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体会

2014-12-09 08:56吴艳王灵香殷淑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并发症

吴艳 王灵香 殷淑君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措施。 方法 收集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70例,在心脏介入术过程中进行动脉测压管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结果 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少量渗血9例,少量出血5例,肿胀2例;测压管受压扭曲12例,体位及感应器调整后波形正常;寒战、发热2例,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不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 心脏介入术中,护理人员在置管期间要严密观察,采取正确护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有创血压监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9-117-03

心脏介入术中往往需要进行无创或有创血压监测,因有创血压监测可通过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而直接获得血液内压强,目前已成为测量血压的主要方法,其在心脏介入术中可及时准确反映动脉的压力变化[1-2]。因此,确保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及时准确性对成功完成手术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10月~ 2014年2月我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收治370例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有创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2月于我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70例,其中男218例,女152例;年龄38~80岁,平均(60.3±6.1)岁。桡、股动脉分别为320例、50例;冠脉造影20例,冠脉腔内成形术67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283例。

1.2 手术方法

先对患者进行Allen实验,即同时压迫患者一侧上肢尺、桡动脉,手变苍白后放开压迫,若10s内手恢复血色为阴性,反之阳性。阴性者采用桡动脉置管,外周动脉炎、血管严重病变及Allen阳性患者采用股动脉置管。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后,注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针头与皮肤30°~40°斜下刺入尺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成功后置入导管,迅速将肝素盐水测压管连接起来,洗净管道里及针头内的回血,局部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连接压力感应器。转动三通开关,让感应器将动脉和大气隔绝,启动监护仪,所获得数值和波形即为有创血压。

1.3 护理

1.3.1 动脉测压管的护理 为确保测量血压的准确性,一般选择将压力感应器置于心脏水平腋中线第4肋间[3-4],因此患者更换体位时及时调整感应器位置。定期校验血压监测仪。注意观察管道有无漏液、脱落情况,三通性能是否良好等,若压力袋内肝素生理盐水漏液、三通性能不佳则及时更换。导管固定牢固,避免受压或扭曲、移动或脱出。嘱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对躁动不安的患者防止其拔除导管,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保持三通开关方向正确避免影响监测结果。保持持续的肝素盐水冲管,压力袋压力20~30kPa,流速3mL/h[5],防止导管阻塞。肝素盐水冲管时控制冲洗入量,防止冲洗入量过大而致出血。若血凝块堵塞导管则以注射器抽吸。

1.3.2 密切观察监护仪上数值及波形变化 取值前调零,且体位变化时进行调零,监护仪上的波形正常后再取值。若发现波形异常,则检查管道扭曲折叠、有无气泡或血凝块堵塞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及时处理后再重新调零至血压波形正常后再取值。监护的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则通知医师。

1.3.3 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1)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穿刺动作轻柔准确,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避免因血管壁损伤而引起血栓形成。持续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确保其通畅,当测压管有回血时及时抽出,避免血栓形成堵塞管道,若疏通困难则立即拔管后重置[6]。调零、取血时注意防止空气进入导管堵塞管道。观察患者术侧远端肢体肤色皮温变化情况,若出现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肢体疼痛等现象及时向医生报告。若肢体肿胀疼痛用50%硫酸镁湿敷或手术取出血栓。尽量减少动脉置管时间,若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则拔除测压管。(2)局部出血及血肿的预防和护理。穿刺时减少穿刺次数、动作轻柔以免损伤血管引起出血和血肿。测压管及穿刺侧肢体固定牢固,嘱患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的活动幅度,避免导管脱出引起出血和血肿。拔管后加压保持>10min,伴凝血功能紊乱者则用肝素抗凝延长至20min,待无渗血后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24h[7],定时检查渗血、出血及肢体末梢血供情况。保持测压管连接牢固,处于密闭状态,防止接口出血、渗血。(3)预防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压力感应器及三通开关均处于无菌状态下。对股动脉穿刺部位皮肤每日消毒1次;对桡动脉穿刺部位使用的透明敷料,每3天更换1次,更换无菌透明敷贴、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更换敷料前后,均做手卫生。透明贴可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渗血、出血、红肿等情况。若发现患者汗出较多或敷贴松动则及时更换无菌透明敷贴;发现红肿则拔除导管另选穿刺部位[8]。每次抽取血标本或冲洗测压管后均常规消毒。测压管留管时间<3d。每日测量体温4次。若患者有发热、寒战症状,则及时寻找感染源,另取创面物进行血培养以确诊,准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370例患者测压管留置时间30min~48h,平均17.6h,血压稳定后均拔除导管,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少量渗血11例,少量出血6例,肿胀3例;测压管受压扭曲15例,体位及感应器调整后波形正常;寒战、发热2例,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不明显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心脏介入术有潜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作为临床生命体征监测重要手段之一,有创血压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患者术中的安全[9-10]。有创血压监测避免了无创血压监测受袖带松紧、肥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此方法可直接获得动脉内血压,且可动态、实时准确的监测,从而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通过有创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动脉压的变化,直观而准确,同时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心肌的收缩功能,有利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为医生术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高依据,预测治疗效果及疾病的预后,从而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但手术的顺利完成,仍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患者因素[11-12]

