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下的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英译探讨*

2014-12-04 01:17
外语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锡伯族西迁异化

苏 畅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 16600)

文化翻译观下的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英译探讨*

苏 畅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 16600)

《西迁之歌》是一部反映清朝锡伯族人民西迁新疆伊犁,守卫祖国疆土,建设边疆的英雄史诗。本文以《西迁之歌》的英译为例,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探讨《西迁之歌》英译中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中文化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得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进而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之精华。

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文化翻译

1 锡伯族西迁与《西迁之歌》

锡伯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是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古老民族。锡伯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英勇顽强、能骑善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全国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和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一道,用辛勤的劳动和丰富的智慧创造着自己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对缔造中华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上,清朝统治者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对锡伯族进行过3次较大的迁徙。其中,始于1764年(乾隆29年)的西迁历时之长,人数之众,在整个民族史上实属罕见。锡伯族官兵奉旨迁到新疆伊犁后,在开发大西北、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以及保存和传播本民族文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锡伯族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西迁之歌》生动地描述了锡伯族人民第三次迁徙——西迁新疆伊犁,守卫祖国疆土,建设边疆的伟大历程。

《西迁之歌》是锡伯族民间诗人管兴才(1894-1963)于1948至1961年期间陆续创作而成。锡伯族人民完成西迁壮举后,一直深深怀念远在白山黑水的骨肉同胞。他们的祖先远离故土吃饯别饭的那一天,即农历4月18日,成为新疆和东北锡伯族人民的纪念日。1948年农历4月18日,为纪念锡伯西迁184周年,管老先生初草了《西迁之歌》的前四五十段,配上锡伯民歌曲调,在“西迁节”那天由他教授的学生们登台演唱,获得极大成功,很快在8个牛录流传起来。管先生备受鼓舞,遂潜心考证西迁历史,研究迁徙路线,笔耕不辍,终于在60年代初完成整个作品。然而,在很长时间内,这部诗作并未正式刊行,而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人民群众不仅自己吟唱,还教育子孙永远记住这段光荣历史,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为保卫、建设祖国英勇献身(佘吐肯 1989:2)。《西迁之歌》的原文是锡伯文,后经锡伯族学者佘吐肯译成汉文,并于1981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

这首诗歌的第一部分以新疆的历史为开头,交代西迁的历史与缘由,并点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准格尔的叛乱是分裂国家,殃及百姓的行为,进一步强调锡伯族西迁戍边的重要意义。诗歌的第二部分再现盛京惜别的历史场景,不仅抒发别后永难相见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表现出锡伯族人民面对国家民族的大义而甘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文学手法如泣如诉,使人顿生感慨之情。诗歌的第三部分用精炼的语言呈现出西迁的锡伯人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表现出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诗歌的最后一部分记述锡伯人在到达伊犁后屯垦开渠、戍守边疆和抵御外辱的历史,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吴世旭 2011:148-154)。《西迁之歌》对锡伯西迁的记述十分细致,情感表达细腻,将文字记载中干瘪的历史事件还原为丰满的生活经历。不仅在锡伯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2 文化翻译观

自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学研究出现一种“文化转向论”,即译学研究在深入文本内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文本的外部研究,即文本的“文化语域”。由此,翻译的文化价值观逐步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她的“文化翻译观”对当代翻译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巴斯内特从4个层面论述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是局限在语篇范围内,也就是要关注不同文体蕴含的不同文化功能;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这里的交流指的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而应该着眼于源语文本在目标语文化里功能导航的对等。巴斯内特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Bassnett 1990:4,8)。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不同时期的翻译要满足不同时期的文化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廖七一 2004:362,365,383)。

因此,“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 (杨仕章 2000:4)。人们不再将翻译看成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把它看成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活动。

文化翻译观为解决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带来新的契机,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对外译出提供理论指导。在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 尤其是像《西迁之歌》这样的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时, 译者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背景的差异, 同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意图、 文本的类型、 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等可变因素,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 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 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 (刘艳丽 杨自俭 2002)。

3 《西迁之歌》的翻译策略

在对待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 翻译界内部产生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 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原文作者和源语文化为归宿;后者则以目的语、目的语读者和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是主张“异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反翻译”概念。这种翻译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韦努蒂称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 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 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 (Venuti 1995)。奈达(Nida)则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对奈达来说, “动态对等”的目的是, 译文的表达方式应完全自然, 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这种关于翻译的概念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的模式 (Nida 1964)。

