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
读书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只可惜课外书籍的插图再漂亮,也比不上漫画书的趣味性、电视节目的连续性、或电动玩具的动作性,更何况有一部分的益智书籍根本没有图画。有家长说:“家里买了一套又一套的书,但是孩子就是不肯翻阅。”“孩子只看漫画书,其他都没兴趣。一本专家推荐的好书到他手里,只花了三分钟就翻完了。”这就造成了目前课外阅读的一些弊端,例如:由于学生校内作业量过多或者因为看电视、玩电脑挤掉了课外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些课外读物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图片吸引住,导致学生只看画面,不看文字;由于课外读物中的多数名著过长,可读性差,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多数小学生不爱读名著;多数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出课外阅读的读书笔记,抹煞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会使学生觉得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因此,小学课外阅读这块阵地,前景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善这种令人忧心的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1.注重年龄差别: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推荐不同特点的书籍。
2.注重性别差异:从性别角度讲,男孩子的阅读和女孩子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同舒适相联系,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恶。如阅览室、静谧的林苑等都是很好的阅读环境。
4.写读书笔记不要影响孩子的读书兴趣:首先不要使学生觉得读书笔记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会增加其心理负担,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泼的表格,让孩子填写一些简单的阅读内容。
二、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开拓广阔的阅读空间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但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引导深化。
1.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扩充阅读范围:这就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比较有效地形式——相关阅读——对比阅读——延伸阅读。总之,尽量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2.巧妙设计读书活动,深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有了阅读兴趣以后,一方面要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加以鼓励,另外一个方面不妨采取一些主题阅读的方式深化课外阅读。总之,围绕课外阅读来组织活动,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3.科学客观地对学生的阅读实施评价:我们对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眼光来看,重在情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但也不能对阅读效果一点不关注。可通过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这种适时适度的检测,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不断发展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测,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汇报交流法: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外阅读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增长智慧,提高素养。
竞赛比武法: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作文、绘画、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进行整合运用,促进学生通过读、用结合,实现自我发展。
评选能手法:开展“朗读能手”、“背诵能手”、“讲故事能手”评选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爱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单项检测法:围绕“朗读、复述、背诵、精读、浏览”项目,组织单项检测,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基本功。
评量的方法千万不要单一,也不要整齐划一,可以是读书卡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陈述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家长认可的其它方式,总之,不要让课外阅读变成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比如说用评星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多阅读,对一些大家都很喜欢的课外读物,不妨采取一些检测题的方式,但这个检测题一定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不是语文考试中的填空和默写之类,可以针对课外书提一些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个回答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看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孩子们闻着书香长大,总有好的东西在时光的过滤中沉淀下来,成为一笔财富。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