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仲满
(秦皇岛市武术协会,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受西方文化霸权惯性的冲击,作为中华活态文化的传统武术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到底该如何化解危机,是遵循“冲击—回应”模式,还是立足“地方性知识”成为两难的选择。换言之,传统武术何去何从仍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基于此,本研究从当下传统武术面临的传承危机入手,旨在构建多元的传承体系,以期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性是对旧制度近似“瓦解的一种反映”,或者说,现代性与“国家形态的转变有关”,其显著标志是“速度——空间”,而不再是“时间——空间”。现代性的后果使得人类不再思考,而逐渐演化为“单向度的人”,令人类更多地关注“变”,而忽视“常”。现代性的到来,使得社会日益碎片化,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武术依附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的改变,把武术实战交手给尘封起来,现如今传统武术的环境逐渐由土地转变为石灰水泥地面,传统武术的跌仆、摔拿等技术在石灰水泥地面上很难展现。古人练震脚多在松软的土地,如今不明原理的武术爱好者,在毫无弹性的水泥地上震脚,膝盖出问题就在所难免。毋庸讳言,无论我们愿意承认与否,现代性正逐渐改变着习武人的观念、练功的方法、参与的形式。
当前,健身文化生产呈多元化趋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更多的是追求象征性消费、追求西方新鲜的感官文化。与以往人们把武术作为主要健身休闲手段不同,现如今各种简单易行、方便且富有乐趣的健身项目,如健美操、瑜伽、各种舞蹈等纷纷登场,它们迎合了世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其中。尽管武术的推广远不尽人意,但是不可否认,传统武术在培养学生礼仪修养、道德品质方面,有着自身绝对的优势。中国武术在“仁”、“礼”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了自身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逐渐形成了“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谦虚恭敬”、“德艺双修”等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称之为“礼仪”,所以武术礼仪是武德的重要部分。通过“武”的手段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习武者达到外练精湛的技术、内修高尚的品德。现如今,随着传统武术日益被边缘化,其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域外健身文化的冲击,影响的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现象的传统武术,从更高层面上讲,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侵略,侵略的结果是本土文化的流失。
学校教育是武术在我国本土普及发展的根基。早在先秦之际的“六艺”教育中就包含有射、御等专门武术活动。近现代以来,武术更是被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1918年旧教育部通令将“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中学、大学正式体操内容,1919年经国会辩论通过,成为全国学校正式体操。然而,近现代以来,传统武术移植西方体育教学模式,以口令化、标准化、操练性的教学模式传授,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种误读。传统武术教学不能速成,而是终身的习性养成,拳谚所谓的“三年小成,十年大成”不无道理。如今,按照西方体育教学模式习练的传统武术,正逐渐被涂改成为麦当劳式的快餐文化。
如果说18~19世纪的铅字时代成就了传统武术的大发展,那么步入20世纪之后的娱乐时代,影像读图替代了文字阐释,从而导致对传统武术的认知出现了“信息——行动”的失衡。电视媒介重新构建了传统武术的“形象”,荧屏呈献给观众的已不是传统武术的本真,而是观众想象的形象,娱乐成为精神世界的最高诉求,原初以人的精神升华为审美意象的初衷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生理感官的宣泄与心理的自我满足,如影视作品中以一敌百的武打场面,排山倒海的神功。传统武术的改写和失忆,与传统武术缺乏自我推介的平台不无关系。重塑中国传统武术的形象,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而传统武术形象的重塑,需要我们树立多元化的传承意识。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其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已被国人所熟知。而将传统武术推崇到国学的高度,并非今人首创,隋唐时期开创的武举制,就是一种提倡“以文治国”和“以武立国”的尝试。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后的民国,在救国图存的多重压力下,进一步提高了武术的地位。如1928年中央国术馆创办之初,武林界的一些仁人志士曾提议改称武术为“国术”,使之与“国歌”、“国画”、“国旗”、“国徽”齐名。将传统武术上升到国学范畴,将更有利于我们在传承过程中形成“文化自觉”,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进入国家教育体系,加快武术普及。
拳种是指流传有序、内容系统、有别于他家的拳术,如查拳、翻子拳、六合拳等。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挖掘整理出来的129个“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系均属于传统武术。拳种是历史的产物,传统武术的传承是以拳种为依托进行的,拳种是维护传统武术文化生态多样化的基础,而凌驾于拳种之外,任何论及传统武术的行为都是空洞的。唯有立足拳种,我们才能触摸到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体验到传统武术的身体规训。当前,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拳种的重要性,并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技术形态各异,但每个拳类都是武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据悉,目前中国武术协会已开始着手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大力保护民间传统武术。同时,要求各地在专业队、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中大力弘扬、传承传统武术项目,而这种保护、传承、发展就是武术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贡献。
