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 如何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和灵活处置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这种“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在高一的一次联考试卷中笔者出了这样的一道题:
如图1所示,在等边△ABC中,AB=a,O为三角形的中心,过O的直线交AB于M,交AC于N,(1)设■=m■,■=n■,求■+■的值;
(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图1
因为开学初到月考时间不长,所学内容只有“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而且又作为考试的最后一题,本来原题是只求第(2)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虑到很多同学没有思路,可能得分很低,甚至不能得分,所以添了第(1)问“求■+■的值”. 因为前不久的例题中刚出现过这样的一道题:“经过△OAB的重心G的直线l与OA,OB两边分别交于P,Q两点,设■=m■,■=n■,则■+■=_________.”
这样的话笔者想,第(1)问应该没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正确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第(1)问的得分依然不高,更甚至有同学连答案都写不出,第(2)问更离谱,很少有学生能解出正确答案来. 主要差错是解第(1)问时,想不到“正三角形的中心也是它的重心,而且如图1所示的O为三角形的中心,则■=■(■+■)”,抓不住问题的本质;第(2)问很多同学试图利用(1)中的结论,从向量出发,先求出■+■,再来求最值. 实际上对于第(2)问,很多同学不会化简变形■+■的表达式,即使稍作化简的也不能求出最值. 当然,对于这样的两问放在同一个题目中是否合适确实也值得商榷. 跳开这一点,从同学们的答题情况来分析,大多数同学都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解综合题时上一问的结论对下一问一定是有用的. 实际上,本题中的(1)(2)问之间的联系不大,用(1)问中■+■=3去解第(2)问会使运算烦琐,并且技巧性很强. 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来解的:■2=(■-■)2=(m■-■)2=m2■2-2m■·■+■2=m2a2-2ma×■a×■+■=m2-m+■a2.
同理可得:
■2=(■-■)2=(n■-■)2=n2■2-2n■·■+■2=n2-n+■a2,所以■+■=■■+■(?鄢).
接下来就不知道怎么做或取几个特殊值找出大概的特殊值,因此出现了一部分过程错或根本没有过程但答案正确的情况. 受第(1)问的影响,利用向量能解出答案吗?其实用上第(1)问中的■+■=3,代入上述表达式进行化简变形,也可以继续解下去.
解:因为■+■=3,所以m+n=3mn,对上述(?鄢)式通分,分子为m2-m+■+n2-n+■=m2+n2-m-n+■=(m+n)2-2mn-(m+n)+■=9(mn)2-2mn-3mn+■=9(mn)2-5mn+■=mn-■(9mn-2).
分母为:m2-m+■·n2-n+■=m2n2-m2n+■-mn2+mn-■+■-■+■=(mn)2-mn(m+n)+■+mn-■+■=(mn)2-3(mn)2+■+■=(mn)2-■mn+■=mn-■■,所以可得■+■=■·■+■=■×■=■×■=■×■=■×■=■·1+■=■+■. 因为■+■=3,所以m+n=3mn,所以(3n-1)m=n?圯m=■,所以mn=■=■=■. 因为■≤n≤1,所以1≤■≤2,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可得:当■=1或2,即n=1或■时,(mn)max=■,从而■+■min=■+■×2=■;当■=■,即n=■时,(mn)min=■,从而■+■max=■+■=■.
第(2)问从向量角度考虑明显复杂,但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耐心地算下去也能得出正确解答. 其实再回头来考虑第(2)问,要求“■+■的最大、最小值”,首先把■+■的表达式写出来,再利用求最值的方法来求解,思路很清晰. 仔细剖析,注意到OM,ON分别在△AOM和△AON中,而且这两个三角形的顶角∠MAO=∠NAO=30°,设∠MOA=α,则∠NOA=180°-α,因此还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解.
在本题中,很多同学没有抓住∠MOA和∠NOA互补这一隐含条件,只局限于向量方法,给解题带来困难. 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解这种类型的数学题的正确率呢?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和灵活处置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只有对相关的数学概念、符号、关系式的意义及有关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才能不被表象迷惑,才能抓住题目的本质,全面理解所给数学材料,正确解题.
■从概念特征挖掘隐含条件
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就有其特殊性,譬如: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一种特殊函数;三角函数中的正、余弦的有界性:-1≤sinα≤1,-1≤cosα≤1;向量中特殊的零向量;集合问题中经常会涉及空集……限于篇幅,这里取三个例题示意.
1. 数列定义域的特殊性
例1 已知an=n2+λn,且数列{an}是单调递增的,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很多同学会这样解:an=n2+λn=n+■■-■,要使{an}是单调递增的,所以对称轴-■≤1,从而λ≥-2. 其实本题中隐含着n∈N*,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图象由一些孤立点组成,因此只需-■<■,从而正确答案是λ>-3. 当然本题还可以从条件“{an}是单调递增数列”出发来解.
