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松俊 周家华 潘时山
(南通市蚕桑指导站 226011)
近年来,桑疫病的发生逐年上升,已演变为苏中地区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在南通市主要蚕区,桑疫病严重的地方发病面已超过50%,造成了严重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因桑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为解决桑疫病防治问题,南通市蚕桑指导站专题立项,对桑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并在试验示范区域内进行了示范防治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经调查研究,大致查明本地桑疫病病原菌的有关性状以及病害的一般规律,了解了一些桑品种的抗病性能。
根据其在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症状可分为三种症状型。
1.1.1 黑枯型
一般在嫩叶叶脉周围产生多角形病斑,由油渍状后变褐,病斑四周黄绿色或黄色,严重时病斑连成片,有的半叶以上变黄褐色;新梢或枝条上常产生黑褐色点线状条斑,新梢受害时,梢端往往腐败变黑呈烂头状。
1.1.2 缩叶型
病叶叶脉局部褐变坏死、叶片向背面蜷缩呈典型的缩叶状;叶肉处散生圆形病斑,由油渍状后变褐,四周黄绿;新梢患病后常使顶芽枯萎,下面腋芽再萌发新梢形成侧枝;枝条上病斑呈凹陷龟裂状的黑色梭形裂口。
1.1.3 断柄型
新梢第1~2 片嫩叶叶柄中间呈缢缩发黑状,在叶柄缢缩处弯折,叶片枯萎下垂,其后叶柄缢缩处断裂,桑叶落地,这时新梢已长出第3~5 片叶以上。
以上几种症状型的受害部位,特别是嫩组织病斑,在空气湿度大时会溢出黄色或白色的菌脓,成为再次侵染的重要来源。
研究表明,桑疫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 Van Hall.)属裂殖菌纲,假单胞杆菌目,假单胞杆菌科,假单胞杆菌属。
图1 分析出的桑疫病病原细菌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
1.2.1 病原特性
1.2.1.1 病原大小
病原菌为短杆状细菌,两端钝圆,大小为0.7~1.3 ×1.6~4.4μm,平均1.4 ×3.2μm,生育温度范围2.5~34℃,适温28~32℃。
1.2.1.2 病原性
用一束针刺新梢叶的半边,在叶背面喷雾菌液(108/ml)接种,置湿室24h 后移入温室保护15 天,调查从气孔侵染而产生的病斑数和从伤口感染而引起病斑扩大的程度,以测定病原力。按这种接种检定法对2~3个抵抗性品种接种病原菌,从反应可以检定病原性的有无及强弱。初次或连续分离培养数次的病菌致病性都很强,但经不断分离培养,较长时间在培养基中生长发育的病菌其致病力会逐渐减弱。
1.2.1.3 菌落型
缩叶病病菌在培养基上具有白色半透明、中高、圆形、波状边缘、湿光的光滑型菌落,菌体具有1~10 根单极性鞭毛,能运动。也有出现不平型菌落株,这种菌落形成较早、扁平且周缘极不整齐,不能正常分裂、丝状地延长,无鞭毛也无运动性,革兰氏染色阴性。黑枯病病菌在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的菌落呈乳白色、半透明、圆形,中心凸起,边缘较整齐,表面平滑湿润,有荧光,用低倍镜观察,菌落内部呈网状结构。是一种好气性的专性寄生菌。单极生鞭毛一至多根,无芽孢,无芽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1.2.2 病原与环境的关系
1.2.2.1 与温度的关系
本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35℃,属于一类中温菌。两种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黑枯型菌在28~30℃,缩叶型菌为25~28℃。干热致死温度10min,黑枯型菌为90℃,缩叶型菌为120℃,湿热致死温度10min,两种菌均为48℃。
在自然情况下,黑枯型病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大发生,缩叶型病则在温度稍低的春季大发生。试验表明,在症状上是属于缩叶型的M792-7 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该菌接种后,其发病时间同黑枯型菌相似,在7月份发病仍然严重;M292-6菌株测定的最适生长温度与M282-1 相似,但在自然情况下春季亦有发病,曾见3月中旬上年感病枝条发病腐死,4月上旬发病严重的情况。
