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生工作视角探讨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途径

2014-12-12 17:52张新娟彭军林
科教导刊 2014年33期

张新娟 彭军林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学业困难的因素及现状出发,从招生工作的视角揭示学业困难学生与招生录取过程各环节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转专业制度的完善,为本科学生学业困难提供建议和对策,解决部分学业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招生工作视角 学业困难学生 帮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Ways to Help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rollment Work

ZHANG Xinjuan, PENG Junlin

(Office of Students' Affairs,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 difficulties, revealing admi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of academic difficulties students and admissions process between the various sector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to turn professional,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Key words perspective of enrollment work;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ways to help

近年来,大学生因为学业困难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等问题时常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部分首都高校通过实施学业辅导和学业会商制度全面关怀学业困难学生帮助其成长发展的尝试也逐渐引起其他高校的关注和共鸣。据统计,在高校经常有少数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业困难,其中有极少数同学甚至无法修完学分正常毕业,有的甚至中途就离开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越来越普遍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征,本文从招生工作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得出一些可行性的帮扶途径和办法。

1 从招生工作视角分析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和现状

从招生工作这个独特的视角分析引起学生学业困难的因素,不仅有利于在本科生转专业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指导、从根源上解决学业困难问题,同时也对完善高校转专业政策及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导致学业困难的几个因素

(1)填报志愿的动机。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高校招生宣传的途径更为畅通,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选择的范围更大,招生专业的信息量也更加繁冗复杂。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庞大的招生专业信息量中做出科学的判断,挑战和难度可想而知,学生填报志愿的动机和出发点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学生填报志愿时首要依据为兴趣爱好的学生中,有学业困难的占39%;以就业前景为首要依据的学生中,有学业困难的占56%;把入学机会作首要依据的学生中,有学业困难的占60%;家庭因素成为填报专业的首要依据的学生中,有学业困难的占62%;填报专业时属一时冲动的学生中,有学业困难的占78%。因此,填报志愿动机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业困难的程度和比例,本科生填报志愿的动机中外在因素的比重越大,其产生学业困难的可能性也越大。

(2)专业服从调剂。从对学业困难的学生的访谈结果来看,有超过60%的学生在招生录取时是因所填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而服从专业调剂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按照录取规则,服从专业调剂的学生只能被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被调剂的专业一般是录取分数较低、报考较为冷门、就业市场需求欠佳的专业,与学生的心理预期会形成较大的反差,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走向学业困难。访谈中也发现,学业困难学生中84%的学生对被调剂录取的专业缺乏兴趣,98.7%学生认为自己转专业后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3)招生类型的差异。从招生类型看,除一般统考生外,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新疆协作计划、内地新疆班、内地高中班、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地区单独招生等特殊类型的招生计划在总招生规模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然而不同的招生类型在录取时执行的录取政策或者说准入的门槛也不一样,通常来讲与一般统考生相比都有较为优惠的条件,例如,自主招生考生一般享有加分优惠,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考生中有一级免试、二本线、二本线65%三个优惠等级等等。通过不同类型录取的学生学习相同的专业、面对同样的考核评价指标其困难程度就显而易见了。

(4)地区间的教育基础差异。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英语能力(包括语法、口语等)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相比城镇地区的学生来说基础较差,直接导致大学学习阶段对英语或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联系紧密的学科课程的学业困难系数加大。

(5)疾病和生理缺陷。学生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确已造成学业困难,不能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

1.2 高校本科生学业困难的现状

通过剖析产生学业困难的因素,我们发现,上述因素导致的学业困难的现实结果直接引发的是学生对于转专业的意愿和诉求。从学业困难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从转专业的流进和流出方面来看,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和学校的强势专业成为学生优先选择转入的专业,与此同时,这些就业好的势学科专业往往受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限制,真正允许转入的学生名额十分有限。文科专业的学生转专业的数量远远少于理工科专业。

(2)从转专业的资格、条件方面来看,高校大都要求申请转专业的同学在第一学年度原专业的平均成绩排名在一个固定的比例范围内。通常这个比例比较小,例如,前3%或者前10%。不难估算,一个自然班(按30人计算)能转专业的就只有在原专业成绩排名最靠前的仅1-3人。

2 解决学生学业困难情况的对策和建议

鉴于上述原因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在招生录取结束后可以根据专业录取的具体情况,在对调剂专业的名称、专业调剂的频次(即该专业调剂录取的比例)以及专业录取的分数等做一个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学业困难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在入学时给予被调剂考生一个专业选择的机会。具体办法是,根据高校招生录取时专业调剂和学生调剂的基本情况,给被调剂学生一个入学选择的机会,被调剂的考生,可在可调剂的志愿中选择专业。一般而言,在招生录取工作过程中,对于所报专业无法满足但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只能做退档处理,而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一般会调剂到尚有录取名额的专业。调查发现,转专业的同学中,在录取时服从调剂的同学意愿更为强烈。如果在入学时给予这部分学生在可调专业范围内的一个选择的机会,给学生多一个选择的方向,与此同时,也是从源头上减少因专业调剂造成的学业困难的几率。

二是在大一第二学期给予学业困难学生调整专业的机会。通过对转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通过学校管理部门或者学生工作者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展的专业介绍等活动,以及通过第一学期学习的切身体会,学生大多在大学开始的第一个学期就已经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相对于志愿填报或大学学习开始之前的认识来说)。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对专业的重新认识,允许学生第二学期在一定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在时间上是一个比较切合、比较及时的点。当然,专业调整的原则是建议转到录取时相同分数或者低于原录取专业分数的专业。事实上,这在具体操作上是简单可行的,每年的招生录取结束后学校可以对各个专业在各个省的录取分数进行统计。基于这个统计,可以将录取时分数相同及以下的专业划归成不同的级别, 任何一名学生可以调剂的专业范围是其所录取的专业及其以下级别的专业均可以选择。

三是根据入学体检和用人单位的基本身体素质要求,允许少数因患有某种疾病和生理缺陷的学业困难学生调整专业。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了一部分专业是不适宜辨色能力异常(色盲、色弱)考生报考的。针对上述专业,如果入学体检发现相关生理缺陷,可建议学生转到录取时相同分数或者低于原录取专业分数且不受生理缺陷影响的专业,例如数理、经管、人文社科类等学科的专业。

四是参考各专业的就业数据确定学业困难学生转入和转出数量。建议就业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可以适当增加转专业比例。转专业主要是源于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但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专业的就业状况。高校人才培养的供应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学生学业困难的问题如果不予以改善和解决,除了教育管理、学生成长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会带来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适当增加就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较好的强势专业的转入比例也是切合就业市场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

[2] 娄延常.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湖北省大学生学情调查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3] 金宏伟.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08(5).

[4] 任娃.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