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12-12 02:08蒋桂林
江苏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江苏现代化课程

蒋桂林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归宿。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许多人都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核心理念,这样的出发点和初衷肯定是好的。天津师范大学和学新教授在《“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刻意蕴》一文中分析说:“‘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人民不能简单地确定为单个的个人或群体,而应该根据教育的服务对象来确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民,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既有眼前需要,又有长远需要。眼前需要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对升学、就业等的需要,长远需要主要是指学生对兴趣、个性、创造精神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眼前需要主要体现为个体价值实现的需要,长远需要主要体现为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由此,教育服务的对象——抽象的总体概念“人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具体化为两个实体:一是代表社会价值和利益的国家,二是代表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受教育者个人及家长。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办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让受教育者个人满意的教育。”但当下多数人认为“人民”就是指老百姓,而普通大众特别是受教育者本人心目中的“满意”的标准绝大多数都是与升学应试挂钩,教育专家们心目中“满意”的标准和对“人民”的界定之间有很大差异,这样的说法显然过于学术化。江苏在未来十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三次提出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上海在未来十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一次未提这种颇受争议的说法,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显然,上海的叙述更为具体、明晰、准确。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基础教育周期长,影响广泛而深远,基础教育决策的一时失误,若干年后会以全局性的恶果显现出来,而且要影响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需要有科学的、统一的管理规范,这种管理规范必须集中体现国家意志,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短期行为和各种功利化倾向,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针对江苏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江苏目前的教学质量、教学设施、教学方法与水平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国内都堪称一流。以中学教育为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江苏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有些方面的措施有违初衷,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个安排值得注意,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想让各学校要重视“小高考”科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带来了负面影响:既然跟高考相关,学校、学生、家长不可能不高度重视,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影响了许多课程的正常开设,特别是占必修学分最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而这门课恰恰又是新时期要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相当多的学校都有这种反映。建议取消加分,回归到合格性考试的轨道上来。有人认为这样对实施新课程方案不利,这就要求政府的督学机构、行政职能部门加大检查力度,要把能否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正常开设课程,提升到是否执行国家法律的高度来进行检查、监督上来。只有按照国家的课程设置方案去培养学生,学生的全面素质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实施的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2.中考科目的设置也需认真研究,加以规范和统一。有的地区中考要考十门,中学的六年时间里,除初一、高一外都在考试。初二有“小中考”,初三有中考,高二有“小高考”,高三有高考,如此重的考试负担,哪来学习热情与兴趣?何谈自主、探究与创新?大量的科目可用合格性考试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高考要考,所以中考要考的意识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思维。其实,有些科目初中考试合格后,对高中的学习而言,已经打好了基础,无需担心对高考产生大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的规律、特点,真正从培养人、发展人的高度来设置评价和选拔的机制。

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等重要方面。至今,国家、省还没有一个关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面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任由各地去研究、发挥、揣摩。其实,教育均衡,教师是关键,导向更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师资队伍差异巨大的今天,要想实现均衡是不可能的。政府既要关心硬件方面的均衡,更要思考软件方面的建设。软件方面建设得好,即使硬件差一点,问题也不会太大。我们要把大量研究机构人员的精力,充分引导到引领、规范、超越的作用发挥上来。

4.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国家在规定了必修课程以外,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并要求学校自主开发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以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的能力和水平不一。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水平、能力、积极性非常一般,甚至很差。政府的研究部门在加强培训、引导的同时,也应该提供一些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作为范本。如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让江苏学子了解江苏、热爱江苏,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专业性地去介绍江苏,宣传江苏,更好地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在我们江苏的很多学生,连我们有几个省辖市、县级市都不清楚,如何宣传江苏,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江苏的高校数量已居全国第一,上海在未来十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中教育要“探索建立高中和大学的有效合作机制,鼓励大学向高中开放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开辟学习发展的新途径。建设和发展课外创新教育机构,拓展学生课余学习和研究的新空间”。这种思路很值得我们江苏学习,我们在未来十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中教育部分对这样的问题只字未提。

5.对学制作一些研究和改革。现在高中的教学现状是有效教学时间仅为两年,第三年几乎都在反复地训练、做题,准备高考,浪费了学生宝贵的青春时光,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创新素养的培养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建议我们江苏将高中的学制缩短为两年,而把初中的学制延长一年,即四年初中教育,小学、大学不变。将义务教育延长一年,江苏的经济实力有这个能力,这对提高江苏学子的基本素质是很好的举措,不仅对老百姓有利,也有利于我们江苏的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利于学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对普高和职业学校的选择。建议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为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职业高中学制也为两年,中职与高职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完全融合。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大家的智慧。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地超越,才能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江苏现代化课程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图说江苏制造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