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与相关就业研究

2014-12-05 16:38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岗位

杨 宁

(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南商丘 476000)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的社会功能以及人们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把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为满足社会岗位需求而培养能够快速就业的人才[1]。事实上,一个人在走上某个工作岗位后才刚刚开始进入漫长的实践学习过程,因此,大学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中都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和信息能力,以帮助他们能够在毕业时顺利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运动休闲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近年来建立的新专业,按照现代大学功能论的价值观,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能否迎合社会对运动休闲人才的需求是衡量该课程体系价值的重要考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运动休闲相关就业岗位和现行高等体育院校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双向比较,对该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以“运动休闲”、“课程”、“大学生就业”、“课程设置”等为关键词并不同组合进行搜索,了解从2000年至今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学界对基于就业的大学运动休闲课程设置的研究。搜索到与本研究相关论题的论文76篇。去除重复性研究、质量不高的论文,最终得到对本研究有参考价值的33篇论文,从中了解到我国高校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设置思想。以英文关键词“sports leisure”、“position”、“curriculum”等进行组合,在加拿大运动信息资源中心网站和相关工作招聘网站进行搜索,了解国外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与就业的情况。

1.2 网络信息研究

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大学运动休闲课程设置现状,按照搜索结果进入相关高效网站,了解这些大学的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同时,通过搜索了解国内外运动休闲相关工作职位的招聘信息以及运动休闲相关企业的情况。

2 研究结果

2.1 国内外体育院校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现状

2.1.1 基于哲学理论体系下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

休闲是一个哲学命题,运动休闲作为休闲的一个分支自然也受到休闲哲学思想的影响。《国际休闲宪章》中关于休闲的诠释实际上就是对于休闲的哲学涵义的阐释,它成为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哲学基础,在国外许多学校的休闲课程中都有关于休闲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的强调,引用“在休闲中工作,在工作中休闲”的劳动价值观。而运动休闲在休闲中的地位在于,人们通过休闲来完善自身,享受科学和自然[2]。运动休闲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元素,同时,运动休闲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积淀和理想的追求。因此,欧、美一些大学中的运动休闲相关专业都把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以及休闲,特别是运动休闲的教育功能作为其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前提。运用这些理论对现行运动休闲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产生了诸多休闲运动项目。“运动休闲的项目分析”是国外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此课程规定了作为运动休闲项目的基本原则和评判标准,使得许多休闲运动项目成为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之下的从属内容。也就是说,国外的大学在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中更加重视运动休闲理论体系的建设,而在休闲运动的形式上则没有做过多的规定,很多学校设计了很多游戏性的活动,旨在通过这些运动游戏来推广休闲的理念和价值。同时,休闲娱乐治疗作为运动休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与社会上的“休闲娱乐治疗师”的职业相对应的,它是运动休闲理论与技术的综合运用而形成的课程和职业[3]。

我国目前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在新建运动休闲专业的时候,也试图首先构建运动休闲的理论框架,而这个理论框架就定位于休闲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从休闲对人的影响、休闲对社会的影响,到休闲与经济的关系、与教育的关系等等问题作为引入休闲的理论开始。在这个理论体系之下,运动休闲的范畴被界定得很大,从我们熟知的竞技运动休闲化,到现代社会流行的休闲运动,再到中国传统的休闲活动方式,比如:围棋、气功等等。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彰显出了市场经济的特点,即: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整齐划一”,“全国一盘棋”,各学校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比较灵活,而且选择的原则和侧重点能够结合理论框架的基础和本学校学科优势。我国某些高等体育院校以其高水平的文科专业的基础为优势,试图构建运动休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因而从一开始就把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搭建的宏大而高远。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在休闲运动项目建设上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许多新兴的、有价值的休闲运动项目还未能有效地引入课程体系当中。

2.1.2 基于体育学理论体系下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

国外大学很少有专门的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相关的院、系,通常体育相关专业都设在健康、教育或者休闲学院之下,虽然美国的部分大学有体育相关院、系,但各大学中的院、系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的侧重点截然不同,综合各大学的课程也难成体系,因此,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大都不涉及体育学理论体系。我国体育理论体系受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影响,在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的框架内发展、演变[4]。目前,我国体育学理论体系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等分支构成,运动休闲理论体系在某些大学被作为一个新的分支正在构建当中,而将其作为体育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的构建正体现在体育学理论体系下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也就是说,基于体育学理论体系的运动休闲课程建设把健康、教育和竞技作为课程体系的主旋律,彰显出体育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体系仍然把休闲运动的技术作为核心内容,积极引进国外时髦的休闲运动项目,并积极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休闲运动系列成为该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重点。很多学校把攀岩、定向越野、岩降、野外生存,以及许多人为设置障碍而进行的挑战性、合作性运动形式作为休闲运动系列的主要内容,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这就是运动休闲。