另解:因{an}是单调递增数列,所以an+1>an对?坌n∈N*恒成立?圯(n+1)2+λ(n+1)>n2+λn?圯λ>(-2n-1)max?圯λ>-3.
2.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endprint
例2 方程■=x+y-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
本题若通过化简方程,与常见的曲线方程进行比较,得出曲线形状,运算量大,结果也并不直观. 应跳出定式思维,注意方程的特点,观察特征,联系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方程可变形为:
■=■,即平面上点P(x,y)到点(-1,-1)的距离与到直线x+y-2=0的距离之比为■,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知,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
3. 三角函数的有界性:-1≤sinα≤1,-1≤cosα≤1
例3 已知sinx+siny=■,求t=sinx-cos2y的最值.
错解:由已知条件可得:sinx=■-siny,所以t=sinx-cos2y=■-siny-cos2y=■-siny-(1-sin2y)=sin2y-siny-■=siny-■■-■. 又-1≤siny≤1,所以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1时,t的最大值为■.
很多同学在解本题时只关注了 -1≤siny≤1,忽略sinx+siny=■这一隐含条件,事实上,-1≤siny≤1,-1≤■-siny≤1?圯-■≤siny≤1,因此,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时,t的最大值为■.
■从题目条件挖掘隐含条件
1. 思维严密,判断完整
例4 在△ABC中,已知2a=b+c,sin2A=sinBsinC,则△ABC的形状为____.
结合正弦定理可得:a2=bc,所以4a2=(b+c)2=4bc?圯(b-c)2=0?圯b=c,看似答案是“等腰三角形”,实际上再代入到2a=b+c中,进一步可得a=b=c,所以正确答案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要挖掘条件,用好、用透题中已知条件,判断完整.
2. 用好“递进式”问题间的关系
例5 在△ABC中,已知■·■=3■·■.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这道题目的第(1)问同学们能很顺利地解出来,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有cbcosA=3cacosB,结合正弦定理得:sinBcosA=3sinAcosB,所以tanB=3tanA. 第(2)问很多同学根据以往解题经验认为解三角形问题应该要用到正弦、余弦定理,虽然能解,但需要经过多次边角互化,浪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的第15题,考试中就有很多同学没能解出正确结果,解答题的第一题做得这么棘手,也影响了整场考试的发挥. 其实这道题目的设置是“递进式”设问,如能注意发现第(1)问中tanB=3tanA的关系,结合第(2)问中cosC=■,可以求出tanC=2,然后利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和为180°,结合诱导公式可得:tan(A+B)=-2,即■=-2. 又tanB=3tanA,代入前式得:■=-2,所以tanA=1或tanA=-■. 由tanB=3tanA>0可得A∈0,■,所以tanA=1.
注:很多解答题一般以多个设问形式给出,起点低,有梯度,对于这类“递进式”设问、难度逐渐增大的题目,在解题时我们要摆脱定式思维,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注意上一问对下一问的暗示,我们可以通过前一个设问的铺垫和提示确定下一个问题的解题方向.
■从解题答案挖掘隐含条件
例6 在等比数列{an}中,S2=7,S6=91,则S4=________.
在等比数列中,若Sn≠0,则Sn,S2n-Sn,S3n-S2n,…依次成等比数列,因此可以设S4=x,则7,x-7,91-x成等比,所以(x-7)2=7(91-x)?圯x2-7x-28×21=0?圯x=28或-21,所以S4=28或-21. 此时不禁要问:两解都符合要求吗?事实上,本题中S4=(a1+a2)+(a3+a4)=S2+S2×q2=S2·(1+q2)>0,所以S4=28.
因此,当答案中出现两解时我们要谨慎,注意是否有增根,要舍去其中的解的话一定要找到舍去理由,因为有的题目确实有两解. 如:“在△ABC中,若b=2asinB,则∠A=________.” 利用正弦定理:■=■?圯sinA=■,所以∠A=30°或150°. 本题确实有两解.
当然也会存在解出两解,其中一解不太容易舍去的情况. 比如:
例7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a+c=10,C=2A,cosA=■.
(1)求■的值;(2)求b的值.
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圯■=2cosA=■.
(2)由(1)得■=■,a+c=10?圯a=4,c=6. 因为a2=b2+c2-2bccosA,所以16=b2+36-2b×6×■?圯b2-9b+20=0?圯b=4或5.
看上去解答很完美,也比较简略. 事实上,把b=4代入已知条件发现此时a=b,C=A+B. 又C=2A,所以C=■,A=B=■,这与已知cosA=■产生矛盾. 所以b=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条件. 现在高考命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所考查的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所设置的情景中,考查我们是否具备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提炼加工能力. 因此,解题时要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要掌握标准题的解法,还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过自我探索寻找解题途径.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巧妙进行变形,既能加快解题速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我们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若能牢牢树立“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的思想,对待数学题要既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解题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endprint
例2 方程■=x+y-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
本题若通过化简方程,与常见的曲线方程进行比较,得出曲线形状,运算量大,结果也并不直观. 应跳出定式思维,注意方程的特点,观察特征,联系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方程可变形为:
■=■,即平面上点P(x,y)到点(-1,-1)的距离与到直线x+y-2=0的距离之比为■,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知,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
3. 三角函数的有界性:-1≤sinα≤1,-1≤cosα≤1
例3 已知sinx+siny=■,求t=sinx-cos2y的最值.
