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收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逻辑“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 ”[1](P77)客观逻辑不是纯粹主观的臆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总结,既是从实践过程中引申、提炼出来的,又对实践具有引领、指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动态结合、辩证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范式,也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路径。回顾90多年来的实践历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却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把握和领会其内在的逻辑法则,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也才能在面对新情况、化解新问题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具基础性的前提问题,处于统领地位。如何客观认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则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实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质的规定性,不是“化”出什么都可以,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色”,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具有“中国化”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2](p1515)无原则无立场的“中国化”,不仅会使马克思主义“空洞化”,还很容易被不良言论误导到“非社会主义化”的方向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够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起来,形成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这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30年时总结的十条宝贵经验中的第一条,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基本体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以科学务实地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和普遍原理,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总结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学风和方法上的主要障碍就是主观主义。“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3](p800)从实质上看,主观主义就是单纯从主观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剪裁”现实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从书本出发,把“本本”绝对化,把经典作家的只语片言当成教条,把前人探索的成功方法奉为固定模式,生搬硬套。经验主义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并用来解决包含特殊性矛盾新情况新问题。从本质上看,其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并无二致,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都看不见客观存在的新问题、新发展,对具体问题不做具体分析,共同地表现为思想上的僵化和行为上的保守,非但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弱化“理论”的说服力和指引作用,使理论失去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升的动力的同时,阻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知、运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接受“移至外域”的科学理论,到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探寻“结合”的具体路径,再到升华理论内容、“转化”出新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过程。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最科学正确、最求真务实的态度。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冲破思想束缚,防止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个别结论僵死化、把具体情况下得出的局部经验放大化,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以创造性的方式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什么时候“结合”得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坚持得好,发展得好,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日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出真理的具体性特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出空间适应性上的转化,对中国国情做出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化解“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色,还必须在实践中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 ”[4](P258)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前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普遍真理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特殊而具体的载体和条件,不同时空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实践载体对于真理的诠释方式和实现路径不尽相同。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5]能否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重要的评判标准就在于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的目标指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于“中国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也是普遍原理指导具体实践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空间和发展前景。
从历史起点上看,在中国近代“特定的世界形势中和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人民群众遵循客观规律、针对中国革命特殊而具体的任务作出的必然性抉择。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有的放矢地化解中国问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面临的“具体问题”都成为亟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逻辑进程,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来化解中国问题,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进程中的逻辑主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的普遍指导意义,要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实际为依托,只有与具体国情、特殊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创造性运用,才能转变为推动实践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应该以问题解决与否、问题解决了多少以及问题解决的程度来检验。早在革命年代初期,毛泽东就指出,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才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空谈所谓正确的理论,罔顾中国国情而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教条,不对中国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无的放矢”的态度和做法,不仅不能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P814)还会误判革命形势,误导群众,使革命遭受挫折。
中国问题具有特殊的场域性,既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原典中找到具体论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要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不能无视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否则就会因为无法做出“中国化”的解答和指引而失去理论的说服力和生命力。无视中国特殊国情和具体问题,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空洞化”和社会主义“抽象化”,到头来必然要葬送马克思主义,自毁社会主义的长城。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强化国情意识,深入把握“中国问题”的实质与要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站在中国立场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着时代化的趋势,体现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要求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推进而动态性地提升、发展,在时代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中体现真理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6](P296)“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7](P291)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中产生,却在不断推进的现实中彰显解释力、发挥指导作用,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自足自成的封闭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一个富含时代精神和特征的动态性概念,表现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马克思曾坦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认识的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8](P494)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告诫人们,如果“没有随时随地以当时历史条件为转移”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没有以适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环境的新结论来推动实践创新,一味地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陷入衰颓。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原理,但要指导中国革命,不仅要进行空间维度上的适应性“转化”,还要有时间维度上的“进化”,进入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中。诚如列宁所言,“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9](P162)马克思主义这一总的指导原理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绝无可能为今后世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因而,“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10](P777)与时代同进、潮流同步,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新的结论去代替旧的结论”,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上升、丰富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出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理论性的创造,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进一步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真谛和根本要义所在。
实践无止境,发展不停滞,创新势所必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而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笃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不断推进的逻辑进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时空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政治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义无反顾地抵制改旗易帜的邪路;又要敢于冲破传统模式的禁锢,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破除对传统模式的迷信,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绝不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无主体的自发运行,实践主体的推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根基所在。“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11](P320)“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1](P28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性追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意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还是亿万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主体性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着先锋队的主导作用,但推动实践的主体性力量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归根到底要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终究也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开拓。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正确的理论”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并根据中国现存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实践意愿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落到实处。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是理论武装群众真正意义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掌握了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就不再是“匍匐于理论下的被改造者”,成为自主自觉结合具体实际阐明正确理论的主体性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则必将势不可挡、一往无前。毛泽东早年就曾明确要求推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众化工作,致力于“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实质上,就是群众路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贯彻,目的就是为了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一方面要从意识形态层面上实现“理论武装群众”的目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努力使“群众掌握理论”,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和文化认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力量。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途中”,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它需要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和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赋予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注重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化和群众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互动和有机统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水平的标志,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支撑。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意愿,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他们理性上的认知和信仰上的认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升华为他们行动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范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活力源泉。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使马克思主义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信仰和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具有真实的“灵魂”和“血肉”,才能显示出它的实际价值和真实力量,才会在90多年前使中国人民命运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才能是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巩固的群众基础,从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无往不胜地推向前进。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再现,更是理论层面的经验总结和原则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确立与推进,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现实问题的需求,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殊场域和时代境遇中提出的理论层面上内容深化和形式转化的追求,体现了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遵循业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客观逻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产生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1]列宁全集:第 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N].人民日报,2013-01-06(01).
[6]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