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杨家将小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以湖南杨氏家族为例

2014-12-11 05:37··
明清小说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杨家将杨氏杨家

· ·

论明代杨家将小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以湖南杨氏家族为例

·龙圣·

湖南杨家寨、川溪杨氏家族祖先原本为宋代著名“蛮酋”,但明代杨氏族人却在杨家将小说的影响下,将“蛮酋”祖先的历史抹去,重新建构起“汉将”祖先的历史记忆,实现从“蛮酋”后裔向“汉将”后裔的转变,并至今保持着强烈的汉族认同感。明代杨家将小说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而且为乡民身份建构以及族群认同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明代 杨家将小说 湖南杨氏 族群认同

由于明清小说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学界对其评价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而较少揭示其在乡村民众身份建构和族群认同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以湖南省杨家寨、川溪杨氏家族为例,主要通过分析明代杨家将小说与川溪杨氏《谱序》的关系,讨论明清小说对乡民身份建构和族群认同的重要影响。

一、杨家寨、川溪与杨氏家族

杨家寨、川溪是分属于湖南省麻阳县、凤凰县的两个自然村落,之间相距不过10公里,各自距离著名的凤凰古城大约15公里。两村居民以杨姓为主,以川溪为例,全村有50多户,200余人,除几户杂姓外,其余全部姓杨①。杨家寨更为特殊,全村200来户全部为杨姓,是单一的杨氏聚居村落②。据民国续修《川溪杨氏族谱》及笔者调查可知,两村杨姓本为一家,祖先都起源于麻阳杨家寨,但由于杨家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不了家族人口的发展,有些族人便从杨家寨迁往不远的凤凰川溪定居,才有了川溪杨姓,后来又有族人从川溪迁出,在凤凰县各地谋求发展③。

杨家寨、川溪两村杨姓今日都被识别为汉族,村民在谈起自己的民族身份时,也都一致强调和认同他们为汉族,与周边土家族、苗族不同④。为证明自己是汉族,而非少数民族,川溪村民杨再全还特意给笔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有个亲戚是凤凰长坪三田湾那边的,听她说起过,那边有姓“阳”的,他们是太阳的“阳”。“阳”氏平时是不准戴栀子花的,只有人死的时候才能戴栀子花。“阳”氏家里有两条(个)神龛,一条(个)是高神龛,一条(个)是矮神龛。和我们这边不一样,我们这边只有一条(个)神龛。⑤

长坪三田湾(当地又称作“三里湾”)位于凤凰县东北部,笔者调查得知当地确实有大量杨姓居住,其族人生前不准戴栀子花,只有死时才佩戴。他们在族属上为土家族⑥。川溪杨再全为证明自己是汉族,特意以习俗方面的差异来强调与三田湾等地土家族杨姓不同。但有意思的是,其实川溪汉族杨姓以前的习俗与三田湾土家族杨姓习俗之间并无太大差异。据《川溪杨氏族谱》记载:

令家杨、令家田乃属三侯嫡裔至戚,因血统之关系,故禁忌较诸同姓尤异。凡此两家婆媳,一世不准戴栀子花,死后又以纸扎栀子花插鬓傍,屋周四角不许放雨伞。每岁除夕,须煮鱼冻,做喜鹊粑以祀祖先。⑦

可见,川溪、杨家寨汉族杨姓与周边土家族杨姓一样,生前也不准戴栀子花,只有死时才将其戴在头上。这说明两者以前原本就是一个杨,后来才有族群认同上的差异。此外,家族字辈也可证明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据笔者调查,凤凰县长坪三田湾等地土家族杨姓字辈是: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轮回使用⑧。川溪、杨家寨杨姓的字辈也是这七字⑨。由于七字轮回太快,有些辈分低的族人虽已七八十岁高龄,但见到族中某些辈分很高的小孩也得叫爷爷,以至于族人戏称“孙子当做爷爷喊”。这一说法在当地土家族杨姓和汉族杨姓当中也都存在。

