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炜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降钙素;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5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24-0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因为骨密度降低,骨松质及骨皮质密度降低,同时合并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全身性骨代谢功能障碍,其发病为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尤其是针对早期发病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指标[2]。如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以往研究提示桡尺骨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本研究主要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所有入组者均经临床症状、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或排除骨质疏松症。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8岁,平均(73.3±4.3)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3.4±4.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为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其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1.3 骨密度测定
采用DPX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公司)测定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和前臂远端骨密度,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晨起留取肘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仪(JCA-BM6010/C型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测定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g/cm2,x±s)
2.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x±s)
3 讨论
年龄的增加以及钙调节激素的异常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主要导致其肾功能减退,血清磷的升高从而出现继发性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骨钙水平降低,同时胃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减少,血钙水平显著下降后进一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对于男性患者,年龄的增加同时导致睾酮的分泌水平降低,亦是引起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的原因,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出现骨皮质的分解增多,骨盐溶解,骨吸收作用增强[5]。钙磷离子的大量丢失,将引起机体血钙的降低,同时合并低磷血症,其中低磷血症将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量显著增多,其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始动原因[6]。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主要受离子钙水平的调控,其中腺苷酸环化酶作用最为重要,血钙升高将导致二磷酸腺苷活性降低而出现低钙血症,最终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7]。
本研究针对患者体内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降钙素、睾酮均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对骨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并提高其活性,其中破骨细胞的分泌增多及活性增加[8],能分泌多种降解骨组织的水解酶,促使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及骨盐溶解,促使骨组织吸收[9],从而出现骨质疏松,同时降钙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从而抑制骨组织吸收,并大大刺激骨组织形成,有效降低骨组织的转换。研究提示,降钙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泌水平降低[10],故本研究观察组降钙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睾酮是直接参与雌激素生理转化的激素,会直接影响骨组织的形成,对于维持患者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11]。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于围绝经期显著降低,骨组织及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增加,形成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段景琪,常慧颖,刘福英,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2):1486-1488.
[2] 梁剑,黄玉宇,杜南进,等.血清骨钙素、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中临床意义[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5):10-12.
[3] 吴伏娜,米涌,钟紫茹.适宜钙饮食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464,410.
[4] 胡幼君.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92-94.
[5] 刘杰,苗懿德,高伯山,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钙调激素与骨密度改变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4):456-458.
[6] 张浩然,李红伟,高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6(8):1630-1631.
[7] 高艳虹,徐锦霞,张江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43-145.
[8] 袁凌青,廖二元.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4):330-332.
[9] 徐琳,金晖,孙子林.糖尿病与脆性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5):382-385.
[10] 段景琪,吕肖锋,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1):77-79.
[11] 詹志伟,裴育,王熙然,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索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247-250.
(收稿日期:2014-09-16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降钙素;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5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24-0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因为骨密度降低,骨松质及骨皮质密度降低,同时合并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全身性骨代谢功能障碍,其发病为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尤其是针对早期发病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指标[2]。如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以往研究提示桡尺骨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本研究主要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所有入组者均经临床症状、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或排除骨质疏松症。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8岁,平均(73.3±4.3)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3.4±4.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为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其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1.3 骨密度测定
采用DPX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公司)测定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和前臂远端骨密度,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晨起留取肘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仪(JCA-BM6010/C型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测定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g/cm2,x±s)
2.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x±s)
3 讨论
年龄的增加以及钙调节激素的异常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主要导致其肾功能减退,血清磷的升高从而出现继发性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骨钙水平降低,同时胃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减少,血钙水平显著下降后进一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对于男性患者,年龄的增加同时导致睾酮的分泌水平降低,亦是引起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的原因,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出现骨皮质的分解增多,骨盐溶解,骨吸收作用增强[5]。钙磷离子的大量丢失,将引起机体血钙的降低,同时合并低磷血症,其中低磷血症将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量显著增多,其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始动原因[6]。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主要受离子钙水平的调控,其中腺苷酸环化酶作用最为重要,血钙升高将导致二磷酸腺苷活性降低而出现低钙血症,最终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7]。
本研究针对患者体内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降钙素、睾酮均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对骨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并提高其活性,其中破骨细胞的分泌增多及活性增加[8],能分泌多种降解骨组织的水解酶,促使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及骨盐溶解,促使骨组织吸收[9],从而出现骨质疏松,同时降钙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从而抑制骨组织吸收,并大大刺激骨组织形成,有效降低骨组织的转换。研究提示,降钙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泌水平降低[10],故本研究观察组降钙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睾酮是直接参与雌激素生理转化的激素,会直接影响骨组织的形成,对于维持患者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11]。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于围绝经期显著降低,骨组织及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增加,形成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段景琪,常慧颖,刘福英,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2):1486-1488.
