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全
(武汉大学 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归纳起来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来研究,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研究。但理论界对于第一方面结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而对于第二方面结合的研究比较薄弱。而考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问题作一探讨。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教材这样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它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思维辐射的轴心”;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的是中国化,即中国的“民族形式”和“语言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这一光辉理论辐射出的“光”和“色”,是包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外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方面,缺一不可。
1942年,毛泽东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2]“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目标。“解决中国问题”当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演变成别的什么主义的中国化。“创造些新的东西”就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同样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轨道。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思维辐射的轴心”,是“一种普照的光,赋予其它理论以颜色”。
“中国化”强调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的过程。一种外来文化要在本国的传播,不会再嵌入该国文化基因,但必被该国文化照之以色,渡之以光,这种光和色勾画了五彩斑斓的外衣,赋予外来文化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为它披上为中国人民能接受和欣赏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外衣,剪裁这种外衣的材料来源当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是通过披上儒家、道家的外衣重新梳妆打扮才完成了中国的本土化。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格义”法,其实就是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结合起来,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佛教。任继愈指出:“所谓‘格义’是援引中国的传统概念来解释外来的佛教概念,目的在于消除中外思想交流中的隔阂和抵触,把两种不同的思想说成是符合、一致的,使人易于接受”。[3]李志夫先生认为:“之所以佛学能中国化,实在是因为我国有相对应之思想为然。虽然似非,但亦差可近之:庄子之‘坐忘’有似‘行般若般若密’。……中道有似之‘道’。……孔孟之唯心思想有似‘如来藏’唯心思想。孟子人人都可相似‘众生都有佛性’。”[4]真正根深蒂固地凝结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沉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提炼为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它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心理积淀等,通过各种机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习俗行为、情感信仰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5]
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仅仅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是不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应该包含另一个理论主题,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6]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语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智的选择就是使自己比附或依附于传统文化,“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华民族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从而减少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阻力,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
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就常常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大同社会”联系起来,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梁启超就认为大同社会与社会主义许多相似,他在《欧游心影录》中说:社会主义精神“不是外来的,原是我所固有。孔子讲的‘均无贫,和无寡’,孟子讲的‘恒产恒心’,就是这主义精神的论据,我并没有丝毫附会。”[8]孙中山说得更清楚:“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9]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毛泽东等,在理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也是如此。李大钊认为: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这两者都是新生活、新秩序所不可缺少的。期望人类最终能打破国界,实现我们人类全体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10]李达在论及社会主义时也认为:社会主义,是反对个人竞争主义,主张万人协同主义。社会主义有两面最鲜明的旗帜,一面是救济经济上的不平均,一面是恢复人类真正平等的状态。[11]
毛泽东思想中也多采用中国传统语言方式、事例、比喻等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2]他借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表达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他还用成语“有的放矢”非常形象地来比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的关系,他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它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1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秉承,更是对中国古老价值取向的凸现和发展,真正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原理的中国式解读。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把天、地、人、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之中,追求统一、协调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和谐思维”的力量。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不例外,它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也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读。
“在场”是西方形而上学体系内部构成 “存在论”基本问题域的基本概念之一,与“缺席”相对,一般解读为二元对立中占主导地位的概念在场,比如,现象和本质的对立(本质是主导),质料和形式对立(形式占主导),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对立(理念占主导)等,形而上学中大量充斥着这样的思辨模式。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所要解构的就是这种“一主一从”的二元对立关系,他认为“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并不是如在场形而上学说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封闭、僵死不变的关系,而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可变的‘可以消解或解构的关系”。[14]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给予“在场”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它指现成的或者当下即在的状态,第二,它指当前时间 或者此时此刻的一个时间点;第三,它指此时此刻的呈现。其中,第一种含义是对事物的理论思考,是空间层面的意义;后两种含义强调事物的“当前性”和“此时此刻”性,是时间层面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场”指的呈现在面前的事物无遮蔽性和敞开性,此时此地,此时此刻有意义,换句话说,指的是事物处在合适的位置,在合适的时间,发挥着应当的作用,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应用此概念。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国内学者每每探究一个问题,总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俨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注脚。一方面源于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在近、现代之交的文化裂隙中,我们有过否定传统的历史性冲动;另一方面因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构成了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想回避又不能够回避、想绕开却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学术情结”,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的哲学遗产当作一座永不枯竭的金矿,在其中不断开掘新的学术视角,努力寻找消解现当代思想家理论困境的终极答案”。[15]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体系。殊不知“任何一种理论,其解释空间都是有限的。离开理论自身生长的具体时空条件,抽象掉历史现实的内容,背离思想的当下使命和对当下社会发展走向的预见,再伟大的思想也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再天才的理论都将蜕变为空泛的教条。 ”[16]
