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智慧
中国漫画泰斗百岁老人方成为弟子题词
王利简介
笔名:文东、云梦山人
1958年生于洛阳
1978年拜师李苦禅先生
1991年拜师李世南先生
1998年任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的洛阳博物馆副馆长
2003年客居北京,致力于中国意象笔墨造型的探索研究与创作
现任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
洛阳书画院院长
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
王林简介
笔名:养林、云梦老林
1963年生于洛阳
1978年拜师李苦禅先生
1985年拜师方成先生
1994年任《漫画月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2006年任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现任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兼光明日报书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
文化部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总编辑
联合国世界和平文化大使
中国大地,洛水之阳,十三朝帝王在此定都,历史底蕴深厚。当代中国画坛备受关注的同胞兄弟组合——“龙门二王”王利、王林,生长于古都洛阳龙门。兄弟二人联袂创作,珠联璧合,乃当今画坛所见不多,兄弟心灵默契,此呼彼应,妙处横生,天趣尽呈,更是令人 称奇。
“龙门二王”兄王利,善花鸟;弟王林,精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合作佳品中,画面人物百态与花鸟鱼虫的接纳气韵畅达,章法互融,一张一弛,一收一放,疏朗清奇,浑然天成,使视觉与听觉的淋漓尽致、知觉与感觉的调节互动、诗歌与韵律的交想回顾、亲情与血缘的融洽契合,都发挥释放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如矿出金,如铅出银,如影随行,无独有偶,实乃“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常闻说“大道咸同”,智慧斗胆援以易理中之“变易、简易、不易”法则为纲目,并因艺术创作之特征将其 “翻天倒地”,试以不易、简易、变易三把术刀渐次深入剖析“龙门二王”联袂的写意人物画之独到之处,合称 “二王三易”之概论。拙笔蘸金,引以为乐;一乐了之,不堪纠结专家法眼。
“通天下一气耳”,其实无论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有贯穿其中的元气,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气韵生动是国人模糊美学所追求的精髓。中国画中对“通气”的认识与把握,决定了如何“经营位置”和营造画面的整体艺术效果。由于画面气韵只可以用心感受,好比是空气,又好比是微波、信号,似中医大夫所扣摸扑捉的脉象,把握起来尤其需要成熟的功力。
太白醉酒长安街 (中堂)八平方尺
万物得气以活,在“龙门二王”的画中,此话诚实不虚。他们能随语况立境之不同而随时屈伸俱化,犹如鬼斧神工而游刃有余。无论是呼之欲出的钟馗,还是拈花而笑的高僧,即或是一两笔穿天荷、四五只斗眼鱼,其笔断意连,浑然一体,或浓聚蓬勃,或散淡空逸。寥寥数笔,即能畅气通神,此等内功绝非一般修为者可以迄及矣。
身为佛教学会会长一诚长老的亲传弟子,“龙门二王”必然是经受大师亲传,深谙此中偈理,再加上恩师漫画大家方成先生的左右加持,早早就开悟了艺术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最需要坚持到底的“不易之法门”。何以“龙门二王”“写意水墨”始终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以少胜多、达到形神兼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境界?在于已然参透“内敛气理,月印万川”之不易处矣!
中国哲学的美学思维是“自然合理”的方式,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是“本然”的意思。中国人寻找自然合理的根,证明只要是符合本来的样子,它就是从根本上合理的。精神境界的高度永远比外象物化更为重要,因此中国画求神似不求形似。
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懂得了“无声”的妙处,就不会沉溺于技巧的玩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润物无声。最高境界的东西一定是返璞归真的;越华丽繁琐的东西,往往都是用外在的装饰来掩饰内在的空虚。“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龙门二王”在写意水墨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化繁为简、言简意赅的心物关照,并以此获得点石成金的减法艺术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其花鸟、人物形象也因之愈发锤炼得博大包容,浑然一体,几于达到天生混沌的本真状态。
艺术不管怎么表现,它总是要构成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的整体,如音乐有高低、缓急、疏密的搭配,不能是单调的,才能给人以美感,任何艺术也都如此。中外艺术皆同理,只是突出的方面不同。明白了这个道理,也会发现做任何事都是一样,所以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不能复杂,又不能孤立,要整体地摆平其中的关系。懂得了这样的艺术道理,由此举一反三,体会到人生,体悟到做事,都不能顾此失彼。如果能达到很和谐,便是生活的艺术。
中国人常说人生道理一通百通,只要能够悟出整体的理,就会处处通畅。这个整体的道理,简单到一个字就可以用到各个方面,只是体悟上有具体微妙的变化而已。艺术也是如此,“素美至简”只要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是掌握了艺术的根本要“素”。
松林高士图 (中堂)十六平方尺
殊途同归,“龙门二王”既能荣辱不惊,感同身受地体悟心源,不仅在绘画上达到了内外交融、去伪存真的朴素境界,犹其可敬的是其在做人做事乃至生活和工作中,也能日益守恒地坚持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简淡随缘。“浑然呈象,素然美德”, “龙门二王”在这方面结合得天衣无缝、妙不可言。
乐在人间(六条屏)五十四平方尺
在的“龙门二王”写意水墨中,表面形象的化生化育,以至千变万化,出神入化,“化”都是做为有形的表现手段,“空”才是他们表达人生禅悟之最终目的。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国画中特有的“计白当黑”在“龙门二王”兄弟这里,推演简化成“利有、用无,借实、说空”之法,形象之外自有故事,内容以里载空布道。无中生有,有近于无,“计实读空”是二王兄弟绘画语言之独特品味模式。不论是一僧一道、还是一花一草,休论其在画中彼蝴蝶与?彼庄生与?彼蝴蝶之梦庄周与?似他不是他,不是即洒家;由来一场梦,自然笑拈花。化外之空灵、顿悟、乃至释然,乃“龙门二王”人与画所追求的极品佳境矣。
此种境界与西方擅长定量、定性务求“精确”完全不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关联,往往采用的是“模糊”的方法来阐述事物的复杂性。因为即便是以物理学的结构分析方法,也永远无法清晰地解释从分子到原子,到质子、量子……如此何时是尽头?这是一个模糊的“场”的概念,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和“混沌”的概念,来描述原始物质的物理现象。事实证明,有时模糊比精确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比如佛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恰恰比任何科学的界定都更为形象地比拟了实物质与虚物质之间的未知状态。
身处与时俱化的现实环宇而知空守拙,着意于探求艺术领域的世外法门,自然成为佛学居士“龙门二王”其人与画潜心默向的、于变易之中的静水深流。“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时俱化,知空守拙”,历经种种大得之后能够复归常道者,可谓能成其大果!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澄怀物象,恍如隔世美景;恍然如梦,梦在画里人中。通过品读联“龙门二王”袂创作的“禅意水墨”,体会兄弟二人既顺让有度、又各尽所能的勾染铺陈、补跋应和,能够充分感染观者之心智灵魂,乘月返真,耽于享受兄弟二人自然而然之珠联璧合而忍不住拍案称奇,所谓“高人妙应”者是也:“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
谨以此文,赞说“龙门二王”兄弟艺术同理之趣,兼述国学文化连根通易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