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性观的飞跃——马克思人性观的特点及其对传统人性论的超越

2014-12-04 01:35蒋怀柳彭光灿
理论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人性

蒋怀柳,彭光灿

(1.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与他物的区别,就开始了对其自我本性的探索。在人类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的自我认识水平和现实理论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对人、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的回答的各不相同。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马克思人性观就是国内外哲学界争论不休问题。近些年,对于马克思人性观的争论更趋激烈。总的看来,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本质主义”,或者说“反人性”的一种形式,它是完全否认关于人性的说法,反对人性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人性观是无法接受的相对主义,为了为其社会批评理论提供价值基础,马克思必须坚持传统启蒙的人道主义,坚持一种普遍人性的观念。[1]我们认为,这些关于人性观的看法都没有抓住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没有真正揭示出马克思人性观的特色,与马克思对人、人性、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客观历史事实也不相符,这实质上使他们在自己立场上对人性观的论述上走向了极端。

一、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

关于人性的探讨,有的哲学予以直接明示,有的哲学则隐喻论述,马克思关于人性的阐述就是以隐喻方式进行的。马克思对人性的论述具体而丰富,决不像西方哲学家所想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一切”、“人性理论缺失”、“见物不见人”的理论体系。如果深入研究马克思对人、人性以及人的本质的阐述,就会发现,马克思的人性观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人性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在他看来,“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来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并且,“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显然,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他是作为一个整体,以某种社会的形式来共同面对自然。人在处理他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中,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要,创造了人化自然的社会环境,进而使自己打上了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性质,完善了他的现实性。亦即,人在改造自然和创造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全面的现实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的个人的全面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现实性才得以表现。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必然造就不同的人性,这也决定了人性的历史性。人类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对人何谓人的不同看法以及评价人作为优秀或合格人的不同标准。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人类本性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人性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具有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依然受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在生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4]第三阶段是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由此可见,人性的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在第三阶段上,人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人也实现了人性的复归、“自由个性”的生成。在社会发展中,个体依靠社会生产关系得以发展和完善,在个体自我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又打上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特历史特征——社会历史的现实性。反过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们又获得了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他们按照物质生产需要进一步确立新的社会关系,是人性发展的历史性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呈现。可以说,马克思所研究的人性既是现实客观环境与现实的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过程,亦即人性是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2.人性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具有“类本质”、“类存在”的特性,其必然体现人性的整体性。从自然角度来看,在原始社会,个体的人不具有表征作为自我主体的身份,他仅仅是标识氏族部落、原始分工以及区别于他物的符号,个体的存在只能依赖于作为“类”的整体或群体而存在。从社会角度来看,人在现实交往中创造了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又体现为人与群体、人与国家的关系,这决定了社会中的个体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靠群体而存在。因此,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5]也就是说,社会是人们在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所发生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决定了社会中的人的人性必然表现出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群体性或者整体性的特征。

个人作为社会的“类存在”的单个存在方式,其个性是人的社会类特性、普遍社会本质的表现形式。人们在谈论人的存在时,总是容易看到个人的感性直观的存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这些有生命、有肉体组织的、感性存在物的个人,以具有总体观念、能够思考和感知的社会主体自为地存在着,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在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上,在能力的发展和能动的发挥上,也作为特殊的个体存在,“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7]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存在各具特点,最终表现为各自的个体性。这种个体性在自然方面表现为智力、体能、性格、生理等等的差异,在社会方面表现为知识、素质、交往等等的不同。