1.2.2.2 与紫外线之间的关系
病原菌对紫外线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其中缩叶型菌比黑枯型菌的抗性强;呈菌落状态的几乎不受日光或紫外线灯照射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自然情况下,菌脓不易受日光的影响,从而成为再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1.2.2.3 与PH 值之间的关系
病原菌的生长PH 范围较广,在5.0~9.0 之间都能生长,6.3~8.0 之间生长最好。所以病原菌在呈中性或略酸性的桑树组织和PH 在6~7.5 的土壤组织中都能很好地生存。
1.2.3 病原致病性
初次或连续分离培养数次的病菌致病性都很强,但经不断分离培养,较长时间在培养基中生长发育的病菌其致病力会逐渐减弱。进行桑品种抗病性鉴定时,在新梢第2~3 片叶背定量喷雾致病性强的菌液(108/m1)或在其嫩叶叶脉上针刺涂菌,保湿12h,在10~12d 内调查从气孔侵染而产生的病斑数、病斑大小或从伤口感染而引起病斑扩大的程度和速度,以这种接种方式来检测桑品种的抗性强弱。
在分析研究桑疫病病原过程中,反复得到一种真菌与其共生,经分离分析,系一种木贼镰刀菌,经查,木贼镰刀菌是红树植物中的一种内生真菌。研究发现:木贼镰刀菌加入土壤后,细菌的侵染率大大提高。
研究表明,木贼镰刀菌通过土壤接种方法可以使桑疫病病原丁香假单胞菌对桑树的侵染力明显增强。由于木贼镰刀菌对桑树维管组织的破坏,导致桑疫病病原菌容易入侵,从而使桑疫病发病增加;当桑树生长良好且无桑疫病病原菌存在时,木贼镰刀菌对健康桑树无致病性;当桑疫病病原菌侵入桑树树体时,表现出弱致病性,但木贼镰刀菌与桑疫病病原菌同时存在,并侵入桑树树体时,则表现出致病性增强的现象。
病原菌在病枝条活组织内越冬,到第二年侵染新萌发的芽和叶,成为早春初次侵染的主要病原。枝条内的病菌在次年春季气温变暖时,随枝条内营养液的流动,内部病斑中细菌由维管束蔓延到桑芽和嫩叶,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叶柄、叶脉上形成新病斑。病斑内的细菌迅速繁殖,溢出黄白色菌浓。菌脓随雨水滴溅到邻近芽叶上,或者经昆虫、枝叶相互接触等所造成的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气孔侵入,引起发病。病原菌侵染后,经3~4日的潜育期即形成病斑。因此,在条件适宜时,可经多次侵染,病害迅速蔓延扩大,导致流行。
桑疫病的发生或流行与桑品种、气候、地形地貌、虫害及桑园管理等各种因素有关。
1.4.1 桑品种
桑品种之间的感病性差异很大,有不少品种极易感病,并在桑组织中迅速发展蔓延,有的可深达枝条基部或拳部,成为第2年春季或夏伐后桑树的主要侵染来源。如果桑田中有易感品种混栽其中,往往成为每年发病的主要来源;若是成片栽植易感桑品种,则容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从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可以看出,不同桑品种对缩叶型细菌病的抗性依次为新一之濑>湖桑32 号>育71-1 >农桑8 号。
表1 桑品种的桑疫病抗性调查
1.4.2 气候
温湿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桑疫病的影响甚大。病原菌在适温适湿条件下繁殖加快,在大风、多雨情况下会加速扩展蔓延,而高温、干燥会使病情减缓甚至暂停。本地蚕区内桑黑枯型疫病春季也发病,而在夏伐后的夏、秋季节发病严重,特别是在连续阴雨、日照不足,或温高、湿重的条件下往往会大发生;缩叶型疫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伐后的7月上中旬之前,以后的高温季节中极少发生,这与二种病型的病原最适生长温度相一致。
表2 温湿度对桑疫病发生的影响
1.4.3 虫害
在桑树的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桑园,桑细菌病发病率也有较高的倾向,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害虫作媒介进行传播。
1.4.4 土壤肥力
