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2014-12-09 02:52毕彩姣
中外医疗 2014年29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血氧咪定

毕彩姣 李 萍 熊 添 魏 栋 樊 宏

北京航天总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76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易于调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ICU 镇静。但外周静脉注射丙泊酚时的疼痛是其突出的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可乐定高约8 倍[1],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抑制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等作用。为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与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该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行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120 例,观察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注射痛的抑制作用,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行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120 例,年龄18~60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体重指数(BMI)>30 kg/m2或<18 kg/m2、心动过缓、相关药物过敏史、慢性疼痛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以及24 h 内使用镇痛或镇静药物者,静脉穿刺困难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 组)、Dex0.4 μg/kg 组(D1 组)、Dex1.0 μg/kg 组(D2)组和利多卡因1.0 mg/kg 组(L 组),每组30例。

1.2 给药方法

患者术前均不给术前药,入手术室后给予开放手背静脉(20G 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 mL/kg,持续心电监测。D1 组将右美托咪定(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30248,商品名艾贝宁)0.4 μg/kg,D2 组将右美托咪定1.0 μg/kg,L 组将利多卡因(生产批号:H20130203)1.0 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S 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药物分别于麻醉诱导开始前恒速输注,10 min 输注完毕。然后各组患者静脉推注丙泊酚(生产批号:10GL9481,商品名静安)10 mg(1 mL),2 S 内推注完毕。10S 内记录患者疼痛评分。之后按如下顺序给药:15S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1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维持麻醉,按需要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一般情况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ASA分级和给药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4 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情况比较

1.3.2 患者镇静评分 Ramsay 评分:1 分为焦虑,不安静;2 分为安静,合作;3 分为嗜睡,但能听从指令;4 分为睡眠,但可唤醒;5分为对强刺激反应迟钝;6 分为深睡状态,对强刺激无反应。记录各组患者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结束时的镇静评分。

1.3.3 各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记录注射丙泊酚前的血氧饱和度、低血压(平均动脉压降低超过基础值的30%)、心动过缓(心率<50 次/min)的发生率。

1.3.4 疼痛评分 注射丙泊酚后10S 内记录患者疼痛情况。采用4 分发等级评定。0 级:无痛;1 级:轻度痛;2 级:中度痛;3 级:重度痛。

1.3.5 输注并发症 输注药物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耳鸣、头晕、口舌麻木等局麻药中毒反应。术后4 h 和24 h,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记录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红疹、疼痛、肿胀、血管变硬、过敏反应,是否发生术中知晓。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注射丙泊酚疼痛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S组86.7%,D1 组63.3%,D2 组20%,L 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 组和L 组的疼痛率明显低于D1 组(P<0.01),而D2 组和L 组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各组患者注射丙泊酚疼痛的发生情况

表3 各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的比较

2.2 各组患者镇静评分、血氧饱和度、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

药物输注结束时,D2 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D1 组镇静评分高于S 组,L 组和D1 组、L 组和S 组无明显差异,各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输注过程中,D2 组有5 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S、D1、L 组均未出现,D2 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χ2=8.986,P=0.024);4 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见表4。

表4 各组患者镇静评分、血氧饱和度情况(±s)

表4 各组患者镇静评分、血氧饱和度情况(±s)

注:a 表示D1 组与S 组比较,P=0.047;b 表示D2 组与S 组比较,P<0.001;c 表示D2 组与D1 组比较,P<0.001;d 表示L 组与S 组比较,P=0.078 6;e 表示L 组与D1 组比较,P=0.084;f 表示L 组与D2 组比较,P<0.001。

组别Ramsay 评分血氧饱和度(%)S 组(n=30)D1 组(n=30)D2 组(n=30)L 组(n=30)1.9±0.3(2.1±0.4)a(2.7±0.5)bc(1.9±0.3)def 96.2±2.1 95.7±3.0 96.3±3.7 97.2±3.3

2.3 输注并发症

输注药物期间,无1 例患者患者有无耳鸣、头晕、口舌麻木等局麻药中毒反应,无1 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术后4 h 和24 h 回访,患者均未出现注射部位红疹、疼痛、肿胀、血管变硬、过敏反应等,均未发生术中知晓。

3 讨论

丙泊酚注射痛已经成为常见的临床麻醉问题,多为沿血管走向放射痛,持续15~20 s,个别持续数日[2],因而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和紧张情绪。丙泊酚注射痛的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存在多种假设,陈涛等[3]总结出的相关因素:丙泊酚制剂的理化性质;游离丙泊酚直接刺激;游离丙泊酚间接激发缓激肽生成;游离丙泊酚引发前列腺素释放。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采用利多卡因[4]、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5-6]等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关于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报道也很多。程洪武[7]报道静脉预先注射右美托咪啶0.6 μg/kg 联合咪达唑仑0.06 mg/kg 全麻诱导,可有效抑制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盛奎等[8]报道预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 能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可能与节约丙泊酚的用量有关。Ayoglu 等[9]研究认为,预先注射右美托咪啶0.25 μg/kg 可有效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但其效果不如利多卡因0.5 mg/kg,他们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右美托咪啶使用方法的不同所致。目前,Dex 的镇痛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该研究观察Dex 高剂量1.0 μg/kg 和低剂量0.4 μg/kg 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并与利多卡因1 mg/kg 进行比较。结果提示,3 个实验组均能减轻丙泊酚的注射痛,尤以Dex1.0 μg/kg 和利多卡因1.0 mg/kg 效果更佳,且均未出现任何输注并发症,静脉输注1 mg/kg 利多卡因患者也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可见给药方式和剂量是安全的。与L 组相比,D2 组镇静评分增加,患者的焦虑减轻,更加舒适,且血氧饱和度未降低。本研究进一步提示,预先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就不需要利多卡因消除丙泊酚的注射痛。

[1]Bhana N,Goa KLMcClellan.Dexmedetomidine[J].Drugs,2000,59(2):263-270.

[2]张燕,秦元玲,张迎宪.上肢不同部位丙泊酚注射疼痛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66-168.

[3]陈涛,王汝涛,胡惠静,等.丙泊酚制剂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1):109-112.

[4]徐学武,许文秀,王保宁,等.丙泊酚复合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预防注射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378-380.

[5]李肇瑞,周汾,王曼,等.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1):30-32.

[6]段慧婵,江晓菁.对比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和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1):82-83,123.

[7]程洪武,郑观顺.右美托咪啶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3(2):171-172,180.

[8]盛奎,翁立军,张野.预注右美托咪定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6-57.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血氧咪定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局麻下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