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乐,李松洋
(1.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819; 2.中国刑警学院警训部,辽宁 沈阳110035)
美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300多年前,席勒置身于启蒙主义和工业革命社会背景中,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用以恢复人类天性的完整性。他反复强调:“只有美的观念才能使人成为整体,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1]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将美的因素与体育因素相结合,以体育特有的“技艺性”,按照美的规律,关怀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矫正人的身心分裂,促进人格的完善与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重新恢复、不断创造人性的完整性。这就是体育审美教育的理念。
体育本身就是以学生的身体参与为基础的自我活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通过身体性活动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为了达到身心的舒畅和情感的发泄,是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与完善。[2]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工具理性的桎梏,在体育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不高,喜欢体育的程度不够,对体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老师都不重视与高考成绩无关的体育。而体育教师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达标而练,这样就使得学生认为体育是“无用的”,甚至是“脏的”、“累的”,从而导致学生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参与体育运动,或是逐渐远离体育。
体育审美教育是要发挥体育中美的作用,充分发掘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体育美、体会体育美,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个人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主动地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地发展。通过体育美的感受,进而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中的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快乐与痛苦。体育美的领会必然要经历一个体验痛苦和挫折的过程,要想取得好的体育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对身体的艰苦训练和对心理的不断调节,只有经历这种磨练也才能真正领会体育的奥妙。所以,我们强调在体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育的美,并不是说只有快乐与成功是美的。在体育活动中,有时候失败与痛苦更是一种美。因为只有经历的失败与痛苦,才能体会到成功与喜悦。所以,在体育审美教育中,要让学生体验失败的痛苦,从痛苦中领悟人生,进而再上升到成功。同样,也要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时候去体验不快乐,让学生学会去承受痛苦,理解痛苦,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社会。这一点正是其他学科与体育无法相比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由于审美心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影响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影响伦理结构的道德规范导向自由意识,从而达到心理结构的完善,协调发展。体育审美教育在于它为健康身体带来精神自由活动,养成健全的体魄。
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多元的、综合的、全面的、发展的体育观,它强调体育要以学生为本,其目的指向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整个教育过程,要从培养全面自由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的视角,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将体育技艺的掌握看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对情感的陶冶和感染,把体育的最高境界从技术自然引入审美境界。
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人们衡量一个事物的品质一般都会用“真、善、美”作为标准。体育审美教育对于真、善、美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诉求,体育审美教育不是把美和审美当作是一种点缀,而是要把审美在实质上完全的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使审美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发展。审美功能的多样性是得到广泛承认的。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只有以“美”为纽带,确立起以“美启真”与“以美扬善”以及两者的统一这一价值,体育审美教育才会显示出它的育人价值。
所谓“真”,就是客观真理,具体到体育审美教育中就是通过人类体育实践总结出的科学的知识、合理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从美的本质看,美与真是有区别的,但美与真又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更不是彼此对立的。真是美的内容的主要构成基础,而美则是对真的包容与质的升华,美对人类认识具有极可贵的暗示、启迪功能。体育中许多知识与技能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用理智直观,即通过美而感受到和发现到它。所以,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审美因素,这些审美因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这些审美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它将引导学生更轻松、更自由、更全面甚至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这正是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互撞击而和谐的奏鸣曲。
体育审美教育中的“以美启真”具体是指,体育教师对规律的尊重,包括美学与审美教育规律,体育教育教学规律等。首先,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深入挖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美的因素,让学生感觉到体育中优美感、崇高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先导,使学生在美感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其次,通过对教学内容精心的挑选和组合,教学程序的巧妙设计,把教育内容置于伟大体育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观照,使教育的内容转变成审美对象,这样就可以多方面地展现出美的因素,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谓“善”是指人们评判道德行为的范畴,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活动的全过程都伴随着道德判断,形成了例如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合作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等特有的“善”的因素。充分利用这些体育中善的因素,可以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体育审美教育中的“以美扬善”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并利用体育运动中的审美因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在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和社会生活相似的情景,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情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体育中的美不仅仅是快乐、成功,在有些时候也需要面对失败和挫折,当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并战胜他们最后取得成功是更高层次的美(崇高)。