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益兵,王 东,胡诗颖
(1.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学系,安徽 合肥 231000)
分离适应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指留守儿童在亲子分离状况下对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应调适与应对。我国目前留守儿童已经过亿,亲子分离所带来的留守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开展留守儿童的分类研究,揭示不同亚群体留守儿童的发展特征和特殊需求,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早期预防和心理干预。
如何看待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的状况,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长期的亲子分离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是负面且不可逆的,留守儿童的适应状况明显堪忧。西方经典心理学理论,如亲子依恋理论、压力-应对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家庭功能理论等均支持这一观点,这也是目前国内的主流观点。一项基于国内SCL-90问卷调查的元分析表明,留守儿童适应不良症状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烦、害怕人群或公共场所,较为内向,情绪较不稳定,对外人存在不信任感等[1]。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也认为,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健康人格问题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儿童并非一个完全同质的群体。一些留守儿童产生的适应不良症状并不足以代表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特征[2]。有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16PF量表的“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方面更优于无留守经历者[3],留守儿童在处理事情的速度和节奏方面比一般儿童更快、更高[4]。来自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也认为,留守儿童具有的心理弹性可以缓冲或改变亲子分离所带来的适应不良症状[5]。对于从学会独立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的个体而言,父母亲的暂时离开也可能为加速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分离-一体化进程提供契机。据此推论,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对于亲子分离的适应结果也未必完全是不良的。
从数据分析方法看,已有研究多以测量变量为分析单元,集中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两类群体间在相关测量指标平均得分的比较[6]。由于平均数统计往往会掩盖群体内的个体差异,容易形成对于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因此,以儿童个体为分析单元探讨留守儿童群体内差异,有助于深化对于留守儿童的认识。
分类是描述群体内个体差异的一种方法。尽管国内已有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但主要是根据留守经历来划分的,如将留守儿童分为单亲留守、双亲留守或非留守儿童等。国内零星的有关留守儿童的干预研究也很少体现出留守儿童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如何根据心理发展特征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是目前留守儿童研究面临的一个理论难点。通过对不同样本来源的青少年适应研究文献分析发现,不同学者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Solberg(2007)从复原力的角度,将危机中的青少年划分为六种类型,即在高脆弱型和非危险型两个极端之间细分为脆弱、疏离、弹性、中等弹性四种类型[7]。辛涛等人(2007)根据学业自我评估、学业动机、心理健康水平和问题行为等指标,将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分为四类:良好型、闲适型、紧张型和高危型[8]。Roeser,Eccles,&Sameroff(2000)按适应水平将初中生分为四类:积极完好型、低学业价值性、低情绪完好型、高危型[9]。邹泓等人(2008)根据自尊、社交能力、孤独感和问题行为等指标将中学生的社会适应分为和谐型、低人际-高孤独型和低自尊型三类[10]。可见,除了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两种极端类型以外,介于两者之间的相对模糊的样本区间究竟能区分出几种类型并不确定。邹泓、余益兵等(2012)在以往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领域-功能”理论模型[11],认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是评估个体社会适应首先需要考虑的两种最重要的功能维度。从理论上看,以社会适应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为指标,可以将儿童划分为四种最基本的亚型,即“低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高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高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和“低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
本研究以社会适应的领域-功能模型为理论指导,以初中阶段留守儿童为被试,以社会适应的两种功能为综合指标,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并考察其有效性,以便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进行团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30份,剔除不认真作答的问卷并经过逻辑清理后,获得有效留守儿童样本234人。其中,七年级59人(男26人,女33人)、八年级100人(男28人,女72人)、九年级75人(男27人,女48人),平均年龄14.4岁。
1.社会适应问卷 采用邹泓、余益兵(2012)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11],包括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人际疏离、行事效率、违规行为、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八个维度,共50题,采用0~4分评定。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见表1。
2.心理韧性问卷 采用胡月琴、甘怡群(2008)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2],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共五个方面,共27个题目,采用记为0~4分评定。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5。
3.同伴依恋问卷 根据Armsden和Greenberg(1987)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13]修订而成,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三个维度,共15题。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67。
社会适应各维度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简单相关系数见表1。除违规行为外,社会适应内部各指标间均呈中等以上显著相关。
表1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各指标间的相关(n=234)
为简化数据,对社会适应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两个因子,前者包括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行事效率、积极应对四个指标,后者包括自我烦扰、社会疏离、违规行为和消极退缩四个指标,分别对应于“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功能状态,累积变异解释率为60.4%。以两个适应功能的回归因子分为聚类变量,采用快速聚类分析将234名留守儿童分为四类,分别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2%(n=36),30.3%(n=71),39.7%(n=93)和13.6%(n=3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2),不同类型留守初中生在社会适应的消极适应(F(2,230)=107.3,p<.001)和积极适应(F(2,230)=188.8,p<.001)两项功能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各组被试在两种适应功能上的得分分布情况,分别命名为高危型(I型)、矛盾型(II型)、完好型(III型)和脆弱型(IV型)。
图1 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类型的聚类分析
表2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适应功能的均值比较
