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通,张予云
(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表现四个方面对健康进行了重新定义,说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进入更深的层次,健康概念也被赋予更广泛的内涵,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更具整体性、广域性、协调性、联系性和发展性。但目前健康这一内涵并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很好的落实,通常情况下学校仍只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评价学生健康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各种具体的评价标准也围绕这一指标制定。毋庸置疑,在目前的大学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仍是学校体育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但仅以体质健康指标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这种做法很难对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健康问题的存在体现在多个方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学必须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展现作为其最基本职能的育人属性。作为教育者的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尊重教育和人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从作为健康主体的学生着手,剖析影响他们体质健康的主观因素,并以此为参照,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转换工作职能,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健康认知和体质健康水平。
大学生已进入成人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由于相对轻松的学习任务和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多数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健康认知能力应成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结合认知心理学原理来看,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独立性和内视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信息获取能力,可以借助多种手段获取自身健康信息,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独立判断,并且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进行反观内视,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评判。其次,联系性和思辨性。健康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联系性,健康水平与先天禀赋、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具有关联性,这些内、外部的各种要素是一种客观的思辨性的存在,大学生在健康认知方面应表现出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善于发现健康要素之间的联系。再次,能动性和调控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一定目标的支配下认知能力常常能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意志力,并且不断调控情绪状态,发挥最高的效力。
健康认知能力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生活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良好的健康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自我诊断。通过一定量的健康和卫生保健知识的习得,学会制定运动处方,选择保健方案,保证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状态,满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需要。其次,健康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健身活动的实践能力。健康的标准为大学生设定了一个可延续的良好身心状态,并且要求学生寻求适合自身的合理路径保持下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科学地统筹学习和生活,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再次,良好健康认知能力能确立大学生科学的健康观。大学生的健康观是建立在一定健康认知水平基础上的一个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概念,既表现为健身习惯及日常行为,又能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素养。健康观可以看作是他们自身素养的一部分,是他们健身知识、运动情绪、健身技能、生活情操等的综合表现,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国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课学习健康与卫生保健知识,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和引导很少,健康知识积累非常有限。针对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结合感冒、腹泻、中暑、运动损伤、有氧运动,以运动时间、项目、类型等常见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云南、河南近800名大学新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对该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于应该掌握基本常识总量的30%。从学校教育过程来看,从小学到大学,学科本位现象严重,各科教学分工明确。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健康认知几乎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尽管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对学生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纳入中高考总分,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依然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体育就是运动,运动就能锻炼身体,就能保持健康,在这种不自觉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明显缺乏动力,对健康的全面理解也缺乏深度,在心理调控和社会适应方面缺乏针对性训练。
健康常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健康认知观念的培养,在认知上不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健康素养而言,我国健康教育注重健康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我国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很低,2008年卫生部的调查结果仅为6.48%。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也不容乐观,譬如,很多同学至今仍然不知道感冒是什么,不懂其类型和诱因,更不懂怎样去预防;不留意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危害;不关注自己的体质类型和饮食调理;不懂从健康视角认识心理现象;不愿在健康目标的指引下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些都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健康基本知识,大学生应该以此为基础,自觉培养运动和卫生保健习惯,科学选择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事实上,这方面的知识和观念在其他课堂和活动中也较少涉及,而且从宏观上讲,学校对学生的健康认知根本没有直接提出过政策性的认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的健康认知观念。
我国有丰富的养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也有从西方引进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和健康的休闲思想,有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健康认知的对象和媒质,但这些资源因整合不够,引导不足,并没有改变学生认知范围狭窄的事实。调查显示,能结合3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学生不足30%。从学生所受的教育经历不难理解,体育课程并没有承担健康教育的全部使命,甚至没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能。一直以来,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事实上是分裂的,多数学生观念中的健康基本表现在身体层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他们很少能和健康的总体概念联系起来,并将其放在健康的整体中认识,学生的健康认知范围显得非常狭窄。所以,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表现也很难从健康的视角进行评判和调控,这种现象应该在大学体育中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系统的指导和矫正。
一般认为,良好的认知习惯应以积累探索人体健康与保健知识为目标,以各级体育方针政策为导向,以实用价值为尺度,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标准,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参与健康知识学习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认知活动,保证学生认知过程生活化、简单化、程序化、科学化,引导他们借助网络、报刊等多种媒质,搜集健康认知案例,多方面、多角度获取健康与保健知识,提高健康认知素养。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学体育教师对自身职责认识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大学体育教育精神及自身的责任、义务缺乏认识,专业技能停滞不前,科研意识淡薄等。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自觉充实和体育教学相关的各科知识,不断提升学生心中体育的学科形象和学术地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大学生健康认知就是运用一定的健康知识,参照一定的健康标准或量化模型,客观认识自身健康与体育运动及卫生保健的关系,学会合理地自我定位。在具体习得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教育学生以自身健康知识结构和日常生活体验为基础,提升健康“元认知”能力。一般从“提高意识、充实知识、丰富体验、提升学习策略和反思能力、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五方面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其次,教育学生学会辩证思考,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和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运动和保健方法。再次,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规范认知过程,实现多感官、多角度的认知参与。结合自身实际、经济、文化、环境、地域、时代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等形式综合认知,不断开拓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带动非认知因素的共同参与。最后,把“终身体育观”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促进高校体育的生活化开展。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应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把体育作为学生的一种休闲方式,将健康认知活动作为学生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促进认知的专题化和艺术化。
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主导或协助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体育认知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教师应尽可能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三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人体科学、医学等学科和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学科联动和多因协动,尝试融入健康认知观念,开展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宣传健康标准,完善学校体育。其次,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课外体育学习规划和指导,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影视、文献资料甚至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等获得健康知识,增强认知能力,积极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应结合学校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力发展各种体育与健康知识社团,尽可能融入休闲和时尚元素,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之间的健康认知交流合作,提升他们的健康认知自觉性和生活的自我统筹能力。再次,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基本目标为先导,重视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把学校体育和德育、智育结合起来,突出健康认知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作用。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尤其要尊重性别和个体差异,注意健康与健康认知的弱势群体的健身习惯培养。另外,强化体育人文教育,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价值观,构建充分尊重和体现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引导。
健康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健康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功能定位的重要参照之一。在目前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工作重心,把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水平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状况,重新对自己的职能进行定位,从认识学生的心理调控机制开始,不断唤起学生的内因,使之自觉积极地提升健康认知水平,自觉培养健身意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1] 张建林.育人属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6):30-33.
[2] 杜国如,周丽英,杨丽萍,等.构建大学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497-498,513.
[3] 丁小虎.大学体育教师岗位职责简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121-122.
[4] 钟远金,邱远.大学生健康认知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2(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