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瑛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行业国际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也开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个别化向全面化、情绪化向建设性等方向发展。正因为媒体舆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所发挥的全面性的导向作用,在长期以来的信息传播中,新闻媒体已然在受众群体中塑造了社会信息权威发布出处的形象,并成为受众了解外界信息以及获取受众所以为的正确信息的重要来源。这同时也是新闻媒体出现话语霸权的重要原因。本文立足当前我国社会所出现的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现象,就其与新闻媒体所肩负的舆论社会责任的矛盾性以及重新完善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机制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促进社会舆论的和谐化发展。
关键词 媒体议论;社会责任;新闻媒体话语权;话语霸权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7-0006-02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其国际化发展进程同样也伴随着诸多社会矛盾的层出不穷。新闻媒体作为引导社会大众舆论导向,以及国家权力之外的监控主体之一,因其所肩负的构建社会民众和国家政府之间桥梁的责任,而对此类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解决必须起着不可替代的功效。然而就我国当前媒体发展情况来看,大众传媒产业化的逐步发展以及娱乐化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渗入,对我国新闻媒体的独立监控性有极大的影响,而采访和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诸多情感写作、个人思想的夸大运用以及“人云亦云”习惯的延续均会导致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产生。这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客观发挥必然会起到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1 民主化原则下的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原因及表现
1.1 新闻媒体中的话语霸权
话语霸权主要是指在舆论宣传、学术活动以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当出现大众和个体之间、异己和同类之间等出现力量的严重不对称时,某些势力和个人凭借自身的优势来进行排他性的行为。在新闻媒体话语霸权表现中,机遇“民主性”、“为民请愿”等使命感而催生的非理性新闻报道不在少数,此类采访者处于正面情感但是无意将自身情感强加到事实本身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霸权姿态的表现。媒体话语霸权本身与媒体舆论社会责任感并不冲突,除为了媒体利益而出现的恶意的、有预谋的媒体攻击行为以及一些虚假行为以外,出于社会责任一些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会在履行自身“铁肩担道义”的职责时,过度热衷于“揭发黑暗还群众以公道”,这就导致原本客观、理性的新闻报道,在融入报道人主观意愿之后,呈现出特殊的表现趋向。
1.2 出于职业习惯和个人心理而导致的话语霸权
记者本身必须具有分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变化较为敏感,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并坚持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客观媒介。但是记者本身毕竟肩负着多重角色,最为主要的就是其“人”性化的思维,他们对事件和人的报道及记录必然会遵循自身的思维规律。然而新闻报道本身是一个极为理性的记录过程,如果在客观事实中忘记抽离记者本人的情感和感性情绪,很容易出现将自身的喜怒哀乐带入到创作中的情况,记者本身的职业特点在职业行为中融入善恶标准后其行为表现也是催生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重要动力,进而将原本的社会行为舆论监督者的客观地位人为化的转化成主观性的“霸权表达”。在话语霸权的影响下,在信息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导公众的某些“关键词”,比如前些年对民工的“有色眼镜”,与贪污腐败有密切关联的“某些女大学生”群体等,以及受到个别不良行为影响对幼教群体报道的“迁怒”。不少媒体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对于此类群体的特别强调时并未明确的意识到自身的话语霸权性,仅仅出于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如对保姆和护士的报道很容易使用“弱小”的暗示,但正是因为此类行为的出现,在话语霸权的影响下导致社会舆论导向发生不良改变。
1.3 受到社会期待推动而产生的话语霸权
相比较记者本身因素以外,社会因素同样也是造成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不可忽视的基础,诸如“华南虎”事件、“张悟本绿豆滋养”欺骗事件以及在一些娱乐新闻中所出现的一些名人“被离婚”、“被罚款”等,除却事件本身是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操纵,但从一哄而上的进行假新闻转载以及大量的“人云亦云”本身而言,不得不说这也是新闻记者和受众本身在进行虚假消息传递中,很愿意或者很希望新闻信息呈现出此类的态势,比如希望“华南虎”存在,希望自然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美化等期待,这类对社会舆论的期待和宽容就造成了新闻记者单方面的为此类虚假新闻推波助澜,当然此过程中不排除一些无法深入现场报道而盲目跟风的情况。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大众传媒长期被受众作为了解外界的窗口,因此在消息的传递过程中,社会公众这种位于被动地位无权选择信息内容及无法判断信息准确度的状态,就必然会导致新闻媒体在特殊议程设置功能下而出现话语霸权特征。新闻创作开放性的逐步加深同样也是催生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出现的主要原因所在。
2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冲击
2.1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出于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履行,过度融入个人主观因素或者因为个人情感并未从对客观事实描述中剥离开来,进而变向的催生了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公正是记者在新闻报道时应该秉承的原则和态度,在国际新闻界中针对新闻报道提出一则约定俗成的铁律,即甲方针对乙方提出指责性的判断时,记者进行报道必须要置身事外,压抑住自身对此种指责性判断的评判欲望,在找到乙方做出访谈的同时,将甲乙两者言论的出发点以及所持的观点全部都呈现到信息接收者面前,以“多报道少评论”作为报道原则,由信息接收者自行判断,从而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记者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保障这种平衡性,并在与社会生态环境契合的基础上,以舆论生态可以允许的范围作为衡量标准,以职业道德为约束条件进行适度的表达,从而确保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客观执行。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是媒体行使舆论导向行为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行为,在此过程中不能完全判定媒体缺乏“公正”的平衡感,但是可以判定的则是媒体和记者本身在对事实进行是非判定和价值判断以及过错方申辩权、话语权的判定及保留时,缺乏或者忽视了可以遵从的标准,进而导致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正确导向引导的发挥以及影响其行使动员和教化群众、构建群众与政府之间有效信息传播平台等的职责。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存在还会导致公众对媒体舆论履行社会责任本身产生质疑,正如因为话语霸权而出现的诸多虚假新闻事件:比如在震惊世界的“三鹿奶粉”案件和“郭美美红十字会”案件后,几乎所有媒体对此两项主体的集体攻击。社会舆论的一边倒过程中不得不让人深思的是,在此类案件被曝光之前,一些国家级媒体却一直宣传“三鹿”可以通过让人信赖的1100道质量检测关卡,而在案件之前的8月份,数十家平面,媒体联合报道“三鹿”奶粉是近30年来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优质品牌。显然在“三鹿”等案件的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话语霸权直接导致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消失。