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仅是“除旧布新”,还是“推陈出新”,这个“新”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创新。“变则通,通则灵”,要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应该致力于创造划时代的文化产品,因为文化强国必须有强国文化做积淀。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武术就是在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如杨露禅从“快打慢”的反向入手,形成了杨式太极拳;孙禄堂融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于一体,创立了孙氏太极拳等。当前,我们谋求武术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如以传统武术为基础、借鉴西方体育模式诞生的竞技武术,虽各方褒贬不一,但作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所着重打造的文化样式,从推广层面上看,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我们当前大力推广的武术段位制,立足打练结合,重视文武一统,从技术和文化层面界定段位级别,这在武术发展史上亦是一大创新。再如,吸纳众多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的成功放映,使得国人骤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而这种“陌生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遗弃、来源于国人缺乏社会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由此不难发现,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更是传统武术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传统武术门户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场域,其所以称为一个流派,一种拳种,除却身体技术的区隔之外,与该门户存有大师不无关系。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在于不畏权贵,崇尚骨气,有家国情怀”。如,王子平铁肩担道义,中年力挫前来挑衅的俄国大力士,扬我国威;晚年关爱大众健康,著《祛病延年二十势》,从事武术事业,服务国家等。可见,大师之大依靠的不是众星捧月般的光环,而是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生产大师的土壤,不一定要依托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如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李洛能、郭云深等等。虽然他们生活在经济落后、文化贫瘠的乡村土壤中,但散发的光芒却始终照耀着武林界。然而,时过境迁,今日名副其实的武术大师可谓凤毛麟角。
2.5.1 具有持续力的竞赛品牌
当今,我们熟知的NBA、足球世界杯、美网、澳网等已深入人心。近几年在我国举办的各类职业联赛,如F1上海站、中网等也是较有影响的赛事。就传统武术而言,我们同样需要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精品赛事。如2010年10月,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以“亮剑沧州,武动世界”为主题,吸引了44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运动员前来交流,不仅创造了“同时展演中国武术拳种数量之最”的吉尼斯纪录,而且推动了沧州武术界和世界武术界的交流,展示和推介了沧州武术文化。然而,此届武术节相距2003年第七届中国沧州武术节间隔8年。同样,201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开封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少林拳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运动员,上演了一场少林功夫的饕餮盛宴,但能否打造成有持续影响力的精品赛事,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2.5.2 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品牌
当今,国内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是要改革“重物轻人”的问题,强化文理相融、全面育人的思想,大学不是造就“器物”,而是育人,是培育有思想、有感情的全面发展的人。就武术而言,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才是武术的发展之路。传统注重言传身教与练悟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因此,习武者的武术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实践性的教化不仅能提高习武者的技艺,同时对习武者的武德修养、礼仪养成具有积极影响。时下教育部实施的“武术教育联盟”,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提出了“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新思路。“一校一拳”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地方学校武术自主教育的尊重,“打练并进”是对传统武术“体用兼备”的直接阐释,“术道融合、德艺兼修”进一步将教改目标定位为:“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总之,构建独具特色的武术教育品牌,不仅是各级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传统武术多元化存在的策略。
“中体西用”也好,“古为今用”也好,只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确保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不变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尝试各种形式的创新,积极地构建多元传承意识,将传统武术有机地融入到社会,相信传统武术的腾飞指日可待。
[1] 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29.
[2] 王岗,包磊.中国武术:国学教育的一种品牌[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49.
[3]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4] 夏虹.回望北京奥运之年的体育文化遗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7):41-46.
[5] 龙行年.武当武术文化的文化精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56-60.
[6] 黎桂华.我国武术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