同伴依恋是衡量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心理韧性是个体逆境中成长的重要心理资本。这里以这两项指标得分来验证聚类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表3),无论在同伴关系还是心理资本方面,完好型>矛盾型>脆弱型>高危型(F(3,228)=7.58,p<.001;F(3,230)=45.97,p<.001),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根据2.2聚类结果,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评价指标进行判别分析,以建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判别函数。通过分析,三个判别函数的特征值均达到显著水平(D1=2.81,p<0.001,D2=1.36,p<0.001,D3=0.08,p<0.05)。结合表4标准化判别系数和结构系数,可见消极适应功能各指标与第一判别函数关系更密切,积极适应功能各指标与第二判别函数关系更密切。相对而言,第三判别函数与亲社会倾向和积极应对更为密切,但结构系数均不显著。
表3 对聚类结果在效度指标上的验证(M±SD)
表4 各判别函数的标准化系数与结构系数
另外,本研究建立了Fisher判别函数(见表5),以便未来通过调查社会适应八项指标上的分数计算相应的Fisher值对留守初中生进行类型划分。其中,Fisher最大值所对应的组别就是留守儿童的具体类别。
表5 Fisher鉴别系数
进一步对原始分类与预测分类进行交互验证,结果总体正确判别率为95.3%,不同适应类型的正确判别率见表6,说明本研究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具有较高的预测力,可以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
表6 分类结果的判别效果分析
本研究依据社会适应功能状态的因子得分,将留守初中生划分为高危型、矛盾型、完好型和脆弱型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于 “低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高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高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和“低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四种基本形态。从理论上看,这种根据适应功能状态的高低得分进行分类是存在的。这种分类方法在近期相关研究[14]中也有所体现。
进一步分析发现,四种类型中既有两种对立的功能状态此消彼涨的情况,如高危型和完好型,也存在对立的功能状态得分同方向变化的情况,如矛盾型和脆弱型。辛涛(2007)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这说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点在国内外其它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比如,青春前期儿童家长报告的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相关系数在-0.19~-.24之间[15],成人自我报告的心理健康症状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为0.13[16],青少年自我报告的特质性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相关也不显著[17]。因此,留守儿童最佳的适应状态是高水平的积极适应和低水平的消极适应的综合反映,消除消极适应症状,并不代表积极适应品质的自动形成。
本研究中,完好型人数最多,占39.7%,是高水平的积极适应品质和低水平的消极适应症状的结合体,这类儿童也称之为“弹性儿童”。其次是矛盾型占30.3%,表现为积极适应维度和消极适应维度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干预的重点在于消除适应不良症状。脆弱型人数最少,占13.6%,表现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也有人称之为“闲适型”,干预重点在于发展积极适应品质。高危型占16.2%,表现为消极适应维度得分高于平均水平而积极适应维度得分低于平均水平,这是留守儿童综合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分类结果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四种类型留守初中生在同伴依恋质量和心理韧性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完好型留守初中生的同伴依恋质量和心理韧性最高,其次是矛盾型和脆弱型,高危型得分最低。原始分类与预测分类的交互验证也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正确判别率均在90%以上,总体正确判别率为95.3%,说明关于留守儿童的基本分类是合理、有效的,可以用于未来对留守儿童发展监测和预警实践中。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未来十年义务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本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分类结果及其判别函数,不仅可以据此确定留守儿童基本类型,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辅导和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比如,矛盾型、脆弱型和高危型都是需要关注和提升的群体,但三者的具体表现及其潜在优势的心理品质各有不同,相应的关爱和辅导策略应有所侧重。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研究数据均来源于被试自我报告的问卷法,留守儿童的防御心理也可能人为地掩饰适应不良症状,这将可能使各种类型人数比例存在一定的偏差。未来研究可以结合他评或客观指标作为校标,对已有分类进行效度检验和校正。另外,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揭示四种亚型心理特征,以便命名与内涵更加吻合。
[1]王锋生,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 Meta分析[J].卫生研究,2010,(2):224-227.
[2]申继亮,武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13.
[3]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3-126.
[4]常青,夏绪仁.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8,(6):1406-1408.
[5]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8.
[6]范兴华,方晓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7]Solberg,V.S.H.,et al..Classifying At-Rlsk High School Youth: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Community Violence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n Academic and Health Outcomes[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7,55:313-327.
[8]黄宁,辛涛,栗晓霞.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57-61.
[9]Roeser,R.W.,J.S.Eccles,and A.J.Sameroff.School as a context of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A summary of research findings[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0,(5):443-471.
[10]李晓巍,邹泓,曲可佳.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聚类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566-268.
[11]邹泓,余益兵,等.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模型及其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66-73.
[12]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13]Armsden G C,Greenberg M T.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7,(5):427-454.
[14]徐芬,何振芬,马凤玲,等.大学生信任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体差异的视角[EB/OL].[2013-07-10].中国科技论文在 线,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307-145.
[15]Veenstra,R.,Lindenberg,S.,Oldehinkel,A.J.,De Winter,A.F.,Verhulst,F.C.,& Ormel,J.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preadolescence:Teachers'and parents'perceptions of the behavior of girls and boy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8,32:243-251.
[16]Tang,C.S.-k.Positive and negative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adult survivor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earthquake –tsunami[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6,61:699-705.
[17]Schmukle,S.C.,Egloffa,B.,&Burnsb,L.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2,(5):46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