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奎,宋海燕,黄 诚
(南华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远离疾病一直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如何通过养生之道求得身心健康为人们普遍所关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的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佛教对养生的独到视角和认识值得借鉴和学习。佛教专注身、口、意三业转化,主张以本具的天理良心为真种子,以自发的动物性人欲为养料,性命双修,达到改善生命的境界[1]。通过对佛教养生思想的研究将对人们探索体育养生文化、提升健康生活品质提供有益的帮助。
佛家养生思想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健康养生文明成果的体现,它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与不同养生思想形态相比较,可以看出佛家健康养生主要侧重精神领域,即“养生先养心”。佛教认为,疾病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可以通过修行来抛弃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而得以治愈。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就是:在生理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壮、内心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详、充满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佛家养生之道既博大精深而又大道至简,它在中华养生文化中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养生即通过调养、保养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颐养生命。佛家的养生修行有三步:戒、定、慧,具体释义就是:戒即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等,就是有所不为;定即禅定,是通过禅功可进入静定状态,气定神闲,不为万物所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慧即智慧,就是在修习佛家禅功时须“戒”、“定”,通过二者并重、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形成所谓的“定慧双修”, 通过静定可以有所觉悟,发生智慧。佛教关于“长寿”的条件,在《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坚持实行“常运动,常劳动,慎行动,节淫欲,慎饮食,从医嘱,避灾厄,远凶戏”,长寿是不难的[2]。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拥有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逐渐由关注经济发展开始转向关注自身健康,这已俨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潮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可以发现,现代人的健康观强调整体健康,普遍认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3]”的健康概念是相一致的。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大致可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佛家的养生思想主张养心、养性、养形结合的观点与现代健康要求基本一致。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它对佛教徒的修行方式及内容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苛刻的规定。佛家将养心、养形、养气合而为一,注重精神的修炼,其修炼的健身功法也偏重于调身、调气、息心静坐。佛学对修炼环境也有特殊要求,重视宁静、空气清新、幽美的修炼环境,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 推崇清心无为、见素抱朴、致虚守静、少私寡欲,不为物累的自然人性思想,强调心灵的内在超越。
2.2.1 明心见性养心
修炼成具有大智慧、身心自在的“佛”是佛教徒的最终目标,所以佛家十分讲究炼心修性,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修行未到。佛教认为,“人性本净”,因此,“万法在自性”。在世界面前,众生之本原心性是平等的。要修好性炼好心,就必须放下一切而不离一切。
佛家修行提出“证悟空性”。“证悟空性”就是禅宗里讲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生理心脏,而是指我们对周边环境生起来的见闻觉知之心,佛经里称为“六尘缘影”。而“性”则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古人将“性”比为“水中盐味”,虽然“性”、“盐味”都看不见,但它们在事实上确实在起着作用,就好像电虽然看不见,但是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要依靠它。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习心外弛,背道迷性,欲见自性,必须修止。也即指修行的目的就是收住自己的心、找到自己。
佛家擅长治心,佛家的修行体系(阪依、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萨行“六度”等)亦均对佛徒具有心理治疗与心理卫生精神保健的作用。佛家经卷中也经常有体现对这方面的重视的佛言。如《杂阿经》卷十佛言:“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4]”,佛门高僧慧能曾提出了“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慧能大师对佛徒修炼心性还提出了具体方法:内调心性,外敬他人。唐代净觉禅师也说“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通灵,等佛性之圆净”。也就是要人们像冰融化成水一样,挣脱外形的束缚,以求得清净的心性,以证佛道。佛家认为将心、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大智大慧,健康长寿。
2.2.2 居食养形
“大道只在目前, 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 不离声色语言[5]”。佛家认为,在穿衣吃饭睡觉等平常小事之中都感悟到真实才是修行,佛教徒的修行,离不开日常生活。同时佛家认为养生是整体性的,包括了身、心、境三方面。生命体是有四大五蕴和合的个体, 是物质与精神的组合体,那么养生就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地灵人杰”、“穷山恶水出刁民”之说大概就是环境论提出来的。佛家在起居上讲究环境幽深、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所以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大部分佛寺均建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山峦。佛家这种环境养生论亦为养生调摄增添了不少内涵。
人的健康离不开饮食,所以饮食也是各种养生思想关注的重点。佛教对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戒律。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佛家养生思想中有许多关于饮食养生的经验。
节食益寿,进食有时。佛教为了有利于修行,特别要求饮食的节制。唐代百丈禅师作《丛林二十要则》中就提出:“疾病以减食为良药”。 科学实验也证明:限食的小白鼠要比随意进食的同类延长寿命三分之一,过度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最终导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素食果腹,忌沾荤腥。佛家主张素食,“粗茶淡饭,吃七八分饱,有助清洁谷道、净化血液、减毒减肥、轻身健体”。人起源于灵长类动物,其消化系统也宜以素食为主,许多僧人神清、气爽、健康、长寿也与佛教戒荤腥有一定的关系。医学研究表明,人长期吃荤腥容易导致血液酸化、骨质疏松和肾功能减退等病症。也许有人认为吃肉是补充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途径,长期素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从物质实证主义来说这种理论是对的,但若结合精神因素,这种理论也可以推翻。因为佛家认为,物质的获得是多途径的,意念可以转化补充身体所缺乏的营养。
病从口入,卫生饮食。由于吃的东西或吃的方式有问题很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佛说护净经》是佛家宣扬饮食卫生的经典。经中记载,有一比丘以不干净的手接触僧人的饮食,将不卫生的饮食给僧人食用,后堕于饿鬼中受苦受难。佛教规定:僧人饮水要过滤,避免食入不洁之微生物;集体吃饭实行分餐制;饭后须咀嚼柳枝用以洁牙,还要散步经行。这些佛规之中不乏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2.2.3 禅定养气
禅定或瑜伽是佛教徒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修行方法。它被我国气功界称为“佛家功”,并被推崇为“气功”的最高功法。佛门弟子通过禅定来治疗人的 “身病”、“心病”。禅定的养生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6],也即是说怡情养性、精神内守、恬淡虚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而“佛家功”正具备这些效能。