我们认为, 在《西迁之歌》的英译中“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化因素翻译时注意找准“归化”和“异化”的“契合点”,在翻译中尽可能采用“异化”的策略。

首先,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正确表达源语的思想和写作风格,展现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国典籍的突出特点是:“许多词句言简意丰,经受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了社会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涵义……”(李文革 2000:1) 这些特征在《西迁之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西迁之歌》高度概括锡伯族西迁及在伊犁活动的将近二百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其语言的凝练。《西迁之歌》在叙事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有这样的描写:“辖领西迁的大臣阿木胡朗,是个贪婪残暴喝人膏血的狮子,不等拂晓像黄鼠狼吼叫着即催启程,真是蛇蝎的心肠狠毒又暴戾”。阿木胡朗是清政府选派的管带锡伯人迁移的官员之一。锡伯族以狮子比喻大耍淫威之人,以黄鼠狼比喻吵闹扰人之人。诗人以锡伯族的语言习惯,勾勒出阿木胡郎淫威可憎、令人厌烦的面目。我们从事《西迁之歌》的英译工作,目的是要把锡伯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此,采用异化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文化信息失真的不足,彰显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其次,异化的翻译方式有利于文化渗透和融合。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王佐良先生曾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翻译方法上译者有责任将外国文化忠实地传达给译文读者,而不是否认文化差别,剥夺译文读者接近和了解源语文化的机会。“仅从目标文化出发,置出发文化的实际于不顾,一味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方便, 以至用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出发文化, 这是一种不尊重出发文化的行为, 因为这种译法掩盖了原文的文化与艺术事实, 实际上是对译文读者的蒙骗”(王东风 1999:135)。在《西迁之歌》的英译中更是如此。《西迁之歌》中展示着许多锡伯族的民俗事象。如在西迁离别时提到:“精心装好吉祥的喜利妈妈”、“裹好祚福的哈尔堪玛法”等。反映在诗中的民俗事象,有的直观显露也有的暗合隐含。如西迁途中占吉卜、太阳崇拜、习俗禁忌等,都流淌于诗歌的字里行间。“这种民俗事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使西迁诗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生生不息的遗传基因。民俗和文学构成以西迁文化为特征的西迁诗的双翼。”(仲高 1996:3)这些承载锡伯族悠久文明历史和传统的文字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同时,采用异化的策略也是本土文化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迎接多元文化和异质文化冲击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在把《西迁之歌》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应该张扬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个性,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一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不能因为沟通而使某种文化衰弱或消失,在美洲和印第安人的文化沟通最终使印第安文化几乎消失殆尽,单向沟通是危险的。

4 结束语

《西迁之歌》是一部高度思想性与精湛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叙事长诗。为更好地传播蕴涵其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笔者将适度地使用异化和归化的策略。同时结合注释、评注等,努力正确阐释源语文本,充分体现源语的文化风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语境中,彰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之精华, 创造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 促进跨文化交流。

佘土肯. 锡伯族诗人管兴才与《西迁之歌》[J]. 满族研究, 1989(2).

吴世旭. 锡伯族西迁[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1.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杨仕章. 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 外语学刊, 2000(4).

刘艳丽 杨自俭. 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 2002(6).

李文革. 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问题[J]. 外语研究, 2000(1).

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 翻译通讯, 1984(1).

王东风. 文化缺损与翻译补偿[A].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仲 高. 西迁歌:锡伯族的精神家园[J]. 西域研究, 1996(3).

Bassnett, S. & Andre, L.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M]. London &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 1990.

Venuti, 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1995.

Nida, E. A.TowardsaScienceofTranslating[M]. Leiden:E. J. Brill, 1964.

【责任编辑孙 颖】

OnTranslatingXibo’sEpicTheOdetotheWestwardMigr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TranslationTheory

Su Cha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China)

TheOdetotheWestwardMigration,a great heroic epic of Xibo,tells a story about how the people of Xibo migrate to Yili in Xinjiang and take great effo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ontier in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aking the epic of The Ode to the Westward Migration in English version as the text, this paper concerns abou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epic,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romoting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 and achieving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so as to pursu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qual dialogu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Xibo ethnic group; epic;TheOdetotheWestwardMigration; cultural translation

H315.9

A

1000-0100(2014)04-0103-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与研究:以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为例”(12YJC850019)的阶段性成果。

2013-07-31

猜你喜欢
锡伯族西迁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西迁丰碑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
锡伯族西迁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