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耀东
安倍“美丽谎言”的政治图谋
吕耀东
为了恢复所谓“民族自信”,以安倍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认为,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历史并一再地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国人极大愤慨。回顾过去的一年,安倍忙于修宪、“扩军”,更忙于针对中国不断地挑衅。进入2014年,想必野心勃勃的安倍会继续他的政治右倾化行为,竭力实现其个人政治野心。
安倍作为二战后出生的首相,曾经被外媒评论为“是变化中的日本的象征和代理人,他显然是这一代满怀豪情的民族主义领导人的先锋”。在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战后出生的政治家们看来,“日本应该具有一个‘正常国家’所拥有的权力、特权和责任,他们希望日本修改其战后宪法,使国内的体制顺应新的国际角色”。
在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安倍想要建设“一个有自信的国家”,继续坚持“正常国家化”道路。安倍曾在“新世纪的首相宣言”中说:“安倍内阁一旦成立,将要向国民直率地阐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所追求的是‘一个有自信心的国家’”。他还表示,要让日本人“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信和骄傲”,“对日本历史、文化有一种骄傲感”。
这样美丽的谎言背后却是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历史不加反省的“肯定”和翻案。为了恢复所谓“民族自信”,以安倍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认为,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历史并一再地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将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因此,日本政府屡次审定通过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导致日本国内淡化、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不断蔓延滋长,遭到中韩等日本军国主义受害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二战后,日本“侵略和掠夺别国和民族”的国家对外职能被部分夺取。为了恢复日本因侵略他国“丧失”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成为所谓“正常国家”,否认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制造与邻国的领土纠纷、修宪等言行就成为安倍等保守主义政要谋求的政治与外交主题。
安倍的个人政治野心突出表现在,力求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的日本永远放弃战争手段以及不拥有交战权,致力于实现自民党建党以来“自主制定宪法”的目标。自民党建党精神之一就是倡导“制定自主宪法”,自主制定宪法可以说是“自民党存在的价值之一”。因而“修宪”已经成为自民党的宿命、安倍的毕生追求。安倍上台后,推崇“强国论”,主张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败国形象,使日本成为“真正自立”、“自信的国家”,立志要在任内确立“新宪法”。其具体“修宪”步骤有二:一是重新解释宪法,使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二是着手具体修改和平宪法。在安倍看来,“修改宪法是恢复独立的象征,也是具体手段”。也就是说,“修宪”是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政治与军事大国的关键所在。安倍立志要制定一部“新宪法”,正是要完成其外祖父——二战甲级战犯岸信介尚未完成的政治使命,通过继续修宪和“扩军”,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
在日本对外战略及政策层面,安倍要使日本“起到领头作用”,实现政治军事大国既定目标。具体来说,日本要通过日美同盟的“对等性”、改善亚洲外交和继续“争常”,谋求发挥大国主导作用。安倍在“新世纪的首相宣言”中露骨地宣扬:“外交的目标就是要保护国家利益”,“我们应该保护日本的国家利益,这是理所当然的。”这说明安倍表面标榜“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实则行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安倍希望通过全新的外交策略,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加快实现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的步伐。安倍这一系列保守主义政策,应引起亚洲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警惕。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
●栏目负责人:刘建 ●联系方式:cvx555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