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艺术,流动的情感
——艺术作品的情感认知在公共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

2014-12-12 09:47盖晓喆
参花(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艺术作品艺术家

◎盖晓喆

宁静的艺术,流动的情感
——艺术作品的情感认知在公共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

◎盖晓喆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表现了人类的创造本质,它是人类情感的家园,保存了人类所有文化的秘密。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认知尤为重要,它似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艺术的创作者与观赏者,确保着人们与艺术之间无法分割的亲密性。

艺术作品 情感认知 公共关系 互动

一、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流露

艺术,是创作者的自我表现活动。它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与情绪感受,观赏者通过欣赏来获得美感,并与其起互动作用。

艺术的本身具有认知功能。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知自然、社会、历史,甚至了解人生。通过艺术作品与生命的情感联系,借助语言、色彩、线条以及更为广泛的表现形式来揭示和唤起人们心灵丰富而接近自然的情感活动。艺术作品是人类交流感情、传达思想的载体,是人类的情感家园。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传达。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缺乏情感的作品是苍白的。

吴冠中老先生认为,艺术是发自心灵的与灵感的,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二、艺术作品的公共关系

艺术的“公共性”是指艺术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性。虽然艺术家的个人独立创作是片段的,但是却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与烙印,因而成为那个时代公共精神的见证。

比如原始洞穴壁画描绘一些农耕、狩猎的场景,这些壁画可能是某些原始艺术家的兴致之作,也可能与一种宗教信仰有关,但这却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最好凭证,其“公共性”也就不言而喻;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史实创作出《自由女神引导人民起义》,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状,更表达了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当时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艺术作品强大的社会作用和一种“公共性”彰显无疑;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走入了精英主义元语言的地位,走向流行化、大众化、通俗化,消解了艺术家与公众、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更加具有公共的特性。

艺术的公共关系还包括艺术家个体意识对社会意识的介入。私密性是指个人或人群有限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一定质与量的信息的需求。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个体意识也有可能涉及到“私密性”,当这种“私密性”的表达引起公众的共鸣时,私密话语就可以转化为公共话语,完成“私密性”向“公共性”的转化。

艺术的公共关系就是通过观者广泛参与的方式,调动公众参与到自身艺术作品中来,进而提高公众的文化参与感。在公众各抒己见的同时,艺术家们能够梳理出一种公共心理,把握到一种饱含公共精神的文化脉络,然后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一个实验,既然是实验,就必然带来一些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产生。

三、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在公共关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越是情真意切的作品越能够深入人心,无论是文学、音乐或是美术。自然之美最能打动人心。印象派画家对光与色的关注,远远超越了物体的本象。莫奈的画作有着生动、灵敏、轻松而令人愉悦的表现,对物象掌握机敏,下笔活泼有趣。他的画作总会使人们为画面中的空气而感到激动,为人们带来内心的惊喜与欢愉的同时感到微微凉风中的安宁与静谧。莫奈似乎向世人证明:好的艺术能够而且一定能产生于眼睛的直观感受,当画家独立自由地面对人、面对自然,体会直觉、主题与表现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印象派另一位画家毕沙罗尊崇自然,秉承不改变自然的绘画理念。他不喜欢伤感的艺术,也不喜欢文学性的绘画,因为他的作品并不刻意表现农夫的粗糙衣物和皮肤,也不刻意刻画乡村的简陋生活,他画自然而然的见闻,画平常不能再平常的画面,真实地再现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场景。他对自然的热爱,不仅仅是表现在绘画中,更是融入了绘画语言内,与他的创作精神与观念相连,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清新、松弛优美。人们生活熟识的周围,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了另一种感觉,使人感受到舒适与放松。人类对美的最初感觉,便是从自然的惊异感中发展出来的。毕沙罗的艺术作品是属于心灵与情感的。

正是由于创作者自然流露的情感,真实地震撼着观赏者的心灵,与作品内在承载的精神情感产生共鸣,才体现出了作品的无价。或者说是人类对自然的亲切与向往的美好融入愿望的无价。

著名摄影作品《评价良好的午睡》的作者马奴埃尔·阿尔瓦雷兹·布拉沃认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实中所有事物都具有梦幻色彩。他坚持艺术家的想法是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体现的东西。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是艺术家无法意料的,因为艺术家不是哲学家。因此也就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艺术作品是创作者的内心映像,只有真实情感得以反映,才能满足艺术的真实性。

