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一种重要的儿童阅读形态

2014-12-12 16:55周益民
江苏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母语儿歌儿童

【名师档案】

周益民,语文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先后担任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信谊图画书奖初审评委。著有《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等。

这儿的诵读,并非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而指儿童阅读活动的一种形态。

诵读,包括背诵、吟诵、朗读三个基本要素,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精神的涵育具有重要意义。诚如薛瑞萍老师所言,“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地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问题1:儿童诵读什么?

儿童诵读的材料应该与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应该是“有我”的,即所诵材料应该合乎儿童趣味、切合儿童包括语言在内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儿童乐于接受。

具体言,应以韵语为主,包括童谣儿歌、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等。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韵语“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其中,童谣儿歌应是低年级学生主要的诵读内容,然而,这也常常为成人所忽视与轻视。

童谣儿歌为孩子所喜闻乐见,是所有儿童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儿童接受文学审美最初、最朴素的形式。泰戈尔说:“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童谣儿歌的样式十分丰富,有摇篮曲、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等等。

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会引起儿童的美感、愉悦感,使其领悟到文学的魅力,甚而对他们的精神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儿歌也是儿童最早感受母语文化的重要语言和文学形式,有助于儿童感知母语的音乐美、声音的形式美。

朱自强先生曾经介绍,方卫平教授的孩子两三岁时,一次自己学穿衣服,穿裤子时怎么都穿不上,于是就唱:“小麦子(他的乳名),穿裤子,穿不进,嗯嗯嗯。”朱先生认为这个孩子的文学能力已经有了形式化的感觉,他知道如果只唱“小麦子,穿裤子,穿不进”,是不完整的。怎么办呢,没有词的时候也不把它空置在那里,于是填上了“嗯嗯嗯”——这就完整了。这就是孩子的能力,也可见儿歌的语言是与儿童的当下语言相融的。

传统韵语中,对对子也是具有汉语典型意义的一种形式,张志公先生说:“对偶,跟押韵一样,也是汉语汉字的特点,也有利于儿童的朗读、记诵。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而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境界高的,更给人以优美隽永之感。”上海的丁慈矿老师探索小学对课教学,卓有成效。他所编写的“晨读对韵”音韵和谐,适合诵读: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洪堡特说:“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诵读,正是以顺应儿童特点的方式从音韵角度帮助儿童建立与母语的联系。

问题2:如何诵读?

诵读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质朴、最自然的。

1.“我”的情感投入。

指诵读主体儿童与诵读材料间的情感共鸣。诵读忌讳机械读背,并非纯粹的记诵训练,要努力引导儿童通过诵读感受母语的美好,表达自我的情感。

首先,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古人王守仁十分重视“歌诗”的作用,甚至很具体地规定了教诗的方法:“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这是保证诵读效果的前提。

其次,要在材料与儿童间建立联系。有的作品具有外显的直接对接性,比如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业机》,无须多言,诗歌表达的正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有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蕴含,需要教师有意识、有节制的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譬如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那首著名的短诗《需要什么》,从语言形式看,运用顶真的修辞,“桌子”“花朵”则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诵读时教师适当引导:任何的美好与伟大,都从微小开始。学生从形式与内涵两个角度有所领会时,诵读的声音便蒙上了顿悟的喜悦与思索。

另外,适度的模仿与创编,也是建立作品与当下生活联系的有效方式。

2.节奏与韵律的彰显。

韵语作品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尤胜,因儿童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感官性。诵读时,需要就着作品特点,表现出固有的韵律与节奏。仍以儿歌为例,歌戏互补是其一大特点,它的诵读就可与表演、游戏相结合,诵、唱、戏、笑融于一体。

3.持之以恒的坚持。

诵读的效应取决于教师与儿童默契的坚持,长期不间断的“日有所诵”,儿童与优质语言频繁接触,浸润其中,自然能化为己有,身心获得历练。■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阅读延伸

我以为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想要真正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私意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实践,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

教育和学习大概可分别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另一种则是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前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只是一些身外之知识,而后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可以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的影响。教孩子们吟诵,正是属于后一种教育的一种最为简单易行而效果却极大的,极值得重视的教育方式,这种渗透性的教育,是挽救单纯的知识灌输之教育缺失的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叶嘉莹,《我爱吟诵》“序言”,接力出版社,徐健顺、陈琴主编

怎样才算是好的朗读?清朝的贺贻孙在《诗筏》中曾提出“七毋”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即“毋增、毋减、毋复、毋高、毋低、毋疾、毋迟”。这就是说,朗读时要眼看字,口发声,耳听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声音的高低快慢都适度,也不唱读。在用普通话读得流利的基础上,还要求读得有感情,符合不同的口语语调,读出词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母语儿歌儿童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识字儿歌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睡觉儿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