的过程。
刘勇扇面 图1
刘勇扇面 图3
刘勇扇面 图2
刘勇扇面 图4
诗情只因饮茶多
知音图
有人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至少要完成他的“三级跳”。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跳。这很像写生和速写,它强调的是“是什么”。第二跳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一跳指的是艺术家开始进入创作,即由过去“我们”的统一的规定程式向“我”个人的自由程式转化,也就是由共性向个性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谁的个性越张扬,谁的作品就越能被关注。第三跳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这一跳当然不是原来第一跳的原地踏步,它是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很认同这种说法,我能从刘勇先生的画中可以窥见这种艺术升华的佛性之境地,因为他把的才情和灵性全部化入画中,并且能够和谐地体现于画的每一个细节,吾即画,画即吾,画吾合一,融会贯通。
我是在几个黑夜读完这本厚重的画册的,掌灯观看,意味无穷。从我的个人审美之道,我认为这是一本偏向大雅之集,纵观此集,有空灵、闲淡和雅趣之境,我理解这是一种写真雅情,或者这是他的阅历使然,儒者风范,都各臻妙处,或许我也应该和他一样在浮躁的世界里努力做到气定神闲,风卷云舒的气度。或者这是我的浅见。一向以文会友,曾在微博上我们相互探讨过雅俗问题,我们开始各自有不同的看法,我先说了对俗的成见,我认为真正的艺术一定有雅的元素,同时也应要有俗的成分,因为我一向偏俗的,觉得真正的艺术是在民间,而他好雅的成分较多,所以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平日短信交流常以兄弟相称,他称呼我为老弟,但是我们争论到最后,他说了一句点睛之语,他说大俗乃大雅,没有想到我们在最后不谋而合,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自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