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璇 张杨
摘 要:本文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现状出发,探讨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几种创新机制。
关键词:技工院校 校企合作 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各种成果展示上也能够看到很多校企合作的成功示范,但从宏观上看,当前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合作模式、运行模式等方面并不完善。
一、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观念、认识方面的差距
从学校方面来看,很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仅将学生放到企业实习或者在校加工企业产品便认为是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更高层次,因此,现有模式对学生综合技能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从企业角度分析,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不高,没有意识到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中的作用,单纯地将责任和义务归结为学校,未将人才培养融入企业发展的整个产业、价值链中。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绩效考核方式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一方面,教师们并没有严格的工作标准遵循。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发挥哪些作用、担当哪些责任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案指导。同时,对在企业担当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的计算、津贴分配也提出了更为复杂、细致的要求。
第二,在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为主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来说,因学生实践能力所限,企业不会投入过多人力、物力提高学生。另一方面,学校负担过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担负着主要的责任,既是发起者、组织者和策划者,同时也是问题的主要协调者和解决者,而企业只是配合角色,因此这种合作关系必然导致学校逐渐丧失合作积极性。
二、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运行形式的创新
因为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目的和动机的差别,要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利益驱动,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逐步建立促进校企共同合作的驱动机制
驱动机制的建立需要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需求,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政府介入是校企两者的重要纽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政府舆论宣传作用,转变传统观念。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
(2)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引进多方办学资金来源。政府应该将技工人才的培养纳入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规划,并尽力增加技工教育财政拨款,支持技工院校更新专业、设备。鼓励企业参与技工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赋予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与社会责任。
(3)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政府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并完善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2.建立互惠的利益驱动机制
(1)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获得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能够得到量身打造的专业技能人才;二是利用技工院校的各种优势,满足企业生产加工、技术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三是利用技工学校校内良好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人才。
(2)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一是获取企业的资金帮助,促进学校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学校硬件水平;二是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素质能力的信息,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更新中来,以此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获得真实的实训环境。
3.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考核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保障机制,其关键是建立可靠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
(1)设立校企合作专职管理部门。学校在各专业中设置专职的校企合作指导、管理人员,负责联系各个专业与相应企业的定向合作工作,解决并协调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建立激励和考核制度。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3)完善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反馈体系。校企合作项目应该定时评估,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及时吸纳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不断更新校企合作内容,提高校企合作的量。
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在分享技工院校资源优势、实现他们的经济效益同时,参与学校发展,肩负起技工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只有通过这种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促进双方共同的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社会技工人才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