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文希
作者系黎庶昌后代,现为民革成员、民革北京市委办公室秘书
黎庶昌的外交自成风格,被称为“文化外交”,即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深切体察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文化。
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迎来两甲子的120周年。此时此刻让人不免回忆起那段曲折苦涩的历史,也让我忆起我国清末外交家黎庶昌先生。他曾经两任清朝驻日大使,是一位外交风格独特、文采斐然的外交家,为清朝对日外交作出重大贡献。
黎庶昌是贵州遵义县东乡禹门人,生于1837年,24岁那年他因贵州地方战乱停止乡试而北赴顺天府参加乡试。当时,清朝风雨飘摇,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冒着杀头的危险,上《万言书》,痛陈时弊,主张改良变革。此举感动了清朝朝廷,黎庶昌以知县补用, 派赴曾国藩江南大营听用,成为“曾门四弟子”之一。
黎庶昌在任上做了许多事,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收复新疆的态度。黎庶昌坚持应该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李鸿章放弃新疆,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也许,从这时候起,黎庶昌就表现出处理外交事务的天赋。
多年后,44岁的黎庶昌擢升道员,赐二品顶戴,派任驻日本大臣。使日期间,他机敏果断地处理了日本出兵朝鲜事件,为了防止俄国侵吞我国国土,他曾三次写信主动请缨,要求深入西伯利亚、中亚腹地考察,表示为此“不惜驱命”。黎庶昌就任驻日大臣期间,他的母亲不幸过世,他请辞官职回家服丧。离开日本时,日本饯行的人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都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三年后,黎庶昌服丧期满被朝廷再度派驻日本。黎庶昌的外交风格极有特点,他既坚持民族气节,维护国家尊严,又能利用中日文化的特点赢得日本人士敬慕。他利用家乡盛产茅台酒的便利,开展酒文化外交,既扩大了出口,又深受日本各界欢迎。
黎庶昌的外交自成风格,被称为“文化外交”,即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深切体察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做到彼此认同,再以这种认同感为基础,与驻在国人士建立深厚的友谊,以期达到外交目的。黎庶昌与不少当地人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从中获取了一些可贵的外交事务情报。这一时期,黎庶昌的文化外交表现得特别成熟而且有实效。
黎庶昌先后两度任驻日本公使,并以参赞身份游历欧洲各国,他是“睁眼看世界”的开明人士,因此回到祖国后,他再次向清廷上书《敬陈管见折》,主张整伤内政,酌用西法,修铁路,练水师,兴商贾,走强国富民之路。可惜,他的建议未能被采纳。
政治主张未能实施的黎庶昌,想到了“文化报国”。自幼嗜书成癖的他在日本期间意外发现,许多中国历代文化瑰宝因为种种原因流失海外,他因此特别注意搜寻中国国内已佚失的书籍文献。黎庶昌先后为家乡购南藏本佛经全帙6771卷;又与日本友人以诗文唱和,刻《日东文集》3编。他还编印了《古逸丛书》,这部书共26种计200卷,均系黎庶昌在日本利用外交事务之余,将我国早已散佚而流存日本的唐、宋、元、明珍贵古籍,出巨资以高级纸张影印出版。200卷《古逸丛书》装成60册,价值连城,被学术界誉为“海外奇宝”。
除收集古籍外,黎庶昌也注意到中国教育落后导致的国家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他提出改革中国封建教育的建议,并出资创建云贵会馆,举办洋务学堂,培养出国留学人才。
黎庶昌早在《上穆宗毅皇帝第二书》时便已提及在中国开设“绝学”,当时朝廷“洋务派”已经开始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官方还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洋务学堂。黎庶昌则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开设外语、讲授自然科学知识,聘请饱学且通洋务者为师,甚至自己亲自授课,讲解东西洋各国概况或讲授古文等传统文化。这对于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中国清朝政府及教育情况的实际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更为难得的是,黎庶昌受洋务运动的影响,加上自身游历诸多国家的经验,他不仅将自然科学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实用人才,而且还在自己开办的川东洋务学堂里选拔优秀学生赴伦敦留学,开西南学子留学的先例。
然而,黎庶昌等有识之士的作为无法改变清朝落后挨打的现实。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庶昌虽奏请东渡排难却未能如愿。他每闻战事失利都终日不食或是痛哭流涕,终于一病不起。
得知甲午海战失败后,黎庶昌慨捐廉傣万金以酬报国之愿。熟料,这个义举竟被朝廷拒绝,黎庶昌十分痛心,他抱病与在渝同乡筹集白银两万两赈灾遵义。光绪二十三年冬,在苦闷之中,黎庶昌病逝于家中,时年61岁。
1894年前后的中国处于明显衰落中,苦难不堪回首。2014年这个新甲午年,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已焕然一新。我们关注“甲午”,不是针对日本,而是砥砺自己,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