在偏施N 肥的桑园中,易发生细菌病,这是由于偏施N 肥就会导致桑树徒长,叶质偏嫩。叶质偏嫩是导致细菌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1.4.5 地下水位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较高的桑园,细菌病发病率也有较高的倾向。
1.4.6 其它因素
靠近江、湖、沟、河及海边的桑园及坡谷地等招风地段的桑树容易发病;桑园密植、通风透光差的桑园,发病率高。
分别用桑保Ⅰ号、Ⅱ号和农用链霉素对重症区和轻症区桑疫病进行防治试验,发病严重的,在连续交替使用8 次桑保Ⅰ号、Ⅱ号后,有明显预防效果。防治区发病株率比未使用药物的对照区低56.7%,且平均条长长93.8 c m,病枝率低89.6%。但用药较迟、次数较少的区域,效果较差。系因桑树已经出现病症,药物对桑疫病治疗效果差。
表3 桑保Ⅰ号、Ⅱ号及农用链霉素对桑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连续交替使用桑保Ⅰ号、Ⅱ号对桑疫病的预防效果好,农用链霉素的预防效果差。桑保Ⅰ、Ⅱ号对桑疫病的预防效果好,但治疗效果较差。
使用桑保Ⅰ、Ⅱ号,应自桑树夏伐后,在桑树出现桑疫病病症前尽早使用,可控制桑疫病的发生,减少危害。同时应根据桑园病情灵活掌握。病情较重的桑园,第一次使用时间以夏伐后一个月内为宜,即枝生长到3 0~5 0 cm 开始第一次防治。
依桑保I 号、Ⅱ号的有效成分,蚕期亦可使用有利于控制田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用锌菌胺醋酸盐、锌·咪·多、诺氟沙星胶囊进行防治试验,连续使用锌菌胺醋酸盐、锌菌胺醋酸盐+诺氟沙星、锌菌胺醋酸盐+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等药物对桑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以锌·咪·多的预防、治疗效果为好(表4)。
单独使用锌菌胺醋酸盐或锌菌胺醋酸盐+诺氟沙星防治三次仍有新的病株发生,说明使用上述药物,应根据桑园发病情况,适当增加使用次数。
将叶片皱缩、部分黄化,枝条顶端出现线状黑斑的枝条定为Ⅰ级,开始烂头的枝条定为Ⅱ级,叶片掉落,枝条停止生长、枯死的枝条为Ⅲ级(最高级),防治前后的病情指数调查见表5。锌·咪·多防治区校正防效大于80%,防效最好。
表4 病情指数调查
表5 发病枝条病情指数调查
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建立桑疫病的检疫预警机制,根据不同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减少损失。
将桑疫病列为桑蚕病虫害重点预警对象,以田间实际监测为依据,结合历年发病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订立预警分级指标,分别不同类别加以处置。具体可将桑疫病预警指标分为四类,即:田间株发生率>80%时,为Ⅰ级发生,系暴发性灾害;株发生率在50%~80%时,为Ⅱ级发生,系突发性灾害;株发生率在10%~50%时,为Ⅲ级发生,系一般性灾害;<10%时,则为Ⅳ级,视为安全性正常报告。在桑病虫发生信息的发布机制上,采取预警信息分级发布。Ⅲ、Ⅳ级指标时,仅需通过《桑病虫情报》发布信息,Ⅱ级指标时通过《桑病虫情报》、电话与传真发布信息,Ⅰ级指标则通过《桑病虫情报》、电话与传真、电视滚动字幕、如皋农业网、南通农业网等渠道发布信息,同时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贯彻落实桑蚕病虫害及主要环境灾害的防治。
根据桑蚕病虫害及主要环境灾害的发生情况与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符合Ⅰ、Ⅱ级预警指标的采取应急控制技术,凡是符合Ⅲ、Ⅳ级预警指标的采取常规控制技术。应急控制技术措施包括:截干、除叶,清理桑园、更新桑园,连续交替使用桑保Ⅰ号、Ⅱ号喷药防治,或用锌菌胺醋酸盐、或(锌菌胺醋酸盐辛+米多唑+多菌灵的复配药剂,进行药物防治。
常规控制技术包括:选栽抗病品种,避免大范围成片栽植单一易感品种;注意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加强桑园管理,如清沟理墒、开沟降渍;随时巡查桑园,发现病芽病叶及时剥除;发病桑树及时挖除或进行降干剪伐,剪下的病枝病叶应带出桑园销毁,以减少再侵染来源;春季要重剪梢,减少桑园病原菌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