安娜·嘎斯克尔是现今纽约最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之一。她的艺术摄影作品以精心导演的手法来构筑少女内心的幻想世界,将重心放在一个空想世界,表现少女十几岁时的天真清纯与恶作剧的心理等混合在一起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但她的幻想并不是充满甜美浪漫与欣喜的,反而充斥着幻想的恐怖与推理。她的艺术作品往往是让观赏者以第一视角参与其中,她认为“希望观众看照片时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她的摄影作品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了女孩在青春期时表现出的茫然、欣喜与羞涩,同时也抽拽出了欣赏者内心对那个时期的探视与怀念。在形式上更是关注了与观赏者情感的交融与互动。

Electroland是个融互动装置科技和空间美化设计于一体的创意团队,他们的项目设立在城市的特定地点,利用各种介质相互协作制造出令人迷幻的城市景观效果,运用光、图像、声、移动装置、建造设计部件以及交互式设计装置。

他们的作品,Connection-New lndianapolis Airport悠长舞步,在人行过街天桥上装置了无数互动点式灯。灯光会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而变幻,空间会随着人们的穿行呈现出一系列智能的变化。长长的隧道往往会令人感觉乏味与枯燥,但是行走于其中的我们,每一步都会踏出不一样的音符,伴随着不一样的光色变幻,那么走路都将成为一件愉悦的快事。

Lumen at the Cooper Hewitt National Design Triennial与墙面皮肤的对话,是为纽约Smithsonian/ Cooper 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而设计的。沿着室内的主要楼梯井,他们设计了一面透明的皮肤墙,当我们走过时,“皮肤”会随着我们的节奏发出属于我们的灯光形态和音乐律动。走过的人们往往会停下脚步,细细地触摸与感受这个皮肤带给自己的如同感受自我的感受。

Sprung智能花朵,在洛杉矶时尚商业中心里,一条巨大的藤蔓悬挂着22朵巨大的互动花朵,这些花朵会随着声音与光线的不同而自由摆动,每5分钟集体盛开一次,每一小时会温柔地提示整点时间。这些全能、无碳的花朵给经过的路人带来了犹如春日般的温馨与关爱。

他们的作品都是给人以“我”的自我关注感,在今日混凝土铸成的冰冷城市中,“我”被再次地提出与关注。正是这样的关注得到了人们情感上的认知,使得他们艺术品得到极大的认可和接纳。

“只有艺术给人以幸福。而我把艺术称之为对自然的研究,通过灵性的解析而达到的永恒的神交。”——罗丹

那些自命为艺术家的人们,企图就表面现象去表现一切,没有研究、没有解释、没有感觉。

今日社会中有许多艺术从事者将艺术的成功建立在玩弄中国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抗这一策略上。总是用社会的禁忌来寻找艺术的出路,并且通过炫耀媒介语言来挖掘艺术的行为,将使得艺术成为各种个人成功的策略。在艺术作品创作时,我们应强调具体的生存环境和明确的身份意识,而不是用玩弄各种策略来突出自我艺术的独特性。

吴冠中老先生曾在《沧桑入画》中自序道,“年耄耋,我见艺海中行舟无数,细察,只偶有几只载坐艺人,余皆匠人。艺海无边,下海者日众,鲜有几人修成鲤鱼精,大都沉底,被吞于鲨鱼。”

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是仅靠研究技巧而获得成功的。善于深切地观察和感觉的人,永远不会缺乏作为一个艺术家表现自我情感的欲望。

四、珍视创造境界中的情感,完善公共关系

在艺术创作者们不断关注新技术对当今文化变迁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鼓励创作者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充分而自由表达自己,但要区分好艺术与技术的领域,通过经验来传达情感以及新的精神特质。在艺术作品对公共关系的探究道路中,情感的认知永远是连接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最佳枢纽,艺术与大众之间最真实、最本质的互通意义存在。它使得艺术的美更直接地走入人类的内心,也使得人类的灵魂在不断衍生的艺术作品中更深入地挖掘与探究自我,进而为人类的精神充实营养,升华建立更为神奇而伟大的世界。

[1]《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J](上海文艺出版社)

[2]《沧桑入画——吴冠中作品选》[J](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罗丹笔记——他的生平与作品》[J](四川文艺出版社)

[4]《当代艺术公共化的意义》[J]

[5]《毕沙罗》(河北美术出版社)[J]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高语阳)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艺术作品艺术家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