二、作为“蛮酋”的杨氏

湖南西部杨姓的历史源头已难以考证,但有资料表明至少在宋代,他们已活跃在这一地区。宋初,今湖南西部地区“蛮酋”大姓纷纷归附,宋朝在此设诚(后改称靖州)、沅、辰等州,隶属荆湖北路⑩。本文涉及的凤凰、麻阳两县分别在辰、沅二州境内。辰、沅、诚等州多溪峒地貌,即溪流穿过群山所形成的平坦区域,适合人类居住、生产,而且易守难攻。这种较封闭、独立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地方多个强大、分散的武装势力,表现为:每个峒都有自己的“峒主”,在峒之上,又有“首领”负责管理多个峒的事务。其中,杨姓便是溪峒地区著名的首领之一,号称“十峒首领”。《宋史》对此有明确记载:“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杨氏以诚州(靖州)为中心,势力波及辰、沅、融等州,是湖南西部溪峒地区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

为拓展并巩固疆土,北宋开国以来便设法招抚溪峒蛮酋,杨姓酋首迫于形势,多有率族人归附宋朝的情况。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首领杨蕴率先归附。次年四月,十峒首领杨通宝归顺,被任命为诚州刺史。淳化二年(991),诚州刺史杨政岩入朝朝贡,同年去世,由其子杨通(土盈)继管诚州。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徽州洞蛮首领杨通汉向宋朝贡。嘉佑五年(1060),杨通汉之子杨光倩被任命为徽州知州,“抚遏蛮人”。神宗时期,宋朝大力推行开边拓土政策,又陆陆续续招抚了大批溪峒酋首,其中不乏杨姓“蛮酋”。例如,熙宁八年(1075),杨光富率其族姓归附,宋朝以杨光富为右班殿直,以杨昌运五人补三班奉职,以杨晟倩等十六人补三司将军。熙宁九年(1076),宋朝因杨昌愠等多次招谕溪峒人户有功,予其三班奉职,予杨昌绕、杨晟勤三班差使;又酋首杨光衔、杨昌向等出降后,因修路、建驿舍等功,被分别补为内殿崇班,右殿侍。熙宁十年(1078)六月,宋朝给诚州降酋杨光僭之子杨昌逵、杨昌等、杨昌达等六人各记一功,又以光僭长孙杨晟照为下班殿侍。神宗元丰六年(1083),宋朝又进一步扩大开边规模,企图将与诚州相连的广西融州地区杨氏族人也并入诚州,但遭到酋首杨昌依、杨圣照、杨昌首、杨圣生、杨圣判等拒绝。宋朝最终根据其意愿,仍使其隶属融州。

宋南渡以后,杨姓继续活跃在湖南溪峒地区。由于南宋偏安,疆域缩小,汉人多有侵占溪峒土地的情况,引起溪峒蛮不满,于是原本已经接受北宋官职的部分杨姓族人在南宋时期又开始率众反抗。宋高宗建炎年间,杨再兴及其子杨正修、正拱等率溪峒蛮出武岗,杀掠民财。绍兴四年(1134),泰州刺史吴锡率兵挫败杨再兴等,擒其二孙。反抗并没有因此停止,直到绍兴二十四年(1154)三月,杨正修、杨正拱兄弟二人被擒,反抗才最终被镇压下去。七月,正修、正拱二人被宋朝处死。

由此可见,杨氏家族早在宋代便已活跃在今湖南西部地区。就其族群身份来说,他们被称为“溪峒蛮”,有时也被称为“狪”,或者“猺”,并非汉人。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注意上文归降的各支杨姓族人姓名,会发现其字辈与今日川溪、杨家寨等地杨姓字辈一样,皆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只是个别字的写法有异而已,如“正”亦写作“政”,“胜”亦写作“晟”或者“圣”,但读音和字辈的顺序完全一致。可见,川溪、杨家寨等杨姓原本就是当地“蛮酋”后裔,他们的祖先在宋代曾一度活跃于这一区域。那么,川溪、杨家寨杨姓为何在后来逐渐认同了汉族?明代杨家将小说对这一认同的转变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

三、从“蛮酋”到“汉将”:杨家将小说对杨氏族群认同的影响

明初,中央王朝在今凤凰县南、北地区分别设有五寨、竿子坪两土司,在今麻阳县境内设县。今川溪、杨家寨分别位于五寨司、麻阳县境内,司、县以西为苗族聚居区。自明初以来,苗民便不断起来反抗,对五寨、麻阳等地造成极大影响。为巩固统治,明嘉靖、万历、天启三朝,从北向南修筑起一道长达400余里的边墙,将今凤凰县境划为东、西两部分,边墙以东归竿子坪、五寨司管理,以西属于苗地。边墙将司、县百姓与苗民隔开,前者向国家提供赋役,可进入官府设立的学校学习,参加科举考试;后者则不能享有这些权利。川溪、杨家寨杨姓在司、县境内,有机会接受汉族文化教育,因此在族群认同上也逐渐转向汉族。为摆脱“蛮夷”身份,他们从明末开始,通过祖先故事的建构来实现身份和认同的转变。以下是明代杨家寨族人杨正茂写的《谱序》,对这一变化有深刻体现:

杨氏起自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号曰杨侯……周秦以来,代不乏人……又杨炎,唐德宗时人,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建中元年作两税法,即夏税、秋粮,后世皆仿行之,后为庐析所挤,败崖州,未几赐死。公因目睹亲族枝繁,诚恐上下倒置,长幼失序,遂订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俾子孙挨递输起,再加以世纪,则尊卑自见,而彝伦攸分矣!

继至北汉,杨业公,太原人,初为刘均将,赐姓名刘继业,知兵善战,所向披靡,且杀宋师甚众,宋王患之。适均子继元降宋,宋使继元招之。业降后,复其姓名,号杨无敌,即杨老令公也。后被王侁强令将兵击辽,至陈家谷,为番兵所困,且身被数创,遂以头触李陵碑死,年七十八岁。后人有咏史诗云: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君节,千载行人为感哀。后令婆折氏继握兵符,屡立战功。辽平之后,招封为折氏太君,妇人不从夫姓,古今惟一。仁宗复敕修天婆府、梳妆楼,令太君居之,并饬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旋因五溪苗蛮变乱,遂命太君将兵征讨,屯兵于靖州飞山寨,眼观九代嗣孙,寿至一百四十余岁。薨,葬于武冈雪峰山顶。

所生七子,长延品,次延定,三延辉,四延朗,五延德,六延昭,七延嗣。女二,八姐、九妹,俱有勇力,长适凌,次适刘。后,伯叔兄弟九人自天婆府离家,一往陕西蓝田县竹沙坪,一往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沙洲坪,一往四川酉阳坪查,一往贵州思南府石阡、平头、乌罗,一往楚地靖州、五寨。至元朝泰定帝致治元年九月十三日,择期俱在思南府以作九股均分,各立一方。长房在陕西西安府蓝田县半坡,杨二房在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沙洲坪,三房在南昌府丰城县,四房在四川酉阳坪查,五房在贵州平头、乌罗,六房在楚地五寨、靖州,七房在贵州思南府,八房在石阡府。三房胜和公分得五寨池街地,蒙二太师爷均粮,将胜和均过麻阳县石羊头杨家寨住。五房在靖州因土地偏小,心怀不服,凭祖公杨文广将晚房绝户遗出渭阳县报木林、上下右冲、高坌塘、门口四处水田一石八斗四升出卖,得银三千两资补五房。五房将银于四月公兆达上蓝田县。胜和所生秀初,秀初所生五子于泸溪南三都陈田地方,各持一片为记,遂各分手。一往都落,一往杨家寨,一往沅州,一往戊楚,一往辰溪。自分手之后,各有宗枝流传,不烦殚述。

时在天顺纪元立夏前五日,裔孙正茂谨撰并书。

杨家寨明代族人杨正茂的这篇序已将始祖追溯到了周代,而且认为历史上有两个人物对杨氏家族影响最大:一是唐代宰相杨炎,据说“再、正、通、光、昌、胜、秀”的字辈就是由其订立;另一人物便是北宋名将杨业,并且认为湖南五寨、麻阳、靖州等地杨氏皆为杨业后裔。在这篇序文里,宋代“蛮酋”祖先的历史通通被抹去,代之以“汉将”祖先被派往南方征蛮的历史记忆,于是当地杨氏在族群身份和认同上得以实现从“蛮酋”后裔到“汉将”后裔的转变。