与哲学理论体系下的课程不同,体育学理论体系指导下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缺乏对休闲的总体介绍,总体上没有超越“体育”的范畴,这就使得休闲相关的某些产业,如:休闲娱乐治疗、休闲旅游等,没有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从这个角度讲,体育学理论框架事实上早已不合时宜了,包括传统的那些专业,如: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其培养目标都没有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受到“体育学”理论框架的束缚,没有很好地将相关理论引入课程体系当中。比如,学校体育学本应当把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作为该学科的支柱性理论基础,但事实上没有,这使得该学科或者专业缺乏理论基础而显得很空洞。总体而言,国内大学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多样,课程目标不明确,虽然教育部对这个专业有基本的要求和描述,但由于它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新专业,因而目前还缺乏比较详细的规范。基于体育学理论体系的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过去老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法和观点,表现在,一方面课程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课程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没有建立很好的联系。对于该专业属性是教育类?管理类?还是体育类(体育竞技)?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2.2 运动休闲相关就业岗位与课程体系的对比

2.2.1 国外运动休闲专业就业岗位

对国外大学运动休闲课程培养目标的描述和对网上招聘信息的归纳、分析可见[5][6][7],运动休闲相关岗位可分为运动休闲管理、运动休闲教育与培训、运动休闲娱乐治疗、运动休闲旅游等几大板块。这些板块在运动休闲课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有些院校则突出某个方面,比如有些学院下设的“运动休闲管理系”侧重培养运动休闲项目管理以及运动休闲相关的商务管理。有些学校则以某个专业方向见长,比如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运动休闲娱乐治疗”是全北美最好的。从网上可搜到的信息来看,运动休闲专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中比较普遍,这与北美地区运动休闲相关的岗位需求有关系。从网上招聘的信息反映出,欧、美国家除了中、小学普遍开设运动休闲相关的体育课程之外,有许多培训公司和旅游公司也开设运动休闲培训项目,旨在推广一些娱乐方式和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休闲运动活动来对特殊人群进行培训,以锻炼他们的领导力、团队精神以及冒险精神等等。总的来说,国外运动休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很广,从学校的休闲运动教师、康复中心的休闲娱乐治疗师,到培训公司的休闲运动教练、旅游公司的运动休闲项目管理。近年来,许多电视台也开设运动休闲、娱乐节目,并收到了很好的收视率,这也揭示出,运动休闲专业正在向新的领域扩展的趋势。

2.2.2 我国运动休闲专业的就业岗位

我国的大学开设运动休闲专业还是近几年的事,受到中外教育交流、文化交流的影响,学习国外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建立了许多新专业,运动休闲就是其中之一。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资本也在学习国外的企业运作项目与模式,在国内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运动休闲相关商业就是这些新投资项目中的一员。运动休闲的教育与就业可谓同时发展,并驾齐驱。目前的问题是,运动休闲相关商业项目还很年轻,还缺乏中国本土特点,因而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标准还不明确[8]。同时,由于目前还少有运动休闲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相关岗位上,因此运动休闲工作岗位大多由体育相近专业的毕业生填补,很多岗位还不稳定,因为企业所创办的某些运动休闲项目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和岗位资源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3 结论

3.1 运动休闲相关专业是欧、美大学开设较多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各学校根据其大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而有所侧重。从表面的专业名称和课程内容与招聘岗位描述方面来看,大学课程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契合度较高。

3.2 国外运动休闲就业岗位大致可分为:运动休闲管理;休闲运动教练;运动休闲娱乐治疗;休闲娱乐运动项目设计与管理等。

3.3 我国大学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可分为两个学派,即:基于哲学理论体系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和基于体育学理论体系的运动休闲课程体系。总体而言,我国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建设已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休闲运动项目的内容还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

3.4 我国运动休闲相关专业的就业岗位还相对缺乏且不稳定。学校运动休闲课程与岗位的能力结构的契合度不高。

[1]龚明俊.体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9)

[2]潘跃林,张彤.休闲教育及休闲体育建设[J].体育学刊,2007,14(5):38 -40

[3]Terry Robertson.Foundations of Therapeutic Recreation[M].Human Kinetics,2011

[4]于洪强.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D].郑州:河南大学,2011

[5]www.leisureindustries.ca

[6]https://uwaterloo.ca/recreation-and-leisure-studies

[7]http://www.jobbank.gc.ca/jobposting

[8]张敏.从精英走向专才:大众化时代大学培养目标定位探讨[N].科学时报,2008-02-26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