人类社会不是由个人无序地聚集的简单加总或无序集合,“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在实践活动中,如果不是通过个体交往形式,使用社会关系将个体连结起来,社会就成为一个主观空洞的抽象物;同样,如果个体脱离社会,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个人及其人性也将会是一个没有任何规定的抽象名词,个人的存在也只能在想象中存在。可以说,个人和个性之所以能以单个方式和个别形式表现人的社会的类存在、表现人的社会的类特性和普遍的社会本质,就在于他们在社会活动中作为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主体和承担者而存在,他们是整体性中表现出的个体性。换言之,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了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3.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研究人性“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属性”,[9]即人性的普遍性。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其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他的存在和活动形成了社会关系,也就是社会本身。因此,人性必然体现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普遍性,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也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谈人性的普遍性。首先,在马克思看来,仅从某一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人性,只会使人性成为一个抽象的名词,从脱离了社会的个体身上无法考察出人性以及人的本质,如果要科学且根本地理解人性以及人的本质,只能从人类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整体出发来理解。其次,人性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可能获得实现。马克思说需要是人的本性,当个体的需要作为人类的需要时,人才能完全实现了他的本性。此时,个体的自由发展才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单个人的人性才指人类的总体本性,也就是人性的普遍性。再次,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社会组织)的本质,这些实体性的东西也表现人的现实普遍性,也就是一切人的共有的东西。[10]个体如果脱离了普遍人类生活的整体依托,那么,人及人性在任何地方都达不到自己的真正普遍性。

在社会活动中,个体由于受自身和外在条件的限制,他只能作为社会的原子或一部分而存在,从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即人性的特殊性。首先,个人的本性实质上是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生命两重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实践活动,把自身的存在、活动等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同时,这一过程也使得他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成为他自身与其目的性活动,使他的本性成为他的生存活动中自我创生的本性。其次,“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11]可见,个体所面对的、进行生产所必须的社会关系千差万别,在特定阶段上具有各个阶段的特殊性,再加上每个人智力、知识、体能、性格、生理等等的差异,必然会形成个体人性的特殊性。

“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12]亦即,人既是特殊的个体,同样的也是普遍的总体。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必然是处于社会关系总体中的存在物,因而是社会的“类存在物”,是“总体”。由此可见,人性也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西方传统人性观的特点

纵观西方传统人性观,从普罗泰戈拉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开始,一直到现代西方学者将人的问题作为本体论化的问题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他们对人及人性的认识始终与社会现实相割裂。正因如此,使得传统哲学对人的问题的解答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进而决定了传统哲学对人性的认识逃不出片面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窠臼。

首先,西方传统人性观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人性理论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路径发展的:第一条路径,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角度研究人,将人看作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研究路径试图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把人性还原为自然本性,最终不但没有摆脱自然主义的束缚,而且还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第二条路径,将人看作是理性主体,研究人的精神自我。这一研究路径通过审视人的意识活动,来洞察人的特性。他们认为,只有认识理性知识,才能正确认识人的行为,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亚里士多德曾试图克服将人的“感性”、“肉体”和“理性”、“精神”相割裂的缺陷,他既强调人的理性,又重视人的社会性,最终又陷入重视普遍性,轻视特殊性的片面性之中。到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一方将人看作是和自然万物没有区别的自然实体,并把人说成是机器或植物;唯心主义的一方则将人看作是理性实体、精神实体,认为理性和精神是人的本质。对此,费尔巴哈试图用人本唯物主义克服两方面的缺陷,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进行颠倒,使其哲学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以恢复唯物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的看法。然而,费尔巴哈将自然看作是人的最高本质,仅从人的自然本质出发理解人,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以及劳动和生产关系在认识人的本质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又陷入抽象性和片面性的窠臼之中。

其次,西方传统人性观具有明显的抽象性。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哲学就将人确定为哲学的主题,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苏格拉底将人的存在严格分为“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两部分,并把后者看作是人的本质,把人抽象为理性存在物。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成为西方哲学理解人及人性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把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综合起来的方法使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统一起来。但是,其结果是重视人的抽象普遍性,忽视人的个体性。到了近代,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的豪言开创了主体性哲学,这标志着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以此为开端,此后的哲学家试图以理性和精神来克服主客对立、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对立。例如,康德就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的本性,人只有按照其理性去行动,才是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尊严的主体。黑格尔则把人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他把人统一于绝对的精神,只有理性才是人的本质,人也因此成为精神的实体,即精神的主体。尽管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看作自己哲学的对象,但是,他所理解的现实基础仅仅是感性的人,他把“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并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他不能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他仅从人的自然本质出发来理解人,他不懂得社会生产活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他所说的人也是抽象的人。可见,西方传统这些对人及人性的认识始终没有摆脱其抽象性的缺陷。

