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治
(江苏无锡市甘露学校 江苏无锡 214117)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创造,就会脱离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达不到锻炼身体、塑造品行的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激发和运用,前提是激励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更多的兴趣,其次是促进学生运用主观能动性,集合身心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体育学习和锻炼。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主动的认识客观的世界;二是基于自身认知,能动的改变客观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生产实践活动的考察后,总结出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为依据,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的思维活动,是在大脑指导下的活动,对于事物首先是有了客观的认识,其次是在潜意识下指导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在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会遇到如下几点问题:第一,主观能动性发挥与学生发展之间联系的问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伴随着初中学生身心的快速发展,初中教学开始逐渐认识并探索学生兴趣点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的联系。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像小学生那样进行模仿学习,而是更多的关注体育学习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第二,主观能动性与体育教学实践间存在的矛盾。主观能动性能够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有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就会导致学生个性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第三,学生的认知与体育教学体验之间的矛盾。初中学生对于体育理论和技术有了自身的理解和认识,这些或许会与体育教学体验之间存在矛盾。基于体育教学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发挥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激励、鼓励、引导为主,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产生和实践。
主观能动性的产生需要一定外界条件的激发,初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变化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事件而被影响。基于这个特点,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和促进,有效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产生,促进学生对健康体育、快乐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创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的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不断改变的自己。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需要直接在学生的情感上产生内部驱动力,而这种内部驱动力,必须是在满足学生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合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内心思想变化,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建立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试着深入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建立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不足等相关的体育档案,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引导和激励学生改正其缺点,并主观能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例如,有的学生由于自卑心理,导致在排球训练的过程中,不敢放开思想进行动作的训练,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引导,并在技术和思想上对其进行鼓励。
第二,强化示范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激发和保持他们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的示范和引导。例如,对于加强排球比赛过程中的攻防动作的技术讲解,并组织同学进行示范比赛,教师进行同步指导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轻松,从而为形成主观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有了主观能动性理念的基础,就需要对该理念进行实践和落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在激励学生多参与实践和参与之后,更多的是对学生锻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跟踪指导和示范,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和延伸,并基于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和周围社会进行适度改变。
例如:在八年级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关于“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挑战赛”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活动。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作为擂台的擂主。将本班学生分为6组,采取小组内竞赛比拼,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再进行小组间的优胜者的比拼,最终与教师进行比赛,挑战擂主。通过师生互动的挑战游戏的体育教学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并且通过与教师进行比赛,展示出自己跳远过程中技术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技术和心态。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加以朋友的态度来看待教师,对于体育活动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希望在不断的改进和训练后,能够“打败”教师,从而促进了主观能动性对实践体育锻炼的开展。
成功是下一步行动的催化剂,有了一步成功的基础,就有下一步的不断实践和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激励教学理念为主,引导学生不断的挑战自己,并不断的促进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接近目标、体验成功,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为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体育“突破障碍的身体素质练习”中,可以开展游戏教学“冲出亚玛逊”。选择场地器材为:4个跳箱,垫子若干,4张体操凳,栏架,立柱若干,橡皮筋等等。获得开展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教学。分别将这些障碍设想为高墙、铁丝网、丛林、山洞等等。通过一步步障碍的挑战和成功,挖掘学生内心不屈的精神,并有效激发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体验阶段性的成功,并为整体过程的挑战而奠定能动性基础。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激励,促进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获得认可后更加勇敢和坚强。
初中学生由于其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打击式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强其反叛心理的筹码。所以,应该更多的设定小阶段的挑战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步步为营,逐渐走向胜利的彼岸,也能够更加乐于、善于、敢于挑战未来的生活。
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体育教学实践存在着一些矛盾,学生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其兴趣爱好不好,但是体育教学却有着其课程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以,应该找寻这两者之间融合或者中立的一面,从而促进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主观能动性实施,可以运用“特色与基础”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方案。逐渐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走一条基于课程标准而又释放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之路。例如:在体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了解到各项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和锻炼技巧,并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兴趣小组的策划,在学校内参与校间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选拔为校外比赛的选手,从而基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学生寻找一条适合他们自己的出路。
初中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个性在初中阶段发展变化很快,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相对于小学阶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初中学生对于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其思想变化也具有不定性,所以,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动态的正确的塑造和引导非常重要。为了适应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需要,也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促进,并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的运用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郭跃帮.初中体育要如何体现以导促学的教学原则[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4).
[2]陈月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
[3]尹贤东.改革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的几个措施[J].东方青年·教师,2013(24).
[4]曹卫东.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教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