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人文性是一种“教育感化”的形式,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集中在“人”字上。乍一看,似乎与严谨的数学是沾不上边的。其实不然,数学虽然是一门由严密的逻辑系统构造起来的学科,它发展到现在,其内容是高度的抽象形式化,其表现是约定的符号形式化,是理性化了的。但数学它是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点点滴谪。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上,就是要让他们“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性,能使学生汲取其中的文化价值,养成严谨、求实、合作、竞争的学习态度,以及将来正确的人生态度、处事态度等。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学生个体生命得以张扬的场所,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然而,长期以来作为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行为被囿于“知识的授教”,满足于习题练习,模式显得形式刻板,方法陈旧,功能单一,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忽视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课堂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的数学课堂彰显出人文性。
一、以宽松、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呈现人文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高中数学课堂上虽然一直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在使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很少有自己的主张、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要说、多说。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使学生产生一种师爱效应,达到爱屋及乌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高度民主、轻松活泼、相互理解的课堂教学氛围。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会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引导学生的个性探究,使他们在宽松、自由、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阅读—— 发现— — 探究— — 反思— — 合作”, 并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知识生成与文化提升的愉快园地。没有学生参与建构的数学教学,只能是满堂灌的课堂,只能是低层次的知识记忆, 只能传输低层次的数学知识,而不会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因素。
二、用现实背景支撑数学结论,进行人文教育
传统教育漠视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变相加剧的应试竞争更是导致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与遮蔽,课堂教学等价于解题教学,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修养日渐丧失殆尽,导致数学的人文性的衰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数学中抽象结论的理解离不开现实背景的支撑。不少的现实背景中都蕴涵着人文元素,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抽象结论与现实背景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分析、评价、解释某个数学结论的机会。
比如,理解组合公式 = 和 = + 是这两个公式教学的难点。讲完逻辑证明后,可以提出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现实背景:
(1)某班每天派4位同学值日,要求1人打水,3人扫地,问有多少种分派方法?
(2)在7件产品中有1件是次品,随机抽3件进行检验,有几种可能?
引导学生得到 和 ,虽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两个鲜活的例证,使抽象的形式化的结论变得具体、生动、充满活力。“值日扫地”和“产品检验”中还隐含着数学,同学们感到新奇有趣,印象深刻,以致快速顺利地掌握公式,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理论抽象、逻辑严谨。正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是单调枯燥的,数学是难的,数学是不易理解的,数学是游离于现实生活和人文科学之外的东西。为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强调数学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即多用学生熟悉的、直观的、形象的现实背景来解释、说明、印证过于形式化的数学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又能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三、与学生心有灵犀,体现人文关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古训,加之传统的“尊师重教”影响,师生间一直是不平等关系,整个课堂围绕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围着老师团团转,虽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明显。学生的心灵常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受到压抑,难以舒展。
新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我们应用宽容、刚健的人文关怀来沁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和学习中充满愉悦的心情,享受人性的关怀。
首先要尊重。人文性的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在民主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交互的学习伙伴,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再就是信任。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确实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部分教师缺乏信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信任不够,放手不够,生怕这儿不懂那儿不会,学生能看懂的不讲不放心,学生能悟出的不讲不放心,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规律的不讲不放心,或者偶尔放手几次稍遇挫折便从此再不放手,以致课堂上出现“教师讲得细致,问得周到,学生答得热闹,却学得低效”的现象。
教学中教师如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去讲、去交流,去体验,效果一定不同反响。例如:在数学传统复习课的教学,知识的梳理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已整理出来的知识结构,设计思维导图。有时我们发现他们真的能行。这样往往也最贴切学生的认知能力,从中也最能暴露学生知识的盲点,有助于教师的矫正,也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体验互助合作的神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文性” 是数学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数学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扎根于课堂,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加强人文性的教育和研究,才能还数学课堂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