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
摘要:管理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要讲究策略,为了能使更多职校生得到发展,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运用一些措施来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蓬勃向上的积极态度,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人素质。
关键词:现状;中职学生;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22-1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1.职校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和学习能力的不肯定性。从人的本性来讲,职校学生也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好的学习成果,然而由于他们大多数存在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懈、学习风气欠佳和对学好知识信心不足等系列问题,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及行为,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学生管理的难度,最终造成有很多的职校生也只是“半成品”,就匆匆进入社会。
2.职校学生“月晕效应”的存在现实。在进入职校继续学习的这部分学生中也不乏出现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继续发展,我们必须运用一些激励机制来促进班级管理,以点带面促成整体团队的有效推进,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
3.当前职校学生人际交往的水平和能力。笔者曾于2010年4月下旬,用问答法在我校两个班(85名学生)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职校学生人际交往比较差,学生与老师交往就更差了。当前职校学生人际交往确实令人担忧,这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因此要采取一切措施来改善他们的交往现状,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
二、科学管理职校学生的几点有效措施
1.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学生管理的好与不好,一个班集体是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班级内涵发展(思想教育)是否落实到位。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有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才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积极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心灵共鸣。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让学生明白“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使其逐步树立起做人的自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积极主动地向着自己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实施公开、公正的量化考核。来到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笨,而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在改变他们的思想后,重点去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提高学习成绩,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在平时的管理中需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具体管理措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做好“千分考核”等工作,并将它作为学期结束时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条件,强化常规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自觉意识。
3.贯穿情感教育,进行人性化管理。当代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时绝不能态度粗暴,更不能体罚及变相体罚。而是要以尊重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学生也是有感情的,你跟他讲感情,他绝对会支持你的。尤其职业学校的学生,要爱字当头,真诚对待,与其建立互尊互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中,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本着多面谈、多教育、多引导,少告状、少训斥的原则,真正做到尊重、关心、爱护他们,用燃烧的激情使他们激情燃烧。这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降低管理难度,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课程时,要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同时开设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还要适当增设选修课、活动课,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总之,课程要降低难度,增加广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自信心,让那些自认低人一等的职校生深切感受到自己也能学得懂、听得懂、做得来,对知识渴望增加了,对学校及教师依恋增强了,那么我们管理时自然也就容易得多,省心得多。
5.不断改进改善班风学风的建设措施。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组建班委,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做到以班委为“点”来带动其他同学这个“面”不断积极、共同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学风。并且要采用个体服从集体,小群体服从大集体的管理制度,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真正成为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大家庭。这样就可以促进班级的管理,使同学们积极朝好的方面发展。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一个老师仅仅凭自己的力量和工作热情,要取得教育的成功是很困难的。这就必须力争本班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在家还是要靠家长督促,经常跟家长联系,就会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情况,家长对学生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老师容易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也非常愿意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讲给老师听。所以我们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这其中一定要注意谈话艺术,少讲一些批评性的语言,尽量从不同侧面去评说学生的优点,再指出奋斗目标,改进方法,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而避免一棍子打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