再次,西方传统人性观将人性看成是永恒不变的。西方传统人性观将人看作是与物无异的既定性存在,人性一旦形成,就是永恒不变的。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看作是一个自然实体,把人的本质或本性归为人的肉体感受性,试图用人的自然属性说明人的一切属性,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精神仅是其肉体的派生物。比如,爱尔维修把人的行为看作是受肉体感受性所驱动的机械运动。费尔巴哈将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作为生物体的类关系。传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则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实体,人的能动性是人的精神所致。特别是到了近代,笛卡尔确立了“我思”的理性权威后,更是突出其主体性,明确提出“精神是人的本质”。比如,康德将人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在道德方面为其自身立法,突出强调了人的理性本质。黑格尔更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绝对精神”、“绝对理性”,并强调“人的本质是‘精神’”,“自在自为地存在的精神……是人”。[13]可以看出,西方传统人性观(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试图寻找一种永恒不变的人性,以解释人的活动,它没有认识到实践在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时的重要作用。在认识人及人性过程中,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根本不可能科学地理解人及人性。

三、马克思人性观对传统人性观的超越

马克思正是针对传统人性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和永恒性实现了其人性观的飞跃。首先,马克思的人性观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为理论出发点,把社会实践看作是理解人及人性的根本原则,并认为研究人必须从研究社会出发或者说通过社会研究人。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研究人,将人作为是现实的存在物,这是马克思的人性观的现实性特征。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是从他们的现实活动、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即从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人的社会关系出发。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主体——人与 “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么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4]这说明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的人,生产关系又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这也决定了处于生产关系中的人及人性是具体的、现实的,离开了人的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问题什么也说明不了。正是从具体的、历史地变化的人出发,马克思解决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的“人性之谜”,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人性观的超越。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体,他“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5]在社会活动中,这种全面的方式取决于劳动形式和社会关系。人的存在和发展受他所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制约,人性的不同受社会关系和生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人性发展的全面性或整体性就是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全面性和人的社会关系控制的全面性。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使个体逐渐摆脱地域、民族与文化的限制,在全面的生产关系中发展和丰富其个性,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取代了个人的单向度发展,他不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整体性”。[1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人性观实现了对传统人性观的片面性的超越。

再次,马克思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实际生成过程,一个自然发生的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本质,成为一个生成性的存在。因此,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生成性决定了人性的生成性。这就决定了人性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和变化而生成变化,人性是由社会中的人的生活状态、生存特性以及他们的实践方式等等决定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7]也就是说,在客观世界主观化和主观世界客观化的过程中,人完成了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从而生成一个全新的自我,使自己成为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实现了目的与工具的同一。在此过程中,人完成了自我生成的本性,使人为之人,进而实现了对传统人性观永恒性的超越。

总之,马克思的人性观立足人的实践,立足人的社会现实,克服了以往的人性观抽象、静止、片面地谈论人性的理论不足。马克思曾断言,“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18]表达了对未来新人的期待、对未来人性全面发展的期待。

[1]〔英〕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M]. 冯顺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

[2][6][11][14][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345,68,67-68.

[3][7][10][12][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0,302,52,302,303.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09,22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69.

[13]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73,366.

[16]〔德〕雅斯贝尔斯.新人道主义的条件与可能[A].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33.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4.

[19]]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0]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人性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逼近人性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设计的本质
人性的偏见地图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