禅定修行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佛家对它是有一定的要求,依据不同目的,可以有不同修炼方法,效果也大不同,而不仅仅是两腿一盘,什么都不想就可以了。隋代智者大师在用禅定修行方式进行养生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他还针对不同病症,总结了九种禅定练习方法。他认为:“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7]。
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亦在于“空灵虚静”。佛教“佛家功”的理念与修习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们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的目的[8]。
现代人为寻找所谓的财富、快乐、幸福而忙碌着,但是很多人忘了,人生最大的、真正的财富是健康,只有健康的身心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层出不穷的因素也如影随形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失调的人与自然, 失序的人与社会, 失衡的自我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条件的改善允许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越来越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体现生活价值。在闲暇时间日趋增多的同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意识得到增强,体育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对佛家养生思想的研究,现代体育养生文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前提,而如今,人们因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太大,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其结果就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佛家“养心”理论认为,“事事变化心无住”,要求佛徒的心不要驻留在纷繁琐碎的俗事上,即所谓“心不住法相,道即通流”,清净心是也。佛家养生思想能指导我们面对身边世间万物纷纭变化时如何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保持心理健康,正确对待人生境遇中的得与失,学会“舍”、“得”,心放下了,身自然轻松。一个能清静自守的人,就可与天地同寿。淡泊名利、超脱纷争以怡养自己的心性,时刻保持心态的平衡、宁静与自由而不为外物所伤害是佛家养心之要旨。
现代医学研究各种致病因素后认为心理因素致病占30%以上。现代的“良药”能医身体但无法医“心”,佛家养生理论中的“养心”方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佛家认为人的心理修养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态平衡,心态平衡了就不容易生病,已得病的亦能康复。良好的心理修养能使自己在处理由于生活中各种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时保持心态的平衡,避免心理与生理的病疾,面对社会生存的压力也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佛家养生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能带来灾难[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人们通过对自然的征服获得的巨大的财富让生活变得方便而舒适, 但生态平衡被人为的改变也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华严经》的十玄论中提到[10],十方三世是浑然一体的。在每个空间,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相即相入,密不可分的。空调的发明可以让人们在室内舒服地度过炎夏,但室外还是炎热,人们身体的生理应变机制在这种冷热交替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被破坏,免疫力会随之受到影响,同时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使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华严宗祖师法藏曾用“六相十玄”来分析生命体和生存空间之间的生态关系,指出事物相异相别,又相依相成。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敬畏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只有保护好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条件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育(非竞技体育)的本质是和谐,它凝聚、蕴含着和谐价值生活。生活在雅美、清静的环境中,人的身心也会随之平和,情绪也会随之安适,因为美好的自然环境可以给人的心情带来松弛和抚慰,促使人的气血和畅、生机旺盛。
现代医学证明,适当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刺激和加强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健康,是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关于养生,经常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前者偏重于外在的、生理的强化;后者偏重于内在的、心理的涵养。所谓“动形健身”、“静神养心”,两者都有道理,没有对错之分[11]。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佛教《大毗婆娑论》提到“长寿”的条件时就有“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也就是说要想身体好就需要经常主动的做些运动和劳动。
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它追求适度运动强度。禅定的法要是注重三调(调身、调心、调息),通过修习禅定,既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又可以克服外界六尘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根除人的“心病”。佛教修行方法遵循自然合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其练习主要通过调息、动静平衡、身心和谐等方法来刺激人体进行自我修复,促进健康状态。瑜伽通过各种不同的呼吸方式和独特姿势对肌肉、内脏、神经系统、荷尔蒙腺体进行适度的刺激,强化内脏器官功能,除去身体的不稳定因素,保存肌体内生命能量实现身心健康。当修行者专注于瑜伽练习时, 肢体的进、退、往、来就会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由,同时人也会进入到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最佳状态并与自然环境产生一种和谐的融合,最终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12]。在当今现代社会里,都市人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同时还需要承受各种社会压力,身心的不适应如影随形,若借用适度运动量的禅定或瑜伽来调和身心,其效果无疑是大的。
历史长河中,佛家养生思想之所以能长期保存下来并发挥作用就是因为其养生理论中汇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实践的智慧,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佛家养生思想引导人们认知自我、在已然的世界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合理的运动调适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享有高质量、有意义、充满活力的生命。佛家养生思想给了体育养生文化很有意义的启发,这对于提高公民的个体素质、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国红.现代养生与禅—论明心见性为养生之本[J]. 兰州学刊.2007(5):49-51.
[2] 陈星桥.佛教的养生之道[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5/17/168723_271709347.shtml,2013-03-05/2014-05-09.
[3]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报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8-192.
[4] 求那跋陀罗译注.杂阿含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38-43.
[5] 志公禅师.大乘赞[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29:18-26.
[6] 姚春鹏.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10:29-35.
[7] 智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M]. 南京:金陵刻经处,清光绪29年(1903):22-35.
[8] 陈星桥.略论佛教“气功”[J].法音,1997(4):25-2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235.
[10] 王珏,曹军.老子.养生智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89-200.
[11] 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57-166.
[1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