[2] 梁剑,黄玉宇,杜南进,等.血清骨钙素、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中临床意义[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5):10-12.
[3] 吴伏娜,米涌,钟紫茹.适宜钙饮食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464,410.
[4] 胡幼君.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92-94.
[5] 刘杰,苗懿德,高伯山,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钙调激素与骨密度改变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4):456-458.
[6] 张浩然,李红伟,高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6(8):1630-1631.
[7] 高艳虹,徐锦霞,张江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43-145.
[8] 袁凌青,廖二元.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4):330-332.
[9] 徐琳,金晖,孙子林.糖尿病与脆性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5):382-385.
[10] 段景琪,吕肖锋,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1):77-79.
[11] 詹志伟,裴育,王熙然,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索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247-250.
(收稿日期:2014-09-16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降钙素;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5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24-0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因为骨密度降低,骨松质及骨皮质密度降低,同时合并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全身性骨代谢功能障碍,其发病为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尤其是针对早期发病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指标[2]。如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以往研究提示桡尺骨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本研究主要探讨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所有入组者均经临床症状、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或排除骨质疏松症。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8岁,平均(73.3±4.3)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3.4±4.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为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测定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并分析其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1.3 骨密度测定
采用DPX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公司)测定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和前臂远端骨密度,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晨起留取肘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仪(JCA-BM6010/C型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测定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观察组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及前臂远端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g/cm2,x±s)
2.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降钙素、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比较(x±s)
3 讨论
年龄的增加以及钙调节激素的异常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主要导致其肾功能减退,血清磷的升高从而出现继发性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骨钙水平降低,同时胃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减少,血钙水平显著下降后进一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对于男性患者,年龄的增加同时导致睾酮的分泌水平降低,亦是引起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升高的原因,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出现骨皮质的分解增多,骨盐溶解,骨吸收作用增强[5]。钙磷离子的大量丢失,将引起机体血钙的降低,同时合并低磷血症,其中低磷血症将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量显著增多,其被认为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始动原因[6]。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主要受离子钙水平的调控,其中腺苷酸环化酶作用最为重要,血钙升高将导致二磷酸腺苷活性降低而出现低钙血症,最终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7]。
本研究针对患者体内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降钙素、睾酮均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对骨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并提高其活性,其中破骨细胞的分泌增多及活性增加[8],能分泌多种降解骨组织的水解酶,促使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及骨盐溶解,促使骨组织吸收[9],从而出现骨质疏松,同时降钙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从而抑制骨组织吸收,并大大刺激骨组织形成,有效降低骨组织的转换。研究提示,降钙素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泌水平降低[10],故本研究观察组降钙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睾酮是直接参与雌激素生理转化的激素,会直接影响骨组织的形成,对于维持患者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11]。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于围绝经期显著降低,骨组织及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增加,形成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睾酮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段景琪,常慧颖,刘福英,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2):1486-1488.
[2] 梁剑,黄玉宇,杜南进,等.血清骨钙素、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中临床意义[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5):10-12.
[3] 吴伏娜,米涌,钟紫茹.适宜钙饮食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464,410.
[4] 胡幼君.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92-94.
[5] 刘杰,苗懿德,高伯山,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钙调激素与骨密度改变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4):456-458.
[6] 张浩然,李红伟,高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6(8):1630-1631.
[7] 高艳虹,徐锦霞,张江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43-145.
[8] 袁凌青,廖二元.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4):330-332.
[9] 徐琳,金晖,孙子林.糖尿病与脆性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5):382-385.
[10] 段景琪,吕肖锋,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1):77-79.
[11] 詹志伟,裴育,王熙然,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索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247-250.
(收稿日期:2014-09-16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