那么,杨正茂如何能建构出这样一个情节丰富、细致的“汉将”祖先被派往南方征蛮的故事呢?本文认为明代杨家将小说为其建构祖先历史,实现族群身份和认同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为说明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杨正茂作序之时间做一考订。该序落款在“天顺纪元立夏前五日”,即在1457年,但这一时间应当有误。《谱序》中有诗云:“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君节,千载行人为感哀。”该诗为明代著名小说家周礼所作。周礼,字德恭,别号静轩,著有《秉烛清谈》、《湖海奇闻》等。明代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金瓶梅词话》均留有其静轩之名号,《明史》对其也有记载,但都语焉不详。陈国军通过正史、方志等考证出其生卒年当在景泰八年(1457)和嘉靖四年(1525)左右。所以,天顺元年(1457)时值周静轩出生前后,杨正茂绝不可能得周氏诗文引用。此外,《川溪杨氏族谱》记载杨正茂:“莹公长子,麻阳县廪生,生于万历六年(1578)戊寅九月十二日寅时,殁于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九月初四日丑时”。天顺元年,杨正茂还未出生,自然不可能写这篇序。那么,该序究竟作于何时呢?在《川溪杨氏族谱》中,紧接着该序的为《序余小言》,从名称可知其与《谱序》写作时间相近,其落款年代为“大明天启二年壬戌岁”。由此推测,杨正茂之序应当作于“天启元年”,即1621年。由于谱牒容易被虫蛀,可能“启”字被蛀掉后只剩下“天”字,明朝有“天顺”、“天启”两个以“天”字开头的年号,后人增补时极有可能选择了“天顺”,才导致这个错误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杨家将的故事早在北宋杨业死后不久,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但直到元代杂剧中,才出现关于令婆佘氏的形象。明初可能有关于杨家将的平话本和小说出现,但今不传。明中后期,出现两部现存最早的杨家将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前者最早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卧松阁刊本,后者有三台馆、世德堂、叶昆池三个本子,世德堂、叶昆池有万历二十一年(1593)序,三台馆本可能更早。而在这两部小说中,各种女性英雄形象也得以展现出来。可见,杨家将故事各情节的完备须在明中叶以后,杨正茂作序在明末天启年间,因此可以从杨家将小说中摘取细节,使祖先故事编造的具体、丰满。

除时间外,笔者将杨正茂《谱序》中提到的各种信息与《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两部明代小说相比较,发现序中内容和情节分别取自两书。《北宋志传》作者为明人熊大木,全书共五十回。《谱序》在内容上,主要有3处借鉴了《北宋志传》,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谱序》提及杨业七子为:长延品、次延定、三延辉、四延朗、五延德、六延昭、七延嗣,遵从《北宋志传》中杨业七子之说。该书第十六回《太宗驾幸五台山,渊平战死幽州城》记载:“渊平曰:陛下快脱下御袍。臣父与六郎延昭、七郎延嗣保车驾出东门。小臣与弟二郎延定、三郎延辉、四郎延朗、五朗延德出西门诈降。不然,君臣难保。”据此,我们可以排出杨业七子为:长渊平、次延定、三延辉、四延朗、五延德、六延昭、七延嗣。《谱序》除将长子“渊平”改作“延品”外,其余六子名称、排序与《北宋志传》所述完全一样。

第二,《谱序》中提到八姐、九妹二人,而《北宋志传》从第十回《八王进献反间计,光美奉使说杨业》开始提到这两位女性:“时有二妹在旁,长曰八娘,年十五;次曰九妹,年十三。”此后,第十七回《宋太宗议征北番,柴太郡奏保杨业》、第二十一回《宋名臣辞官解印,萧太后议图中原》、第二十二回《杨家将晋阳武斗,杨郡马领镇三关》、第二十七回《枢密计倾无侫府,金吾拆毁天波楼》、第三十五回《孟良盗走白骥马,宗保佳遇穆桂英》、第三十六回《宗保部众看天阵,真宗筑坛封将帅》、第三十七回《黄琼女反投宋营,穆桂英破阵救姑》、第三十八回《宗保议攻迷魂阵,五郎降伏萧天佐》、第三十九回《宋真宗下诏搬师,王枢密进用反间》、第四十一回《杨延朗暗助粮草,八娘子大战番兵》、第四十二回《杨郡马议取北境,重阳女大闹幽州》、第四十八回《杨宗保困陷金山,周夫人力主救兵》、第四十九回《杜娘子大破妖党,马赛英火烧番营》,又多次提到两者的英雄事迹。

第三,《谱序》中关于杨业以头撞死李陵碑的说法和诗文,则出自《北宋志传》第十八回《呼延赞大战辽兵,李陵碑杨业死节》:“众泣曰:‘将军为王事到此,吾辈安忍生还?’遂拥业走出胡原,见一石碑,上刻‘李陵碑’三字。业自思曰:‘汉李陵不忠于国,安用此为哉?’顾谓众军曰:‘吾不能保汝等,此处是我报主之所,众人当自为计。’言罢,抛了金盔,连叫数声:‘皇天!皇天!实鉴此心。’遂触碑而死。可惜太原豪杰,今朝一命胡尘。静轩有诗叹曰: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大节,千古行人为感悲。”杨正茂《谱序》中征引的正是此诗,仅改了个别字而已。

