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

2014-12-09 07:54刘淑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疑点师生关系习惯

刘淑静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和学生积极沟通、合作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所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同样多的关爱,多鼓励引导,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没有新意,学起来没有挑战性;教学内容太有难度,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会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学会,进而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第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政治课与时事热点联系特别密切,教师可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一些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热点。这不仅能起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第三,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探索获得新知识,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从而增强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欲望。第四,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动脑动手,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大多喜欢文艺、体育等活动。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活动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点,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提高听课质量。课后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教学中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容易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寻找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对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更要大力表扬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以此激发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率。因此,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养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奋发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第一,教师要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在指出他们错误的同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一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一味地责骂学生,而应该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把学生放到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平等交流。第三,相信学生的能力,不低估学生。教师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教师适时地加以称赞、给予指导,就会极大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疑点师生关系习惯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