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鉴别小儿感染性肺炎的意义

2014-12-09 13:35张杰龚妙添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张杰+龚妙添

[摘要]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小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住院小儿肺炎9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肺炎小儿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检验,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中CRP的(+)检出率为47.78%,WBC的(+)检出率为38.87%,PCT的(+)检出率为91.11%;两组患儿在CRP、WBC、PCT三项检测指标的比较上x2分别为36.5287、16.8201、109.3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监测有助于临床上对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对其动态的检测可促进细菌性肺炎的确诊,具有高度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9-109-03

感染性肺炎是临床上幼儿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细菌性肺炎在所有肺炎类型中所占的比例较其他类型高,其发生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情的发生发展迅速,对幼儿机体的损伤大,极易导致患儿死亡[1]。因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临床诊断指标,对患儿进行病情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针对此种情况,本研究选取了90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与同期住院的54例非肺炎患儿进行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监测,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住院小儿肺炎9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肺炎小儿54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男49例,女41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3.1±1.2)岁。所有患儿根据临床病史、常规检查以及X线片的结果诊断为肺炎,其中细菌性感染20例,支原体、病毒及不明病原体感染70例。对照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3.5±1.6)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

1.2 纳入标准

根据第6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制定纳入标准[3]:(1)患儿伴临床呼吸系统的症状,不混合其他类型的感染;(2)入院前病程在7d及以内,主要临床症状有气促、咳嗽、发热、胸部三凹征、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3)胸片检查结果示:肺部纹理加粗,呈现出小斑片状阴影,或者是阴影发生融合到至大面积,甚至危及肺部其他节段;(4)排除糖尿病、肥胖、肺结核、心脏病、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可能[4]。

1.3 仪器与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入院时即进行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送检。(1)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分析法进行检测,仪器为德国罗氏的e601,将分离出的血清标本200.0μL滴入检测卡小孔里面,约30min后可显示结果,PCT值≥0.50ng/mL为(+)[5];(2)白细胞的计数采用日本希森美康XS1000i血液计数仪进行检测,WBC值>20.0×109/L为(+)[6];(3)C反应蛋白的测定使用芬兰Orion Diagnostica Oy生产的QuikRead比浊仪进行快速高敏感CRP值的检测,CPR值>8.0mg/L为(+)[7]。(4)肺炎四项的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5)金标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测都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结合患儿临床表现、病史以及肺炎的诊断标准将90例患儿分别确诊为14例细菌感染,33例病毒感染,11例支原体感染,6例真菌感染,26例不明病原体感染。两组患儿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儿在3项指标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见表1。观察组患儿在CRP、WBC、PCT三项检测指标阳性率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肺炎在临床上的致死率极高,临床上对其采取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同时,因幼儿机体发育的不完善,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增加幼儿的耐药性[8]。因为抗生素的大量运用及滥用情况,增加了细菌培养(+)结果的值下降,临床上对其他技术又难以进行普及,所以对小儿感染性肺炎的早期鉴别诊断难度较大[9]。

临床上对炎症的诊断多依赖炎症标志物,目前多采用的标志物有:PCT、CRP、WBC等。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期体现,正常人体的PCT浓度小于0.1ng/mL[10],如果发生感染,PCT的浓度会显著上升,严重时可达12ng/mL。发生细菌性感染时,全身组织细胞均会合成降钙素原(PCT),诱发PCT进行持续性释放,其半衰期一般在28h,临床上利用这一特性对其进行检测,故其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11]。据相关文献报道,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早期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为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提供了可靠的参照[12]。WBC的上升在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上一直起着辅助作用,由于体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WBC的水平变化不明显,因此鉴别差异较大。而CRP是机体在急性反应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类物质,主要在人体的肝脏中生产,当发生炎症反应或机体受到急性损伤时,CRP的水平在3.0~5.0h内快速上升,35.0~50.0h内可达到最高值,但是其T/2较短只有3.5~5.8h,在患儿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13-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