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以美扬善”是靠审美感与道德感作为信息通道把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人格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实现的。审美感推动着学生的人格构建。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而感受到体育美,他们的情感随之也被激发,结成美好的形式,而这种情感的美好形式会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而这种规范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在欣赏、创造体育美的时候,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都被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而对事物的感受会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学生一旦长时间和经常的处于这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之中,这种对美的感受就会积淀下来,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他所接触了任何事物都对以审美的态度,而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时,都会不知不觉的强化社会性的情感,变外在的行为规范,为主体自身的道德需求。“以美扬善”就是以体育美所激发的情感为中介,将审美心理结构与道德、人格心理结构相沟通,并利用这种沟通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它要通过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实现“手段论”体育向“目的论”体育的转变,使体育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身体的自我满足,身体的自由舒展,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而不在于运动是知识、技能,运动项目的高精尖”[3]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这种目的的达到有赖于“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然人化”作了精辟阐述:“正是通过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4]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自然人化的过程是一个“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说就要通过教育来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而实现的。而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这一过程有其独特的魅力。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海兰考曾说过:“如果把体育运动忽然从世界上和人的意识中消灭掉,只要人的社会化不变,体育运动很快还会诞生,也许还会再造出形式与现在完全一样的体育运动。”[5]可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消极而低沉的情感体验中,这使得学生面对社会各种诱惑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茫然失措、自卑自弃,将自己的愿望和追求停留在一种肤浅的欲望的满足之中。而在体育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活动的竞争美来促进学生积极的行为。参与到体育游戏或比赛中的学生,都会感到来自于对手,也可能来自要完成的任务,甚至可能来自合作的伙伴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加强和提升自己的行为能力。体育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参与竞赛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成绩的追求,激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任何的体育比赛,都存在着竞争,参与其中的学生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竞赛氛围的影响,当他们处于落后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的激发起求胜的欲望,为赶上对手不断努力,这些肯定都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有社会意义的生活目标的追求愿望。如果学生常常处于这种求胜和竞争的心理,就会逐步形成自豪感和不服输的精神,而这种自豪感和不服输的精神也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一直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最终确立积极正确的生活目标。体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体育过程中富含的美与丑、合作与竞争、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鼓励与挫折这些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感,通过丰富的身体感受性促使人们适应社会、环境、他人,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从个体的人发展成为群体社会的人,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形成对体育、对身体的正确认识,而且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相互尊重协作,善良的性格,这一过程正是人类的自主性与规范性,竞争性与适度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辩证统一发展的过程。
“人的自然化”是“自然人化”的对应物,是人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人自然化”是要使本已“人化”和“社会化”了人的心理、精神又返回到自然中去,消除理性对感性的主宰,使人有更多的自由,它是从另一侧展现美的魅力,吸引人们从种种的“异化”状态中,把生命和世界的契合、协调,调回到、甚至提升到一种更基本、更自然的状态中。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开发人的智能,促进人的理性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并不是抽象的理性人,而是有着鲜活生命有灵魂有肉体的人,感性与理性、精神与肉体相统一的人。所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就没有理由忽视或舍弃感性方面的教育。体育审美教育促进“人的自然化”的意义正在于拾回业已苍瘪的动物力度,在于扶正已被理性大厦压倒的感性生命,在于避免现实生活中对身心健康各种异化。正如陈独秀说的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应该提倡一点“兽性主义”[6],而毛泽东也提倡“野蛮其体魄”。体育审美教育在于发展人的自然身体方面的独特功能自不必说。更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回归人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感性,防止理性的泛滥和压抑,使学生个体身心与自然发展,处在和谐统一的现实状态里。这表现在:体育审美教育可以让生动、可感的美的 事物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用体育美的形象化手段教育人,使体育审美教育始终保持教育手段的直觉性和生动性;体育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具有极大感染力和召唤力的体育美,使体育审美教育始终保持教育过程的感染性和生动性;体育审美教育可以使极具观赏价值的体育美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欣赏、品味,使体育审美教育始终保持教育效果的自由性、愉悦性和深远性。体育审美教育正是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使学生超越理性和意识,达到非理性的层面,通过美的享受而宣泄、升华、满足学生的感性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审美教育是对人的理性教育不可缺少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23.
[2] 曹春宇,周爱光.从人文主义视野审视体育价值观的嬗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18.
[3]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4.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5] 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96.
[6]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