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4-12-05 03:12:32静,张杰,赵
护理研究 2014年21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家属

陈 静,张 杰,赵 航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确诊中位平均年龄65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为广泛的骨骼破坏、高血钙、贫血、肾功能损害以及由于免疫缺陷而继发的感染性疾病等,尤其是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病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多伴发焦虑、恐怖、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增加了病人个体及其家庭所承受的情绪及社会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病人48例,均经骨髓细胞学、组织化学及免疫学检查,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62.48岁;病程1个月至6年。所有病人均无智力及认知障碍。本研究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研究人员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及研究过程,在征得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涵90个项目,涵盖了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每个项目按5级评分,1分为没有,2分为很轻,3分为中等,4分为偏重,5分为严重[2]。②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焦虑和抑郁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躯体症状[3]。以我国常模的上限为界,SAS标准分大于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大于53分表明有抑郁症状。③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病人一般情况,包括性格特征、病情、病程、疗效、生活习惯等。

1.2.2 研究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实施认知-肌松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

1.2.2.1 认知-肌松干预 ①认知心理干预:以小组活动来进行,共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每次40min~50min,由研究人员主持活动。第1次为入院宣教。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在评估病人在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向病人讲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性质,并帮助病人确认住院以来遇到的心理困扰,指导病人学会简单的心理调整的方法,做好情绪管理。第2次为治疗期间的宣教。帮助病人识别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个体化预防注意事项,并转变病人的错误认知,讲述如何正确地对待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排除病人因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针对性的讲解如何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第3次为治疗后的启发、鼓励。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讲述典型事例,使病人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②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每天2次或3次,每次20min~30min,直至出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由研究人员指导,病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仪及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自我放松磁带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以肌电反应为反馈指标,让病人体验放松的感觉并逐渐掌握降低肌电的技术[4]。此过程结束后可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进行音乐聆听从而达到彻底放松的状态。

1.2.2.2 常规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研究人员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学会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评价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在入院时及出院时对病人进行评测。首次评测在病人初次入院后3d内完成,填表前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不能独立完成量表填写的病人,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由责任护士代填。

1.2.4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干预前 观察组 242.03±0.542.11±0.622.09±0.632.07±0.462.53±0.421.92±0.611.85±0.691.78±0.841.99时间±0.62对照组 242.01±0.592.02±0.542.01±0.582.11±0.422.55±0.571.97±0.751.89±0.331.68±0.732.03±0.51 t值 0.12 0.54 0.46 -0.31 -0.14 -0.25 -0.26 0.44 -0.2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后 观察组 241.52±0.431.56±0.711.66±0.551.45±0.381.66±0.571.38±0.611.32±0.721.51±0.691.57±0.82对照组 241.87±0.521.98±0.691.99±0.712.03±0.772.23±0.441.94±0.461.80±0.431.62±0.681.94±0.46 t值 -2.54 -2.07 -1.80 -3.31 -3.87 -3.59 -2.80 -0.55 -1.9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SAS及SDS得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SAS及SDS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t值P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P观察组 24 50.69±7.37 38.55±9.57 4.91 <0.05 50.19±8.63 41.74±9.95 3.14 <0.05对照组 24 50.01±6.90 48.51±8.77 0.66 >0.05 49.58±7.46 48.96±8.13 0.28 >0.05 t值 0.33 -3.75 0.26 -2.75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发病年龄普遍偏高,本研究入选病人的平均年龄62.48岁,多数为中老年病人。有研究指出,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率显著增高[5],与本研究结果较为接近。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有关。本病所致的各种相关并发症,特别是骨科、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症状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初期临床表现极其多样化,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初期误诊率较高,多数病人就诊于血液科之前已有相当长的误治过程。此外,本病治疗效果较差,所用药物及治疗措施费用较高,病人普遍对疾病缺乏信心,极易产生由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的失落感、无助感和绝望感,在影响家属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导致病人本身社会参与程度的下降。因此,本研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现病人存在情绪障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2 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可以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多发性骨髓瘤属慢性疑难病症,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病人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及家庭成员的照顾下接受长期的护理措施,故病人及家属普遍心理负担较重,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病人的负性情绪亦直接加重家庭成员的心理及社会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分、SAS及SDS得分均有改善,提示本研究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心理状况有较好的结果。由于认知功能是引起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所以本次研究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采用了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其中的认知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对于疾病的认识,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消除负面情绪,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目的[6]。渐进性的肌肉放松训练,使病人达到躯体放松的目的,以躯体放松逐渐带动心理放松,缓解病人心理压力,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且心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参与程度也有积极意义。

3.3 心理干预需要注意的问题

3.3.1 全面准确地评估病人情况 应避免完全依赖量表,而应结合观察法、访谈法等,全面评估病人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7]。

3.3.2 帮助病人建立正确认知 错误的认知可以导致病态情绪和不良行为,而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影响认知的变化[8]。为了避免恶性循环,护士应及时评估病人的认知状况,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灵活多样的宣教形式,耐心细致的态度使病人对多发性骨髓瘤有个全面科学的认知。

3.3.3 加强责任护士识别病人不良情绪表现的能力 对于自理程度较低,缺乏家属照顾,自费医疗,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其心理压力较大,大多不善言语表达,往往致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因此,应加强对责任护士识别不良情绪表现的培训,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

3.3.4 增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应充分考虑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现,与病人沟通时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教,而应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本着理解病人,积极主动的原则,从工作,生活,家庭等入手,逐步谈及疾病,同时浅显易懂的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治疗和日常注意事项,必要时可辅以多媒体技术[9]。尤其要注意尊重病人,尽量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并耐心倾听,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进而重新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2-233.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27-131.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社,2003:34-41.

[4] 彭芳,张静平,张海苗,等.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A):792-794.

[5] 鲁瑾,张桂青,张萍化.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状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209-210.

[6] 丁月荣.认知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36(9):16-18.

[7] 吴菁,刘晓虹.2005-2007年我国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的变化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73-275.

[8] 王丽,李乐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89-91.

[9] 郑丽萍.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围术期应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34-1736.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0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环球时报(2009-08-27)2009-08-27 20: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