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文件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2014-12-06 22:05李静波中山大学体育教育系510275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升学考试体育考试升学

李静波 (中山大学体育教育系,510275)

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文件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李静波 (中山大学体育教育系,510275)

升学考试属于选拔考试,是指从同类考生中挑选具有接受某级教育的人的考试[1]。升学体育考试,是指我国普通学校升学考试中的体育考试。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中考体育)等。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有其历史渊源,1981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81]教体字015号)文件提出试点“中考体育”[2],到2008年全面实施已经有二十多年,目前又出现“高考体育”的建议。从国外研究的现状看,陈晓云[3]指出:英、法、德等国家高考依据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含体育);美国、韩国等国家则采用综合评价,有高考、高中毕业会考、个人特长等,值得我国研究借鉴。国内研究如:于可红[4]、刘海元[5]等研究了“中考体育”的发展历程,王金玲和宋尽贤等[6]讨论了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这对于深入研究“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梳理了我国升学体育考试文件的发展状况和政策背景,并对“高考体育”进行政策展望,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文件回顾

1.恢复高考,推行中考,中考到高考的升学体系逐步建立

1977年,主管教育的中央领导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2]。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的重大事件。1979年9月,上海市学校从新学年开始进行重大改革:恢复初、高中升学考试制度,对中学毕业生择优录用。由此,“中考”拉开序幕,从“中考”到“高考”的国家升学考试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

2.1981年文件提出“中考体育”试点,1983年提出“高考体育”实验

1981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81]教体字015号)指出:“抓好学生考试和体育课设置方面的一些制度改革的实验,总结经验,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做准备。经国务院批准,高校招生今后要逐步增加体育的内容和标准的要求。现在全国已有上海、山东、河南、辽宁、湖南、北京等六个省、市和广西、福建等省、区的五个市试行重点中学招生时增加体育的内容和标准的要求”。1983年,《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83]体群字35号):“协同教育部制订‘体育标准’,不及格者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在标准订出前继续搞升中学、升大学体育加试的实验。[7]”。

3.1998-2008年“中考体育”由逐步实施到全面实施

199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1997]18号)[8],决定199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行中考体育。2001年,《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2001]11号)中指出:“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2008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指出:“中考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阶段的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9]。中考(含体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4.两部委文件提出推进高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将此作为高考的参考依据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厅[2006]5号)中指出:“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见,从1981年提出“中考体育”试点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中考体育”逐步实施,以及教体艺厅[2006]5号提出高中毕业体育考试作为高考的参考依据,说明升学体育考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高考改革的思路范畴。

二、升学体育考试文件的分析

1.学生体质不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是出台政策的重要背景

1979-2010年进行了七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学生的主要体质状况不佳,成为国家出台干预政策的重要背景。1980年,《国家体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指出:“一些省市高考总分上线的高中毕业生中,体检完全合格的只有50%左右,有的不到37%。很多地方反映,当前,体育是学校三大目标中的薄弱环节,忽视体育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仍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10]”。《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进一步指出:“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2.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学生体质仍然下降,开始考虑考试手段

1979年出台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要求: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体育课是必修课程,是评定“三好”学生和升留级的依据之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教体[1991]6号)第二章第五条指出:“对学段评定不合格者,只发给毕业证书,并不得于毕业的当年报考高一级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教体艺[2007]8号):“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动用体育考试手段的原因:“体育工作首先还是应解决重视的问题,但对‘体’的重视看来还是不够的,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用考试的办法来维持体育的地位[11]”。

3.中央领导的指示有重要的意义

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教育方针。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1980年,胡耀邦总书记对新华社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体质下降、发病率上升的材料批示:“我认为这是学校历来没有搞好的一个大问题,请你们讨论一下,要拿出措施来。最重要一条,就是部里和各学校领导把管好这件事当作大、中、小学校一件大事来抓 ”。1988年,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李铁映提出了“高考体育”的设想。李铁映指出:“现在学校体育有些方面不如五十年代,数、理、化是提高了,但高智力、低体质是不行的……‘三好’中身体好是头一条。学校对体育课要像数理化一样重视。高考录取时体育至少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12]。2006年,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重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13]”。

4.升学体育考试政策的利弊权衡

体育从介入升学考试就有争议。1996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尤其是体育,一提到升学就经常被挤掉,这个问题既是学校本身的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改革考试升学制度极为重要。[14]”柳斌又指出:“现在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主管体育的领导多数赞成,而主管基教的不少领导不赞成。我的意见是国家教委对此已经发过文件。因此,当前不要再争论考还是不考的问题了,而是加紧把考试体育的有关制度和方法予以完善,逐步做到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接受,应从这方面找出路”。

三、未来政策的分析与展望

“中考体育”促进了学校、家庭、学生重视体育,产生了积极的效果。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蒋效愚委员建议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在全国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中国青年报,2010,3.),引起社会舆论、教育部门的多次讨论。

1.教育理论分析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考试是一种手段,受教育目标制约,为教育目标服务。因此,体育与升学考试的政策变化本身就是教育目标、手段之间调整的结果。体育考试将不断强化,体育逐步纳入国家升学考试体系,发挥考试的选拔、激励作用。

2.考试政策的变化取决于教育的基本面、学生体质等状况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是,全国大学生主要身体素质、视力等继续呈现缓慢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因此,如果“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没有改变,继续出台升学体育考试措施仍然可能是国家政策的选项。

建议:第一,继续提高“中考体育”的分值。《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指出:“体育考试分数一般为中考总分的5%。所以早期许多城市的分数在20~40分左右。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许多城市增加了体育分值,如2009年广州中考体育分值已经增加到60分,(中国教育报,2013,5.)。第二,考虑出台“高考体育”的干预政策。利用“高考指挥棒”,促使学校、社会、学生重视体育。根据上述文件,未来出台的高考体育政策,应该考虑三种形式:(1)高中毕业会考体育成绩;(2)高考体育测试;(3)高中毕业会考体育成绩+高考体育测试等方法。从长远政策看,邓小平的“78讲话”更具有政策意义:“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教育方针,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可见,将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统筹考虑,从社会体制上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标本兼治的意义。

[1]程凯,王卫东.考试社会学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陈晓云.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4.

[4]于可红,金钦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发展概况[J].中国学校体育,1996,5.

[5]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6]王金玲,宋尽贤.论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2.

[7]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的通知[S].(83)体群字35号.

[8]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S].教基[1997]18号.

[9]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S].教基[2008]6号.

[10]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S].教体艺厅[1999]10号.

[11]关于印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会议纪要”和柳斌同志讲话的通知[S].教体司[1994]68号.

[12]李铁映同志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J].中国学校体育89,1.

[13]健康成长[DB/OL].http://www.gov.cn/ ldhd/2007-01/17/content_499368.htm

[14]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柳斌同志在9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的通知[S].教体厅[1996]4号.

猜你喜欢
升学考试体育考试升学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语文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英语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宜春市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
升学啦
第一次体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