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 静
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上奋战了17个年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13年的老兵,近段时间多次看到报纸、网络媒体上财经记者不够专业,甚至远离经济基本原理的报道,深感财经媒体记者专业水准参差不齐。
目前,广义财经媒体国内分三类:一类是各大部委或政府机构主办的经济类报刊,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改革报》等。还有一类是官方主流媒体主办的财经媒体,如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第三类是市场化的财经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
就社会反应来看,第一类部委机构主办的经济类报纸因记者和编辑多半具有在主办单位的从业经验,专业功底相对较强,加上主办单位的严格要求,文章专业水准没有太大问题;第二类主流媒体选拔记者时有较高要求,一般也要求相应专业知识背景,只是发行渠道没有完全市场化。第三类市场化媒体社会专注度高、转载率频繁,因其对即时新闻捕捉的要求越来越高和优秀财经记者流失的加重,而事故频发。
那么,如何提高市场化财经媒体从业记者的专业素养?
记者之所以在很多场合被称为“新闻民工”或以此自嘲,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其专业门槛不够高造成的。
2000年左右,国内市场化财经媒体开始诞生,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代表,《财经时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第一批财经新锐报纸登上中国新闻的舞台,《财经》杂志、《证券市场周刊》等刊物成为财经新闻界的标杆。
作为新闻报道领域的专注和细化,财经媒体在国内起步晚,相应的新闻专业人才队伍尚未建立,尤其是市场化财经媒体在成立初因“草根”特性往往面临较大人才缺口。
笔者2004年进入《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记得那时报社创刊不久,正在全国布局建站。在人才招聘上,侧重于新闻“科班”出身。主编刘洲伟招聘记者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各大名校的新闻专业,如将北大、人大、武大、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学生搜罗其中;二是各媒体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优秀记者,尽管这样的记者和当时新锐财经媒体21世纪的风格比起来仍有相当差距,但后者毕竟是“熟手”,转型相对容易。
10年后,国内财经媒体的发展仍然如火如荼,《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后起之秀迭重而至,不少都市类报纸财经叠也分化成财经周刊。但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财经新闻影响力的日益壮大,记者财经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分析方法的不到位已越来越制约着财经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由此,以21世纪为例,早在5年前,报社对记者的招聘关开始把新闻以外的专业背景作为硬性要求。换句话说,以前只重视是否新闻专业毕业且出身名校,或在各大媒体有经济报道从业经验,现在则从所学科目上加以限制。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商务、市场营销等和财经相关的专业都是应聘的“硬杠杠”。
21世纪从定向培养和联合办学入手,报社和广东外语学院定向设置新闻和外语双专业,毕业生通过实习后择优进入21报系;同样,西南财经大学也是21世纪培养和选拔财经记者的摇篮,每年的毕业生见面会都有21世纪的专场推介。
在笔者看来,在财经报道日益繁重的今天,除了在理论知识上较以前有所完善外,在操作层面,财经媒体的主办单位应要求从事财经新闻的记者之前最好有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经历。
无论什么领域的报道,都离不开记者的手和脚。一篇扎实和优秀的财经报道不是记者光靠电话采访和数据分析就能到手的,财经记者其实和其他领域的跑口记者没什么两样,只有脚踏实地去做田野调查、深入工厂和职工内部,暗访、想方设法敲开采访对象的口,再用所学的财经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报道。只有以社会新闻记者强大的调查能力作为前提,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财经记者。这在胡舒立领导的初期的《财经》杂志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金元帝国电力职工持股的调查,还是鲁能集团国有资产涉嫌流失相关报道,以及财经界著名的银广夏财务造假,无一不是一手调查的结果。
既然财经媒体的专业人才欠缺,如何在大量的财经报道中力求准确并体现专业功底,这往往在各大财经媒体对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的追逐中被忽略。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的公开和常态化,公众对媒体的监督和纠错意识也愈来愈强,包括21世纪在内,很多财经类新闻单位都有投诉增多、侵权官司增多的现象。继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既能弥补不少老记者专业储备的不足,又能促进新记者对业务知识精益求精。
继续教育分两块:培训和定期考试。
培训方式很灵活,可以选择报社定期请“外脑”讲课和自学。自学又分为相关专业学历和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短期培训班、报考各种职业技能证书、自己看书等方式。多年前,21世纪每年曾有专款拨付到各地方记者站,每位记者每年都有一定的书籍报销费用。至于学历和学位继续教育,21世纪至今保持有全额报销的传统。
