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看唐朝农民的休闲活动

2014-12-06 03:37姜喜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斗鸡纸鸢秋千

姜喜平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唐诗是记载和传承唐朝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唐朝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诗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诗人的参与也使农民的休闲场景通过诗歌的方式流传下来,产生了大量反映农民休闲活动的诗篇,为我们研究唐朝农民的休闲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唐诗中的农民休闲活动项目

1.1 钓鱼

钓鱼是古人为了生计所采用的猎食方法。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钓鱼逐渐从农民的生产活动中分离开来,成为一种高雅的、愉悦身心的休闲活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因永贞革新被贬至永州,《江雪》乃其遭贬失意之作,诗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描写雪天渔翁垂钓,抒发其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孤独。在唐朝,钓鱼除了深受文人钟爱外,还是农村少儿和青年的休闲活动。诗人杜甫在《江村》中描写了儿童自制渔钩钓鱼的情景,诗云:“稚子敲针作钓钩。”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描写了一个调皮儿童学钓鱼的场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储光羲则描写了一个青年以“钓鱼”为掩护,焦急等待情人到来:诗云:“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 》)唐朝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农村垂钓的画面,增加了浓浓的乡野气息。

1.2 秋千、蹴踘

源于春秋时代北方山戎民族的荡秋千,是一种流传最久、普及最广、深受人们青睐的强身健体项目,因为荡秋千一方面能协调人体的灵活性,增强灵敏度,另一方面还能“摆疥”(医治疾病)、“释闺闷”[1]。唐朝时,荡秋千是农村少儿和妇女最为喜欢的休闲活动。著名田园诗人王建在《秋千词》中曾云:“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路德延在《小儿诗》中也曾提到:“夜分围榾柮,聚朝打秋千。”张仲素在《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中描写了春游时荡秋千的场景:“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蹴鞠又名踏鞠,是古代一种球类游戏,在唐代最为普及。寒食、清明时节,民间蹴鞠的气氛非常浓厚。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写了长安郊外休闲活动的场景。著名诗人杜甫在《清明二首》中曾云:“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曹松在《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中也提到:“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

1.3 竞渡、登高

在特定的节日里,唐朝农民形成了进行休闲活动的习俗。反映农民体育休闲活动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重阳节登高等活动,在唐诗里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全唐诗》中,关于龙舟竞渡的有11首,关于登高的有180多首[2]。刘禹锡在《竞渡曲》记叙了在州刺史的主持下,沅江各队赛龙舟的场景,诗曰:“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诗人张建封也留有竞渡的诗篇,诗云:“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张建封《竞渡歌》)

登高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休闲活动,孔子曾曰:君子登高必赋。重阳佳节,人们更加喜欢外出登高,至今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习惯。在唐诗中有关登高的诗句层出不穷。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曾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张说的《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中写道:“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张谔的《九日宴》中写道:“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1.4 纸鸢 、 下棋

纸鸢现在叫做放风筝,是我国民间传统项目。在唐朝,放风筝深受儿童喜爱。路德延的《小儿诗》中提到:“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把儿童制作风筝,添丝放风筝描写的栩栩如生。元稹在《有鸟二十章》中也描写了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此外,罗隐在《寒食日早出城东》中,描写了寒食节民间盛行放风筝的画面,诗云:“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棋与琴、书、画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艺术。它既是一项技艺博深、变幻莫测的休闲智力活动,又是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瑰宝。在唐朝闲暇之余农民也喜欢下棋。唐代诗人杜甫在《江村》中记述了老人画纸下棋的场景,诗云:“老妻画纸为棋局”。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中描写了春天里长安市民下棋、弹棋、投壶的休闲场景,诗曰:“何处春深好,春深博弈家。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鼓应投棋马,兵冲象戏车。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三字经》中记载了唐玄宗时,李泌七岁能以棋为题赋诗的故事。

1.5 斗鸡、踏青

唐朝盛行斗鸡活动,不仅民间成风,就连皇上也喜爱,唐玄宗最爱斗鸡。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曾云:“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张仲素在《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中曾云:“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崔颢在《代闺人答轻薄少年》中也记述了斗鸡人很晚未归的场景,诗曰:“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李白在《白马篇》中还写了一个斗鸡走马的五陵豪侠:诗曰:“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佚名《神鸡童谣》中还曾提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可以看出,斗鸡在男子心目中的地位。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等。中国的踏青习俗历史悠久,唐宋尤为盛行。人们往往结伴到郊外踏青,进行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熊孺登在《春郊醉中赠章八元》中写道:“三月踏青能几日,百回添酒莫辞频。”吴融的《闲居有作》中曾云:“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齐己的《寒节日寄乡友》中写道:“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2 唐朝农民休闲活动的文化特征

2.1 参与观赏,各有所享

唐朝农民的休闲活动可分为参与和观赏两种。参与多表现为自己是休闲活动的实施者;而观赏多为自己是旁观者,为其呐喊助威。广大农民在节日里举行的龙舟、拔河等群体类活动,都有很多观赏者。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描写了竞渡时,岸上人们观看时欢呼呐喊的热烈气氛,诗云:“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加上人山人海的观赏者,勾勒出一幅激烈的竞渡画面。唐朝推行的“武举制”大大提高了民间习武的积极性,剑舞也成为大家所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描写公孙大娘表演时,观赏者众多。诗人王建在观看了少女儿童荡秋千后写了著名的《秋千词》。无论参与者还是观赏者,大家各自享受自己的那份休闲激情,尤其是诗人的参与或观看,为我们了解唐朝农民的休闲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现在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参考。