2.2制约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因素
新闻舆论角度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中对于主旋律的弘扬以及对时弊的针砭、促进社会进步和引领时代潮流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媒体地位不断的被提升,公众对于媒体的无限期待与媒体本身的作为舆论监督导向而肩负的不可承受的负荷本身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性。新闻媒体和记者在进行媒体舆论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来自一些方面的阻碍和受到媒体自身利益的影响,其进行传播的内容和切入点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影响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行政干预,这同样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在当前执行“民主化”、“人文性”、“个性化”等原则的要求下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监管权责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由于新闻舆论监管本身具有独立性,对于媒体话语权的实施目前尚未有独立的、固定的监管体系予以时时监控,因此,在相应的法律保障相对薄弱的前提下,无论从立法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均缺乏有效的司法保护。第三,从我国信息环境的目前发展来看,当前我国信息环境的整体发展并不完全,信息公开制度也不够健全,信息技术传递手段的硬件构建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民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新闻舆论监督难免会在各方面影响的驱使下,对社会丑陋现象以及腐败等问题的揭露缺乏应有的力度。
3 基于媒体社会责任公正执行的话语霸权规避策略
3.1构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构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应该作为规避或杜绝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产生的第一步,尤其针对新闻采编人员及媒体缺乏有效行为监管方面,可适当的从企业、教育、政府等各界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思想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担任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估小组的评阅员,来确保责任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针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评估包括广播收听、对报纸的审阅、对电视新闻的审查以及对新闻期刊的检阅等,其工作的内容主要在于衡量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传播内容是否客观、公正、真实,新闻传播中的各项内容以及分析是否趋向正确等。为保障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顺利、独立进行,可以设立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责任机制,并由评估监管小组来确定评估的方式、时间、重点内容及要求等。新闻媒体和评估小组均需要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来尽可能规避媒体出现话语霸权,着重履行社会舆论导向引导的责任。
3.2 强化采编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
导致新闻媒体出现话语霸权的主要因素源自记者本身。新闻采编人员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恪守同样也是新闻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以规避新闻话语霸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技能培养,并严格要求其务必以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新闻材料,在编撰稿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被采访者的声音和隐私,不妨碍司法办事,不刺探国家、党、军队等机密的情报,未经被采访者同意不能将其真实的情况如身份、姓名等在稿件中进行透露。但是就话语霸权问题而言,目前在采编人员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道德强化的问题上主要需要高度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引导并要求采编人员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防止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此外,在保障报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效果方面而言,必须要求采编人员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或者捕风捉影,力求将新闻报道的深入性和探索性按照稿件和报道的需要,进行规划和执行。对于有偿新闻和有可能出现以媒体利益为主导而进行虚假新闻报道的问题,则必须要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规定角度入手,禁止谋取私利,不得以任何的方式来接受被报道人和单位所送的礼金、礼品等,一旦发现必须由单位进行依法或者单位的规定来进行惩处。
3.3 严格把关新闻传播内容营造公正环境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创作方面,因此,在新闻媒体播出和刊登内容时,必须就其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再次审核,除必要的法律要求以外,构成新闻报道的各项基本要素均必须符合客观报道的要求,尤其是对客观事实的公正描述。在广播录音、电视新闻的画面、报纸的图片等方面同样必须真实可信,不得掺杂任何记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念。当前记者的新闻稿件及视频等尽管在传播之前受到一定的审核,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稿件都可以寻本溯源的重新对照取证。因此,就此方面来看,除严格要求新闻媒体务必对事件报道遵从报道时效、报道真实度,不得漏报、错报、夸大等以外,还需要从报道必须遵从的实事求是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舆论宣传的公正、客观环境,使之可以引导群众真正的进行自我教育,打破人云亦云和导致受众出现误解的情况。为此,新闻媒体进行事件报道的同时,务必进行深入调查,客观分析问题,增进对报道覆盖主体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度,并在保障题材丰富性的基础上合理合情的做好引导,报道必须善始善终有头有尾,尽可能采访到各个方面的意见,力保不扩大不激化矛盾,客观公正的进行向积极方面的引导,继而为我国社会舆论导向的和谐性发展提供助力。
综上,为保障新闻媒体忠实履行媒体舆论的社会责任,尽量规避新闻媒体话语的霸权,在稿件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审稿制度,重点对稿件的客观性进行审查,重点稿件则必须要经过上级主管领导来审核。为了确保对采编人员素质的提升和对媒体话语霸权的规避,定期要召开例会和编前讨论会,反复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在实践中加以核查。
参考文献
[1]杜思宜.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董文.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李东.警惕媒体舆论监督的话语霸权[J].南方电视学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