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斌,崔 虹,赵永刚,王 坚,赵明东
(1江苏省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2东台市天润蚕种公司,江苏东台 224200;3东台市蚕桑场,江苏东台 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省、全国重要的优质茧丝基地,茧丝绸产业成为东台市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约1万公顷,养蚕农户6.2万户,2013年饲养蚕种46万盒,生产蚕茧1.8万吨,蚕茧产值8.15亿元,生产白厂丝2 800 吨,茧丝质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桑园面积、饲养总量、蚕茧单产、蚕茧总产量、蚕茧总产值、亩桑产值、蚕茧质量、社会化服务等八项指标全省前茅,家蚕饲养量和鲜茧产量约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东台蚕茧”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星云”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富安”牌桑蚕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
江苏省东台市现有两家专业蚕种生产单位——东台市天润蚕种有限公司(原东台市蚕种场)、东台市蚕桑场(东台市种畜场)。累计桑园面积982 亩,年繁育一代杂交种能力30万盒,原种8 000 张。
东台市天润蚕种有限公司(东台市蚕种场,2003年改制)坐落在东台市三仓镇新农岔路口西首,是以生产家蚕良种为主的农林场圃,始建于1950年3月,1978年开始试制蚕种,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杂交种25万盒、原种8 000 张的全省大型种场。全场现有事业在职在编人员108人,退休人员95人。在职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的5人,蚕业高级工24人,中级工49人。土地总面积810 亩,其中桑园732 亩,农田23 亩,生产办公用地35 亩,职工宿舍占地20 亩。全场现有生产用房2万多平方米。详见表1。
表1 东台市天润蚕种公司近几年蚕种生产情况
东台市蚕桑场目前有桑园250 亩,标准蚕室53间,年生产蚕种5万多张。现有蚕种生产专业技术人员5 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 名,农艺师3 名,助理农艺师1 名,有6 名蚕桑高级工。详见表2。
表2 东台市蚕桑场近几年蚕种生产情况
自2002年以来,东台市每年农村发种量均在30万盒以上,且不同幅度地增加,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573 237 盒,市内蚕种呈现出供不应求态势,市内2 家蚕种场生产蚕种全部被推广应用,蚕种几乎不愁销路,也无销售成本,在这种态势下,东台市蚕种生产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与矛盾。
近几年,由于蚕种供不应求,2 家蚕种场全部实行春秋两季满负荷生产,但生产效率仍然较低,2007—2013年人均繁育蚕种1583 盒,最好的2012年也只有2 033.6 盒,人均产值11.323万元,除去各类直接成本,人均毛利约1 60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20 000元左右)。主要原因受蚕病、周边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部分批次蚕种生产大幅度减产,桑园治虫和防微过度,桑园治虫用工用药600~800元/亩·年,成本过高,毛利倒挂,降低了整体生产效率。
职工生产积极性受挫,大部分职工都不愿意养蚕制种,或消极怠工、或惜工惜本,形成了不良循环。主要原因是2000年之前,蚕种场生产形势一直较稳定,但随着职工年龄增大,体力明显下降,退休人员增加,在职与退休人员比例7年平均1.66 ∶1,从2007年的2.12∶1降到2013年的1.15∶1,负担近乎翻了一倍,人均负担加重,职工收入相对减少,临时工难找,且工资高,成本上升。加之蚕种场周边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农药使用频繁,蚕种生产安全隐患加重,风险加大。
虽然整个蚕业生产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技术进步不快,但蚕种生产技术更加落后,绝大部分仍然沿袭的上世纪70、80年代,有的甚至是50、60年代的比较原始的蚕种繁育技术,操作繁琐,费工费时费力,劳动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主要原因是人员思想僵化,蚕种生产封闭在一个圈子内,与社会沟通少、交流少。敢于创新的人少,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从业人员知识更新慢,技术指导乏力无方。
大部分蚕种场仍然使用的是蚕匾、蚕架养蚕,小蚕分户饲育、煤球加温、手工剪伐桑条、传统机械治虫等传统的设备设施,陈陋破旧,体力要求高、成本消耗大、劳动力需求量多,设备设施更新慢,不少蚕室建筑于上世纪70、80年代,不少蚕具也是80、90年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很少有新的设备、设施投入。主要原因是蚕种利润低、积累少,只能维持现状,勉强运转,没有经济能力从事技改投入和新装备的引进。
大农业的迅速发展完全利益于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拉动了劳动力、农资、农机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而蚕桑特别是蚕种未能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反而受其生产资料大幅上升的成本攀升之害。主要原因是行业影响力较小,得不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行业自身管理体制较乱,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为行业争取政策的难度很大,各类惠农政策难以惠及到蚕种生产上。
