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特点、动因及后果

2014-12-08 23:07刘江永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1期
关键词:岸信右翼靖国神社

刘江永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他第二次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前往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继而,安倍又在元旦讲话中宣称:当前“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正是日本朝着建设新国家而迈出一大步的时刻。”安倍的所谓“强大日本”,其实就是通过今后5年的军事装备计划打造一个军事上强大的日本;通过修改日本宪法使日本成为可以在海外使用军事力量的国家;通过参拜靖国神社增强日本参与战争的软国力,恢复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历史上的“东亚盟主”地位。在《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之际,安倍此举无疑是开历史倒车,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必然遭到国际社会同声谴责。

安倍作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特点之一是“报告安倍政权过去一年的历程”。这在以往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中是前所未有的。日本宪法第二十条规定日本实行政教分离,任何宗教团体都不得从国家接受特权或行使政治上的权利;国家及其机关都不得进行宗教教育以及其他任何宗教活动。然而,安倍作为日本首相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去向日本国会和日本国民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却专程到靖国神社做“汇报”,等于突破宪法限制,赋予靖国神社这一宗教法人特殊的权利和地位,显示出靖国神社及其供奉的战争亡灵在其心中的位置。安倍口口声声说,参拜靖国神社是为“表达不再让人们苦于战争灾难的历史重演的决心”,而实际上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正是靖国神社。如果安倍真要防止战争灾难重演,就应明确表态不参拜靖国神社。遗憾的是,安倍本人现在似乎也把靖国神社作为他执政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所以才要用这一年来做首相的“业绩”告慰侵略战争中的所谓“英灵”。这开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先例。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他错误的历史观、战争观决定的。安倍晋三是已故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孙、已故外相安倍晋太郎的次子。2012年12月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的言行,充分暴露了其右翼鹰派思想体系与其外祖父岸信介一脉相承。这也是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岸信介1936-1937年曾任伪满政府的产业部次长、总务厅次长。1939年回国后曾任内阁商工省政务次官,后来任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战后,岸信介曾作为甲级战犯嫌疑犯受到关押,但因其亲美反共立场颇得美国青睐而于1948年获释。其后,岸信介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被称为“昭和妖怪”。岸信介1957-1960年任日本首相期间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他还强烈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1981年10月,岸信介任会长的“自主宪法期成同盟”纠集了280多名议员参加,发表了“第一次宪法修正案”。他力主增强军备,并企图修改警察职务法恢复战前的“治安体制”;推动修改教科书,为侵略历史翻案。1957年岸信介当选首相后首先出访的是印度,对在东京审判时为日本侵略罪行辩护的印度法官帕尔“感恩”。靖国神社的附属设施“游就馆”是日本战前的军事博物馆,展览结尾曾用帕尔的一段话做结束语,宣称“日本没有战犯”,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英国和美国。岸信介还出访台湾,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1960年,岸信介不顾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而强行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并宣称台湾包括在该条约“远东”地区适用范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安倍晋三从小受到这种政治家世的熏陶。他曾毫不掩饰地承认:在政治上“与其说是继承了父亲不如说是继承了外祖父(岸信介)的DNA”。这主要表现在安倍右翼的历史观、战争观,以及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等问题上。1993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众议员后,立即加入自民党内原岸信介派的组织“清和研究会”。1994年安倍任“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委员,开始有系统地开展美化侵略历史活动,该机构组织出版《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发给自民党议员人手一册。1995年安倍任“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要职,竭力反对日本国会通过承认侵略历史的“不战决议”。1997年他任右翼团体“日本国会议员恳谈会”的防卫、外交、领土问题项目的首席委员。安倍从2000年起历任森喜朗内阁、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负责日本政府的内外情报工作;2001年起担任“神道政治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事务局长,积极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公然推翻东京审判对甲级战犯的定罪。

安倍2006年首次当选日本首相期间便效仿岸信介出访印度,并专门看望了印度法官帕尔的儿子,表示敬意。而就在此前不久,日本右翼势力还在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门外为帕尔立像建碑,供人瞻仰。安倍最大的政治目标就是实现其外祖父岸信介修改日本宪法的夙愿。安倍还从岸信介那里继承了性格倔强的一面。他再度执政后不顾国内反对,强行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其做法也与岸信介颇为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倍认为,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伟人”。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的所作所为,与伊藤博文内阁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另外,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又表示2014年将出访南太平洋岛国,祭拜当年日军亡灵,而那里曾经是日军与美军激战的太平洋战场。这与安倍此前出访缅甸、蒙古时的做法一脉相承。由此可见,在相关问题上,安倍不仅在国内无所顾忌,而且在国际上也摆出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

安倍在国内之所以会如此“自信满满”,首先是由于2012年12月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绝对优势,2013年7月又赢得参议院选举;其次是由于石原慎太郎、桥下彻等一批右翼议员涌入国会,结果造成虽然与自民党联合执政却反对参拜的公明党地位相对下降;第三,通过大量增发货币造成日元贬值,出口价格竞争优势增强,带动日本股市的出口企业龙头股上扬,日经平均股指一年来从每股1万日元升至1.6万日元,上涨60%,从而赢得了不少日本民众对所谓“安倍经济学”的支持。

安倍在国际上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首先是由于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声称,在历史问题上谴责日本的亚洲邻国其实无非是中国和韩国,主张安倍加强同东盟的关系;其次,安倍认定即便参拜靖国神社,美国要重返亚洲在战略上平衡中国也离不开日本,更何况日本可以宣传与美国有“自由、民主”等共同价值观,转移美国的视线;第三,日本可以利用中国设定“防空识别区”挑拨中韩关系,优先缓和同韩国的关系,对中韩分而治之。

然而,事实证明,安倍打错了算盘,可以说“一着不慎输满盘”。除《产经新闻》以外,日本各大报社评均对安倍参拜表示谴责或担忧。据日本共同社2013年12月28日、29日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69.8%的受访者认为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有必要顾及”外交关系,这大大超过认为“没必要顾及外交关系”的25.3%。安倍参拜之举不仅在日本国内遭到主流媒体和多数民众的反对,而且在国际上引起亚洲邻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的谴责和担忧。世界各国舆论纷纷对日本政治右倾化说“不”。这在二战后以来是前所未有的。在外交失败面前,安倍为争取在2014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选连任,将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以出口企业为龙头股的日本股市继续走高。

问题在于,2014年第一季度后半期至第二季度,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将明显增大。这是由于4月1日以后日本的消费税将从目前的5%升至8%,其内需可能随之转趋萧条,外国旅游者将减少,日本外需也将因其与邻国政治关系僵冷而转凉。美国如果于2014年逐步退出量宽政策,也将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继续推行量宽政策的质疑。日元跌至谷底后也将反弹。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很可能导致2014年4月1日前日本股市达到峰值后出现大量资金获利抽逃,从而引发“安倍经济学”所催生的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也会应声下跌。

作为另一种可能性,如果安倍晋三2014年9月再度当选自民党总裁,就可能继续执政两年。他将继续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并“汇报工作”,然后再带着从靖国神社吸收的负面精神动力投入下一年的工作。这种恶性循环势将导致安倍政府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邻国的关系进一步下滑,与国际社会的矛盾更难调和。

猜你喜欢
岸信右翼靖国神社
62年前,安倍晋三外祖父也曾遇刺
日媒:日防长想拉柬埔寨牵制中国
安倍胞弟入阁守护家族政治荣耀
安倍重用弟弟强化“安倍外交”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之翼”
麻生暗示不参拜靖国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