英国著名哲学家威廉·奥卡姆在哲学上著名的思想是“奥卡姆剃刀”原则,也被称之为“思维经济原则”,并被现代自然科学视为公理。这一原理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在可以使用少数几个原则时,应用许多原理(以解释现象),就是浪费时间。”奥卡姆举例说,如果一种自然规律可以解释一块石头为什么从山坡滚落,那么就不必再引出一位天使或魔鬼来说明石头滚落的原因。中国哲学自成体系,自有自己的语言形式,特有气质和问题域,深嵌着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化基因。用中国哲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可以解释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把马克思拉出来,去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来证明马克思都论述过,好像我们先祖说的一千句话抵不上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如前所述,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不自信心理和学术情结在作祟,应该毫不犹豫应用“奥卡姆剃刀”原则予以“剃掉。”
“小康”一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语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而最早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来描述的是孔子。孔子将“小康”和“大同”进行了比较,“天下为公为大同,天下为家为小康”。“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暖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小康社会是相对于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他是古代思想家对春秋乱世进行改造的一种社会理想模式,寄托了普通百姓对富裕、殷实、稳定、安宁生活的憧憬和企盼。
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来描绘他对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构想,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念,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中国式思考。我们只能找到儒家思想的印记,却很难寻觅到马克思思想的踪影。
如果非要翻箱倒柜,“皓首群经”似的寻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佐证,是不符合思维经济原则的。将马克思主义还原到它应有的客观历史位置 “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光辉”,恰好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17]
笔者在此引申一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教材中,“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毫无争议地被冠名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新成果,我们无意要否定这些理论成果伟大的科学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角度来考虑,他们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又何尝不是中国的呢?毛泽东学生时代崇拜的英雄康有为相信 “如果正确地去解读的话,现代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在儒家的学说中能找到”,毛泽东则认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过去确实存在”;[18]而如果从文化语境上推敲,则它们完全是中国的,很难见到马克思思想的踪影,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在场。
我们反对把中国文化当注脚,呼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在场,绝不意味着“非此即彼”地思维,反过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做中国哲学的注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在场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当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合适的位置——非注脚式、非次要的、非派生——发挥其应当的作用。
人类是必须有家园的,一个民族除了必须有栖息生活的自然家园外,还必须拥有它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以固有的地缘、亲缘为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培植起来的文明和文化的血脉关系”。它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是文化和文明的历史性积淀,深深嵌入了“一个地域或民族文明的基因”,“构成了民族延续的精神血脉和民族生命之树的根”,[19]它是我们的精神归宿,是疲惫的人生之旅得以驻足安顿的一种现实体验,也是人在超越苦难、走出危机后期待的一种皈依。缺乏自然地域家园的民族,必将在世界上四处漂泊而最终在历史进程中消亡;失落精神家园的民族,民族的精神灵魂同样会居无定所漂泊遗落,民族文化会因为没有个性特质而萎缩直至销声匿迹,而没有精神灵魂、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最终也必将走向衰亡。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20]
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标志”,“是我国各民族认同程度最高、最普遍、最具典型性的价值观念”,“具有大众化的信念、信仰功能,是人民大众‘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实践的切实反映和积淀,它与中国人的整体命运密切相联。”[21]它是每个自我认同的中国人,都在内心深处自觉不自觉地“心系之,情系之,命系之”的社会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已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灵魂和源泉,成为促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华优秀文化来充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尽管有人说死后 ‘去见马克思’,但这仅仅是缘于政治信仰层面的调侃,却完全不是对生命归宿的文化认同或对终极价值的理性认知”。[22]
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外为我们再造一个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外在于我们文化的一种思想,并且,它还昭示着国家意志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即国家意志只能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却不能创生新型文化;外来文化只有通过改变生活世界,并且凝结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土文化之中……历史表明,外来文化要在本土扎根,没有千年的锤炼是不可能完成这种锻造过程的”。[23]
马克思主义没有——至少是现在还没有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构成要素,这就是当前理论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根本理由。“中国化”的目的是丰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添砖加瓦。如果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了我们精神家园的机体架构,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应当成为镶嵌在这座家园大厦之上的金砖玉瓦,当我们企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旨趣,酿造我们的“精神家园”之时,就意味着我们传统精神家园的失落。
[1][7]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5.
[2]毛泽东选集:第 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 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6.
[4]李志夫.中印佛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80—781.
[5][12][13]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801,819,820.
[6]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76.
[8]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9.32.
[9]孙中山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10]李大钊文集: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23,626.
[11]李达文集:第 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
[1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43.
[15][16][19][22][23]侯小丰.精神家园、情感依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研究,2008,(2):54—58.
[17]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18]〔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2.
[20]杨坪.三字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EB/OL].贵州正安教育网,http://w w w.zaedu.cn/New sView.aspx?id=1036,2009-11-10.
[21]李德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简单移植[EB/OL].中国网,http://w w 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4/26/cont ent_1767430 8.ht m,200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