针对东台市蚕种生产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东台市蚕桑生产实际,借鉴现代农业的相关理念,进行了一些思考。
思路决定出路,蚕种生产发展必须要走出去,拓宽眼界,拓宽思路,既要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也要有工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一方面引进先进的装备,减少用工,稳定、提升场内生产效率,同时要发挥蚕种场技术人员多的优势发展自己的蚕种生产基地,也可以在用工上进行创新,与劳动服务中介机构合作,实行服务补包,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体力重、强度大的操作组织外包,错开统一收蚁时间,分批饲养,多期繁育。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禁锢,创新新的发展思路。
目前蚕种繁育仍然推行的上世纪70、80年代的《良种繁育细则》,许多技术、操作、标准已不适应现在的气候、环境、形势、劳动力等变化要求,必须进行创新。桑园栽培模式也要适应机械化操作、复合种植的需求,养蚕技术要向省力化、精简化方向发展,平台育、蚕台育这些已经被农村丝茧广泛应用且成熟的技术要大力推广,小蚕集中共育、室外预挂室内营茧等相关技术要尽快引进、探索,自动化控制温湿度、光电气消毒技术、杀虫灯治虫等要逐步加以应用,尽快从繁琐、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形成一套适合现代蚕业需求的繁育技术体系。
现行的蚕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在原有集体统一组织生产的基础上,实行分桑园、分蚕室、分蚁量到每个职工,相当于农村分田到户。随着职工年龄增大,体力下降,这一生产形式已不能保证蚕种生产的稳定,要打破现行的平均主义生产形式,鼓励有能力、会管理、懂技术的职工牵头承包,使蚕种生产逐步向大户(职工)转移,尝试建立小型农场模式,形成大户或家庭农场主式的蚕种生产组织或蚕种生产合作组织,逐步淘汰养不好、干不动、年年亏的职工,通过发放一定的生活费,鼓励他们到大户打工,通过生活费和各种保险来调节,尽快改变现行的组织形式。
蚕种生产管理不单单是指导和考核,要更好地优化桑园、蚕室、蚕具、职工等各种要素,合理配置,整合优势,强化全程服务,解决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矛盾,抓好宏观调控,发挥最大优势。根据生产实际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要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等进行针对性考核奖励,利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推动各项关键措施的准确落实到位。
在抓好蚕种生产这一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途径,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发展叶果两用果桑,既能开发桑果系列产品,桑叶又能作为养蚕的补充;二是发展蚕沙沼气,既能化废为宝,处理好蚕沙,又能为职工提供沼气或沼气发电,沼液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三是桑枝条栽培食用菌,种场有现成的蒸汽消毒灶可用来消毒灭菌,桑园、蚕室又是可利用的食用菌培育场所;四是蚕虫草、蛹虫草的开发,其技术已成熟;五是桑园套种套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增效发展模式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蚕种生产的稳定。
由于蚕种生产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种场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还有一个过程,针对目前蚕种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此建议。
蚕种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和根基,蚕种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民收益和产业增效,茧丝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都要将蚕种生产作为自己的基地来抓、来保护。政府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净化蚕种生产的周边环境;技术部门要加大对蚕种生产指导的力度;龙头企业要从资金上以适当的扶持,特别使用优良品种要从后道增值反哺前道,使之良性循环,保证优质蚕种生产基地的稳定。
一是要减少蚕种繁育、推广过程中非必需的支出,如:检测费用由财政拨款到检验单位,蚕种经营单位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缩减中间环节收费,降低成本;二是呼吁有关部门在良种繁育、农资、农机以及加温设备方面享受大农业、畜牧业的优惠补贴政策;三是相关农业项目适当向蚕种业倾斜,扶持弱势产业,体现财政资金“雪中送炭”的功效;四是试行蚕种保险,保护蚕种生产者的利益,蚕种生产本身就有一定的公益性成分,生产者的利益应该受到保护。
蚕种生产也要认准形势,自我造血,增强自身生命力,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动力;要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蚕种生产者的长远利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自我挖潜,同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抓好蚕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