2.2 节日性强,持续性弱

唐朝农民的闲暇时间受劳动性质和劳作方式的影响,参与次数有季节性和时间性的变化。一般休闲时间在春、冬农闲时和重大节日里。元宵、元旦有百戏、登高等活动;寒食、清明有蹴鞠、踏青、秋千、拔河、放纸鸢等项目;端午、重阳有竞渡、登高等项目。每逢佳节,节日体育在农民的休闲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郊游踏青时又进行放纸鸢、荡秋千、蹴鞠等休闲项目,即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但在农忙或战乱时代,农民的休闲娱乐显得苍白无力,为了生计甚至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戴叔伦的《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安史之乱时,乡村少女农耕的艰难。这都决定了农民的休闲活动时间是间断性的,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2.3 传承引进,普及创新

唐朝开放的社会政策、当权者的重视程度,为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人在传承先人和引进外来项目的基础上,对一些体育项目进行了推广和创新。康国胡旋舞传入后,被唐人接受,成为唐朝十分流行的舞蹈。诗人白居易还在其诗《胡旋女》中,生动地描写了其美妙绝伦的舞姿。百戏中也有许多来自外来民族的体育表演项目。

唐朝改进拔河绳和竞渡锦标;打马球时,将马换成驴。在唐以前,拔河用的“绳”是以“绠作篾缆”坚硬粗糙,两队对拉,容易磨损、刺伤手掌,不利于竞赛者力量的发挥[3]。唐朝拔河所用的绳子改成比较柔软的麻绳,在麻绳两端联结出许多小绳索,并在场地划出河界,立一红旗,决定胜负。唐代竞渡用船,船首有龙头,船尾设龙尾,两侧画上龙纹,人称为龙舟。唐代帝王大多喜欢打球,太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等都是打球迷。为了降低女子打马球的危险性,改为骑驴。

宫廷里设置了棋待诏、相扑朋、打球供奉等组织机构,推动了民间从事相关休闲项目的积极性。棋待诏是在翰林院中专门陪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当时著名的棋待诏王积薪、顾师言都出身普通百姓。宫廷的马球员多来自民间或者军队。棋待诏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棋手的社会地位,对弈之风遍及全国,民间有许多人潜心研究棋艺,成为职业棋手。公元714年,唐玄宗改组大乐暑,教坊与乐园逐渐受到重视[4]。在其影响下,地方县府也普遍建立“衙前乐”的机构,专门演出民间音乐、百戏等,宫廷也常常从各州县征调艺人进京服役。

2.4 娱乐性强,竞争性弱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为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较为宽阔的舞台,加上丰足的生活条件,形成了以娱乐观赏为主的休闲观。与宫廷的马球、相扑、拔河等对抗性项目相比,民间喜爱垂钓、下棋、登高、放纸鸢、荡秋千等娱乐性项目。这与中国长期的社会思想息息相关。汉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晋代受玄学思想的影响,柔弱之风盛行。唐朝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民间得到很大的发展。民间所喜爱的休闲项目虽以娱乐性为主,但各有千秋。如:登高可以开阔视野、锻炼身体;垂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荡秋千可以增进健康,磨练意志。唐朝农民的休闲活动重娱乐轻竞技,是因为他们也希望国家没有硝烟,没有尔虞我诈,过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生活。

3 唐朝农民休闲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自唐朝建立至今,将近一千四百年,但许多陈规陋习、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据调查:现在的许多农村,农闲时间赌博成风,人们整天沉溺于赌桌和酒桌,不仅对自身的身体有害,也给社会安定和家庭和睦带来很大的隐患[5-7],有的地方还专门成立了麻将馆,这就颠倒了主次。为了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1988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此后每4年举办一次。农运会对宣传、普及和提高农村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假农民”问题使原本纯正的运动会变了味,它剥夺了真正的农民选手参与比赛的权利,失去了农运会在农民心目中的公平。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相继出台。现在农村增添了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粮食直补,为农民基本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全国参与休闲活动的农民比率明显的提高,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个县城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篮球场。很多学校的体育器材在节假日也只供学校内部使用,不对外开放。因此,国家既要增加农村体育器材的投入,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加强农民体育文化和科学健身的学习力度,促进农村的安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高彩艳.从《红楼梦》看古代女性养生健身[J]. 体育文化导刊,2012(6):143.

[2] 朱晓平.《全唐诗》中的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 2009(3):120-121.

[3] 张宝强.试论唐代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 2007(7):94-96.

[4] 谭华主编.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朱建民,黄艳梅.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农民非体育参与者现状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28(1):43-45.

[6] 陆云生,梁东欢.唐诗中休闲体育的探骊[J].中华武术研究,2011(1):90-93.

[7] 柯昕,赵亮.唐宋妇女体育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9(4):124-127.

猜你喜欢
斗鸡纸鸢秋千
趁着海风放纸鸢
“荡秋千”的由来
同纸鸢一起,放飞梦想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荡秋千
荡秋千
NO.9 斗鸡
斗鸡
NO.3 纸鸢
NO.4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