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的巧妙应用

2014-12-09 10:10刘定军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牛顿图象生动

刘定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正如柳斌曾经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是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经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下面,根据我的物理教学的经验,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这方面来谈一下我的教育教学体会。物理课堂的情感教育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

一、用微笑和幽默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幽默不仅是融合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润滑剂,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幽默中感悟,寓教于乐,开启学习物理知识的大门。善于运用“课堂幽默”,就是要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能察言观色、掌握火候、诱而不发、导而不牵,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去探索、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力学单位制”这节课上到一半时,学生听得有点无精打采,这就需要“课堂幽默”,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次所有在天堂的科学家们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伟大的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牛顿说:“我没有出局,因为我不是牛顿!”这时候所有的科学家都出来了,然后大家都证明他真的不是牛顿。牛顿说:“我站在1米边长的正方形中间,这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帕斯卡拽住牛顿脖领子:“那我是谁呀?”牛顿说:“只要你趴在地上,不就是我了吗?”同学们,让我们学“物理”,其实就是让我们“悟理”,我们千万不能学来学去都是在“雾里”。一个笑话便可以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具有良好而健康的个性品质与修养,意志坚定,在愉快中学习,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对物理规律深入浅出的描述,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将物理规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描绘出来,更是教师教学功底的体现。物理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指以直观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语言的刺激,在学生的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印象,以激起他们的再造和创造想象。在描述物理情景、讲述物理现象时要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

比如,在引入动量概念教学时,我采用这样提问:面对飞来的足球和铅球,如果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头冲顶足球,却不敢碰铅球,这说明了什么?这种引入是生动的,也能说明物理概念的引入是研究问题的需要。

又如,在描述正、负、等量同种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时,可说:光芒四射、众矢之的、势不两立、携起手来。在演示磁铁与铝环相对运动的实验时,可吟李商隐诗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对竖直上抛运动戏称“吾将上下求索”。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振动并不“随波逐流”。光的反射定律中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时,以人作比,问学生为什么不能说爸爸像儿子,只能说儿子像爸爸的道理,等等。

再如,在学习原子核式模型时,教材中给出了原子和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10–10 m和10–14 m,相差一万倍,只说一万倍,只是一个数字概念。这时我采用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如果原子核是一粒米,那么原子就是我们的教室;或者,如果把原子核比作一个铅球,整个原子就相当于一个四百米跑道的运动场。这样的比喻,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原子中几乎是空空荡荡的,从而对阿尔法粒子散射现象的理解也就相当容易了。通过恰当的比喻使物理概念生动了,物理模型清楚了。事实证明,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与情感的共鸣。

通过恰当的举例、确切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等手法,用学生熟知的、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复杂的、抽象的事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顺应、同化、掌握新知识只有使物理思想形象生动化,学生才易理解物理。

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物理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精心设计的观察实验活动乃是课堂上创设学习物理情景的最有效手段。如新课《机械波》教学中,我让十多位同学头顶颜色球排成一行按先后顺序蹲下站起,在DV回放中,全班同学都笑了。就在这愉悦的笑声中同学们深刻体悟了机械波传播的特点。又如讲”反冲运动”和人造卫星时,我用录像片展现我国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神五”、”神六”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爱国热情,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收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区别时,可把波的图象比喻成班级同学拍一张集体照,“卡嚓”一下,不同的学生同时被定格在不同的位置,它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每个学生相当于一个质点。而振动图象相当于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拍的生活照,时间不同,情形不同。

再如,在讲波的衍射时,可把波比喻为一个人,波长描述为一个人的两腿长,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接近于人的两腿长时,人能容易地跨过去继续前进,否则很难跨过去,即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通过人、波的对比,比喻,学生对波的衍射条件就很容易掌握。

三、结语

在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很具体、很明确的,但是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则比较模糊,只给出了宏观要求,没有将其具体化,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给出究竟让学生体验哪些过程,掌握哪些方法,培养哪些情感,树立什么价值观。这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认为:每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每节课程资源,制定自己情感目标。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情感教育,以发挥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牛顿图象生动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牛顿忘食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风中的牛顿
失信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