在21世纪重庆记者站,记者姚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从事上市公司报道后不久,他发现对财报的专业解读有一定困难,便自己在高校报名会计短期培训班,利用周末和晚上上课。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在财经媒体圈不占多数。很多报社都有培训费用,但结果不仅是记者以忙为借口,一年下来没看几本专业书籍,更普遍的状况是培训费用变成了聚餐或旅游费用。至于财经媒体的一线记者里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资产评估师、律师、审计师等拥有专业职能证件的人才,更是占比寥寥。
背后的原因是国内新闻界没有一套财经记者的上岗考核系统。笔者建议,为提高财经记者的整体专业水平,避免在报道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财经媒体应该每年有一次上岗资格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后才能从事财经领域的报道,对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结合平时业绩考虑晋升或传帮带新人。
考试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这是从事财经工作的基本功。二是记者长期关注行业的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国企改革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改革路径。题型可用大量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简答题等方式来检查记者财经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框架和对重大事件的纵向、横向思考能力和平衡能力。
当然,这样的考试只能是面向所有记者的基本功考试,财经记者要想胜任专业领域,除了深入细致的一线采访,不断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从事证券领域的报道,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丛书是基本读物,中国证监会每年下发的大量文件要及时阅读并分类更新、对证券基本术语如“定向增发”“要约收购”“对价”等要理解并熟悉。
从事行业报道的财经记者,熟悉本行业的宏观面和公司面是必须的,但这远远不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报分析、行业政策、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区域经济、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的地位等无所不包。在专业知识层面,只有既成为经济领域的专才又成为通才,才能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行业财经新闻、判断新闻分量大小,成功驾驭各类题材。
财经记者专业素养的形成,还离不开传帮带。
国内很多财经媒体都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帮带和激励制度,大量优秀财经记者流失,新的人才队伍没有培养起来,包括21世纪、《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国内早期的市场化财经媒体都经历过人才的断层,有的直接影响报纸质量。
一是优秀记者的流失。激励机制的欠缺、发展瓶颈的限制、外界各种机会的诱惑,对拥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财经记者来说,比从事公共事件报道领域的记者更容易跳槽和转型。在多种内部因素尚待完善下,成熟财经记者的流失,不光带走大批行业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重量级报道的减少,对竞争激烈的财经媒体来说,打击是沉重的。
以21世纪来说,石油口领域曾有记者陈挺(现任和讯副总编),啤酒行业曾有记者韦三水,二者均成为相应行业的佼佼者。前者对年度石油界大事无一遗漏,且总是出现在事故或重大会议的现场,后者较早系统的关注国内外啤酒企业的生存状况,著有啤酒系列丛书。但两位记者因个人发展离职后,新记者无法迅速顶上,21世纪一度出现以上两个行业新闻弱势的局面。不仅如此,创刊10余年来,21世纪大量优秀财经记者的转型让报纸多次面临人才缺口危机。
再说新记者的学习。除入职门槛,自学、培训和考试的继续教育,好记者的传承至关重要。一是职业操守。在利益面前,好记者的职业坚守和职业信念的牢固,对新入行的财经记者是一盏明灯。它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指导一名记者一生,这在浮躁和新媒体扑面而来的转型期,是一根脆弱而宝贵的红线。
二是挖掘新闻的突破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知识掌握再多,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那只能叫眼高手低。好记者积累的人脉资源、发现新闻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训练,甚至牺牲自我的敬业精神,对新记者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榜样。
三是记者的立项和立志。大财经无所不包,这对新入行的财经记者来说往往面临困惑,尤其是干一段时间后,发展方向如何?而好记者的工作经历和转型是一面镜子,他可以指导新记者努力的方向。在所从事的报道领域里,是关注细微,把井挖深,成为某项制度改革的研究者,比如医疗体制改革、透明预算改革,还是帮助新记者确定长远的个人发展定位,是长于研究,还是致力于商业?由此,在对记者的考核和激励中,如果财经媒体主办方能把传帮带的成效折算在内,那对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说可是大有裨益。
(作者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