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同类型报道发掘传播正能量

2014-12-13 15:00袁雪梅
中国记者 2014年7期

□ 文/李 嘉 袁雪梅

平视发现老典型身上的新亮点

道德模范的事迹让人感动,先进典型的精神让人鼓舞。记者做了多次典型人物的报道,通过跟这些典型人物的采访、接触,会发现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典型性,他们的无私奉献、默默坚守、舍小家顾大家,都会带给人深深的感动和震撼,让记者觉得必须用好手中的笔,将他们身上的正能量传达给读者。

承德县孤山子学校校长于贵勤是一个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多次的老典型。她是一个山村小学的校长,甘愿抛弃县城的生活,扎根大山30多年。

因为是老典型,之前已经有很多媒体采访报道过,如果要推陈出新,让她的事迹再次感动人,就应该挖掘新的闪光点。记者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挖掘:用女人的角度去引导她,反思对这一切的付出和不甘;用儿女的角度去探讨她对父母的愧疚;用妻子的角度回味对丈夫的缺憾。慢慢地,于校长讲述出了那个真实的、被深深埋起来的自己,一个本来是高大全的人物越来越真实和立体。她也有自己的伤痛,也有不满,但是她学会了隐忍,选择了坚持,一切为了孩子和学校,为了那些期盼的眼神。这才是人物真正高尚的源泉,这些真实的东西才最感动人。记者写了长篇通讯《她用生命去坚守》,通讯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

灾难报道传递正能量,让人们看到希望

媒体记者必须成为杂家,即掌握各种题材,做各个方面的报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正能量并不单单存在于一方面,而是存在于各个角落,等待着去挖掘。这就需要记者时刻保持对新闻的敏感,从各类报道中挖掘出社会正能量传递给读者。

在众多报道中,灾难报道是媒体记者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它同样可以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2012年夏,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作为地方媒体,《承德日报》起初只是转载了一些新华社的消息作为常规报道。但是,在北京媒体报道的一则小消息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承德人的身影,他的名字叫于清泉。31岁的于清泉到北京务工8年,带着母亲、妻子和儿子租住在门头沟东辛房街道北涧沟社区,这里是低矮的平房,住的大多是孤寡老人。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于清泉的平房里积水很快没过了腰,他把母亲、妻子和3岁的儿子从窗口托到屋顶,暂时避难。

这时,雨中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求救声。当时,地面水很深没法下去,于清泉沿着屋檐跑过去,连游带跑,挨家挨户搜寻被困的人。

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于清泉,并进行了采访,写了消息《承德“托举哥”北京暴雨中勇救十余户邻居》。虽然是一篇普通消息,但是在这样的灾难报道面前,却显得尤为显眼,因为他传递了正能量。一场暴雨让北京市民感受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真情。

因此,做好灾难报道,除了要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灾难信息,还要传递正能量。让人们在灾难中看到希望,才能引导群众抵抗灾难,重建家园。

舆论监督报道传播正能量,展现媒体责任

舆论监督报道也是媒体必不可少的报道形式。但如果一味地用监督的方式揭露社会上存在的阴暗,没有正确引导,反而会让舆论监督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

2012年,《承德日报》采访了双桥区环卫局清洁六大队环卫工人宋长林,他因贫困和身有残疾一直未婚,始终照顾着自己70多岁的老妈。16年如一日清扫街道,任劳任怨。一次一位路人送给他一把椅子,这触动了宋长林。他看到德汇门站点等车人多,等车时间长,大部分是老人儿童。虽然每月只有1040元的收入,宋长林却花费80元钱买了10把凳子,免费让等车市民休息。然而一个月内,这些“爱心凳”却三次被偷,最后剩下两把凳子了,无奈之下,买来两把锁,把“爱心凳”与公交站牌连为一体。“爱心凳”上锁的事儿引发网上争论,《承德日报》先后刊发《承德“爱心凳”频被偷 环卫工人被迫上锁》《被锁的“爱心凳” 如何打开?》等多篇稿件,引得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在社会上引起一场关于爱心的讨论。

由此组报道可以看到媒体的力量,通过舆论监督,做成系列策划,能够进行正能量的弘扬与挖掘,引发社会的关注,展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并号召市民参与探讨学习,这是对社会正能量更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