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复兴之争

2014-12-13 13:09胡洁人
检察风云 2014年3期
关键词:繁体字字体笔画

文/胡洁人

繁体字复兴之争

文/胡洁人

自中国大陆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简体字以来,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一直存在。废繁用简还是废简复繁,大家对此莫衷一是。无论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恢复繁体字,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两会正式递交有关繁体字的提案,或是马英九先生倡导“识繁书简”,都让人们争论不休,形成所谓“繁简之争”。究竟简体字的历史如何?为何现在有人提倡重新使用繁体字?繁体字复兴又有何意义?

汉字简化运动逾时30年

中文字体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最初是甲骨文,笔画粗细大致相同,并且用图画来表达事物。文字的笔势(笔画的形态)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的趋势是笔画由圆变方,图画感减少,符号性增强。汉字的字体主要分为古文字(商代至秦代,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和今文字(汉代至现代,主要字体有: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其内部结构还是外部形体,都反映着它所依存的民族文化。从汉字的内部来说,汉字构意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认识,汉字构意变化的背后是其所依存的文化内容的变化。从外部来说,社会文化事件往往成为汉字字体演变的推动力。中国汉字的每个字都蕴涵着特定含义,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它的笔画不能随便改动,一改动意义就变了。

中国汉字以往都是繁体的,又称正体字,为何到现代会成为简体字?这是何时开始,由谁提倡的呢?当今的简化字是现代中文的一种标准化写法,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

追溯其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2月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来主张汉字简化的学者们之建议,于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该会成员。该会于1956年1月28日通过简化字515字及简化偏旁54个。在1964年国务院又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

应该说,推广简化字在建国初期对文化的普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解放初期,我国的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用繁体字扫盲十分困难,学来学去,认识的还是那几个笔画少的字。农民说:“政府年年办冬学,我们年年从头学。”这种现象直到推行简化字后才有了改变。1964年,我国在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的同时,也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32%。汉字简化对扫除文盲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1967年-1969年文化大革命火热时期,各地方红卫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过分简化的字体,“文革”后明令禁止使用。到了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随即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国务院”废止“二简方案”。同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组成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时发表“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一致表示: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应当保持稳定,以利应用。至此,大陆汉字简化运动暂告一段落。

书写快速VS文化传承

中国在1971年进入联合国后,就全面推动中文简体字,几乎停止使用繁体字。联合国有关一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文字相关条例也规定,所有社区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来源国所使用的现代语言,应保持一致。目前繁体字主要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使用人数约为3000多万。简体字用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小区,使用人数超过13亿。

另外,像日本、韩国原也有一些汉字,近年已陆续出现简体字。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汉字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形体,这几个形体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体字。那么究竟是繁体字好还是简体字好呢?

赞成汉字简化的学者认为,简体字令部首简化,书写快速,字体清晰,保持结构,和原字前后连贯性较高,是相当不错的简化方法。支持繁体字的一派则认为,简体字虽然书写起来没有那么多笔画,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却从很大程度上丢失了汉字的形体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和意义。

韩国学者张喜久先生认为,中国简化文字笔画,在跟上时代潮流和提高文字使用效率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另一方面,丢掉了原来的繁体字,使现代人对中国古籍的认知能力大大削弱,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损失。台湾也有学者认为,简化字虽然方便快捷,但会阻碍文化的传承,文字简化不可一刀切,简化字若成单一标准,将使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出现断层。而繁体字像一条纽带一样连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语言的“活化石”,文脉严谨,比较清晰地体现了造字原理,既便于现实应用,又便于历史研究,不应该摒弃。

反对将汉字简化的人们常常从传统文化角度去阐释简化的弊端:比如把工厂的“廠”字改成“厂”字,结果现在大陆国营的“厂”真的大多倒闭,很多人下岗,什么都没有了。“车轮”的“輪”改成“轮”,人字下面加上“匕首”,所以大陆车祸比同样使用汉字的香港、台湾多得多。把“愛”改为“爱”,没有了“心”,使人们不再用心去爱了。又如“義”字,上面是个“羊”,羊温驯又善良,这么吉祥美好的东西,正好用来祭祀天地神明当供品。简体的“义”,一个大叉叉,再加上斜斜的一点,叉叉已经不是好东西,再加上三画都是斜的,真是邪之又邪。所以现在还有几个人有正义和信义?人人争发不义之财,处处惊曝贪污丑闻!诸如此类虽带有点迷信色彩的解释,也反映了人们对简化字缺失了某种文化传承的不满和批评。

特别地,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相比过往人们大大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输入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字的传承和文化的保留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繁体字多数是看而不是写,因此在多为通过视觉辨认文字时,使用繁体字比简体字更适合。台湾学者杜学知在其《汉字三论》中指出,12画的字比3画至6画的字更容易学习,而14画至19画的汉字最容易学习。这说明,繁体字比简体字更容易学,这虽是一家之说,但值得我们研究。

别用错误手段改正错误

近年来,社会上有学者开始提出要恢复繁体字的呼声,引发正反两方的争论。反对者认为繁体字太难写,也不好记,恢复繁体字就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简化的字体有利于中国和邻邦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外国人学习汉字,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然而也有很多赞成的声音,批评简化汉字的步伐走得太急。他们认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其次,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

其实,胶着于哪种字体更加优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义。有人担心的是,恢复繁体字是否在“试图用错误的手段改正错误”。中青报记者张伟指出:“用粗暴的方式推行改革,用激烈而不是渐进的方式改造文化乃至社会,是这个错误的核心之处。正是在这种逻辑的指导下,50多年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行的繁体字系统被摧毁,现行的简化字取而代之。用同样简单和激进的方式,将一个社会已经习惯的文字全盘否定——这样的做法,和50多年前并没有分别。”

确实,对于几十年开展简体字教育和使用的中国大陆,要复兴繁体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朱大可在《文化复苏当从汉字起步》中提出要恢复繁体字对于中国文明和文化的“密码”作用,结合现状提出三点:

一、倡导繁简共存,公共空间与字典,输入法采用繁简加汉语拼音;

二、小学教育开始“书简认繁”,大学部分专业掌握两种书写;

三、重申简化字方案,对错误简化局部修正,但在汉语教学和各种文字标识中可以更多地实行简繁并用,让人们做到识繁用简,是大有好处的。

北大百年校庆时,饶宗颐先生就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当前应有“文艺复兴”。他的意思是中国要发展,只靠经济不行,还应有新的“文化复兴”。“文化复兴”不等同于否定现在,也不是重复历史,而是要以当下的视野对传统文化作新的诠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有周期性的,而中华文化,当前也到了一个需要向前推进的新周期。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是核心伦理观、价值观的弘扬,这也是文化软实力中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今天,当社会出现某种意义上道德迷失的时候,这更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今天,中国国力大幅度提升,但怎样来构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提炼出最精粹、影响力最大、接受程度最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加以发扬光大,而文字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繁体字字体笔画
哈哈镜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字体的产生
找不同
一笔画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冯小刚建议让繁体字回归课本
组合字体
不孕不育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