(1)紧张焦虑:患者由于对手术了解不够,担心费用、疼痛;且心脏介入术是在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完成,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及手术操作均可影响其心理状态,产生不良情绪,致使血压的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于术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实物讲解、图片显示等方法充分做好健康教育。术中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使患者体位舒适,倾听患者主诉,满足需求,使其获得心理支持。(2)憋尿:若手术时间长,造影剂使用过多,过度紧张易引起憋尿,因此术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术中让其放松,并鼓励其排尿。(3)高危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龄患者,由于血管退行性改变,易致血压异常波动。因此,术前评估患者基础血压,常规建立静脉通道,术中密切监测,用注射器吸好多巴胺20mg+生理盐水20mL、阿托品1mg以备用。

3.2 医务人员因素[13-14]

(1)医生介入:①导管嵌顿;②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次数过多,引起损伤,使冠脉痉挛,导致患者急性心绞痛的发生;③导管阻塞;④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因此需严格规范导管操作规程,在高危患者中,护理人员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密切观察有创血压、心电、无创血压变化,及时提醒操作者,以减少导管嵌顿及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2)护士要求:介入护士需于术前对患者认真评估,术中倾听患者主诉,尽可能稳定其情绪,严密监测压力变化,保持与术者、患者沟通。对高危患者,常规做好急救准备。

3.3 压力监测系统因素[15-16]

(1)监测仪器的故障或压力传感器敏感性降低;(2)调零不到位或不准确;(3)管道内存在气泡或管路连接不紧密。

从上述影响因素可见,护理人员除了熟练操作技能、管理能力、敏锐观察力及预见能力外,还应了解心脏介入术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以便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突发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重症心脏患者术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对比性探讨[J].安徽医学,2004,25(4):339-340.

[2] 孙莹,陈立,李志红.循证护理在减少心脏介入术后并发低血压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2):8-10.

[3] 杨佩娣.危重患者有分明动脉压监测影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8):46-48.

[4] 黄岸容.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脏介入手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12-13.

[5] 李志梅.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235-236.

[6] 孙明英,李怀军,赵崇梅,等.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9-80.

[7] 潘宁萍,黄海英.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微创医学,2011,6(5):491-492.

[8] 耿兢,乐涛.心脏术后有刨动脉压的监测和护理[J].实用医学临床杂志,2007,4(2):107.

[9] 张春桂,陈芳,陆红,等.心脏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并发症及护理[J].右江医学,2009,37(1):114-115.

[10] 王其燕.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59-160.

[11] 张晓辉.有创动脉压测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影响因素及处理[J].护理研究,2008,22(9):2423.

[12] 曹志多.6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09-210.

[13] 盂红丽,吴燕,毕珍琼,等.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伪血压变化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杂志,2008,8(11):2681.

[14] 颜琼,王霞,王静.心脏介入诊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96-1397.

[15] 潘宁萍.黄海英.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微创医学,2012,6(5):490-492.

[16] 白金英.心脏介入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处理[J].当代医学,2012,18(6):6-7.

(收稿日期:2014-06-09)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