由此可见,杨正茂之序在内容上主要参考和借鉴了《北宋志传》,使得序中祖先故事编造的比较丰满、具体。尽管如此,《北宋志传》主要讲述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前十回写杨业如何归降北宋的经过;第十一回至四十三回,主要写杨家将屡次出兵抗击辽军,最终灭辽。后七回写十二寡妇征西夏,最终凯旋回朝的故事。因此,该书并没有讲到杨家将南征情节。巧合的是,另一明代杨家将小说《杨家府演义》当中恰好有此情节。《杨家府演义》全书八卷,共五十八则故事,线索与《北宋志传》相似,但在杨家将灭辽封赏之后、十二寡妇西征之前,多出了南征蛮王侬智高之事。该书第六卷《邕州侬智高叛宋》、《侬王打破长净关》,第七卷《宗保领兵征智高》、《文广困陷柳州城》、《宣娘化兵截路》讲的便是杨宗保、杨文广父子南征五溪蛮王侬智高的故事。其间,杨文广还被困柳州城内,幸好宣娘援救,并出计策,才最终打败蛮王侬智高。杨正茂序中提到平辽后不久,五溪苗蛮变乱,杨家将南征的情节便取自于此。

当然,杨正茂之序虽然参考了《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两部小说,但也有自己的想象,为自圆其说,他将杨家将小说内容、情节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编造出新的祖先历史,由此实现族群身份和认同的转变。

四、结语

族群及其认同是人类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与情感根基、资源竞争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历史学介入该领域,从政治、经济制度等层面出发,探讨户籍、赋役等制度在族群认同变迁当中扮演的角色。本文以明代杨家将小说为例,将人类学、历史学关注的族群认同问题引入小说研究当中,试图表明明清小说对乡民族群认同的变迁也具有深刻的影响。明清小说研究可借助多学科的方法、理论,拓展研究思路,以深化我们对其研究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看到湖南川溪、杨家寨杨氏祖先为宋代著名“蛮酋”,但经过长期的互动,杨姓在明代被进一步整合进中央王朝统治当中,接受文化教育,因此在族群认同上也有了变化。麻阳县廪生杨正茂作为杨氏家族中接受教育者,率先通过祖先故事的建构,来实现族群身份和认同的转变。我们通过对《谱序》的考订、分析可知,其之所以能够建构一个具体、丰满的祖先故事,主要是参考了当时流行的两部杨家将小说《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可见,小说之意义不仅仅在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乡民提供了建构家族历史的文化资源,从而深刻影响到其身份建构和族群认同。进一步而言,明代杨家将小说推动杨家寨、川溪杨姓从“蛮酋”后裔到“汉将”后裔的转变,对其后来的历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今日当地杨氏家族为何具有高度的汉族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代杨家将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注:

①⑤ 据川溪村民杨再全(1943年出生)讲述;访谈时间:2008年8月19日;地点:凤凰县川溪村杨再全家中。

② 据村民杨通宣(1958年出生)讲述;访谈时间:2008年8月19日;地点:麻阳县石羊哨乡杨通宣家中。

③ 参见《川溪杨氏族谱》民国版,不分卷。该谱不但提到川溪杨姓祖先由麻阳县石羊哨迁往凤凰川溪,而且还在祖坟图中清楚地标明自己的祖坟在杨家寨。此外,杨再全、杨通宣在讲到两地杨姓的时候,都一致提及川溪杨姓是从杨家寨搬去的,两地杨姓原本就是一家。

④⑨ 笔者调查时,川溪杨再全、杨家寨杨通宣告诉笔者他们为汉族,还提及这一带杨姓都是汉族,与凤凰县北部土家族杨姓不同。但他们的字辈均为“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

⑥⑧ 据凤凰县长坪三田湾杨昌基(1937年出生)讲述;访谈时间:2008年8月20日;地点:凤凰县三田湾杨昌基家中。

责任编辑:王思豪

*本文系“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GN027)阶段性成果。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猜你喜欢
杨家将杨氏杨家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登雁门关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杨家有只羊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