错解:由已知条件可得:sinx=■-siny,所以t=sinx-cos2y=■-siny-cos2y=■-siny-(1-sin2y)=sin2y-siny-■=siny-■■-■. 又-1≤siny≤1,所以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1时,t的最大值为■.
很多同学在解本题时只关注了 -1≤siny≤1,忽略sinx+siny=■这一隐含条件,事实上,-1≤siny≤1,-1≤■-siny≤1?圯-■≤siny≤1,因此,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时,t的最大值为■.
■从题目条件挖掘隐含条件
1. 思维严密,判断完整
例4 在△ABC中,已知2a=b+c,sin2A=sinBsinC,则△ABC的形状为____.
结合正弦定理可得:a2=bc,所以4a2=(b+c)2=4bc?圯(b-c)2=0?圯b=c,看似答案是“等腰三角形”,实际上再代入到2a=b+c中,进一步可得a=b=c,所以正确答案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要挖掘条件,用好、用透题中已知条件,判断完整.
2. 用好“递进式”问题间的关系
例5 在△ABC中,已知■·■=3■·■.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这道题目的第(1)问同学们能很顺利地解出来,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有cbcosA=3cacosB,结合正弦定理得:sinBcosA=3sinAcosB,所以tanB=3tanA. 第(2)问很多同学根据以往解题经验认为解三角形问题应该要用到正弦、余弦定理,虽然能解,但需要经过多次边角互化,浪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的第15题,考试中就有很多同学没能解出正确结果,解答题的第一题做得这么棘手,也影响了整场考试的发挥. 其实这道题目的设置是“递进式”设问,如能注意发现第(1)问中tanB=3tanA的关系,结合第(2)问中cosC=■,可以求出tanC=2,然后利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和为180°,结合诱导公式可得:tan(A+B)=-2,即■=-2. 又tanB=3tanA,代入前式得:■=-2,所以tanA=1或tanA=-■. 由tanB=3tanA>0可得A∈0,■,所以tanA=1.
注:很多解答题一般以多个设问形式给出,起点低,有梯度,对于这类“递进式”设问、难度逐渐增大的题目,在解题时我们要摆脱定式思维,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注意上一问对下一问的暗示,我们可以通过前一个设问的铺垫和提示确定下一个问题的解题方向.
■从解题答案挖掘隐含条件
例6 在等比数列{an}中,S2=7,S6=91,则S4=________.
在等比数列中,若Sn≠0,则Sn,S2n-Sn,S3n-S2n,…依次成等比数列,因此可以设S4=x,则7,x-7,91-x成等比,所以(x-7)2=7(91-x)?圯x2-7x-28×21=0?圯x=28或-21,所以S4=28或-21. 此时不禁要问:两解都符合要求吗?事实上,本题中S4=(a1+a2)+(a3+a4)=S2+S2×q2=S2·(1+q2)>0,所以S4=28.
因此,当答案中出现两解时我们要谨慎,注意是否有增根,要舍去其中的解的话一定要找到舍去理由,因为有的题目确实有两解. 如:“在△ABC中,若b=2asinB,则∠A=________.” 利用正弦定理:■=■?圯sinA=■,所以∠A=30°或150°. 本题确实有两解.
当然也会存在解出两解,其中一解不太容易舍去的情况. 比如:
例7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a+c=10,C=2A,cosA=■.
(1)求■的值;(2)求b的值.
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圯■=2cosA=■.
(2)由(1)得■=■,a+c=10?圯a=4,c=6. 因为a2=b2+c2-2bccosA,所以16=b2+36-2b×6×■?圯b2-9b+20=0?圯b=4或5.
看上去解答很完美,也比较简略. 事实上,把b=4代入已知条件发现此时a=b,C=A+B. 又C=2A,所以C=■,A=B=■,这与已知cosA=■产生矛盾. 所以b=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条件. 现在高考命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所考查的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所设置的情景中,考查我们是否具备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提炼加工能力. 因此,解题时要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要掌握标准题的解法,还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过自我探索寻找解题途径.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巧妙进行变形,既能加快解题速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我们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若能牢牢树立“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的思想,对待数学题要既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解题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endprint
例2 方程■=x+y-2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
本题若通过化简方程,与常见的曲线方程进行比较,得出曲线形状,运算量大,结果也并不直观. 应跳出定式思维,注意方程的特点,观察特征,联系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方程可变形为:
■=■,即平面上点P(x,y)到点(-1,-1)的距离与到直线x+y-2=0的距离之比为■,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知,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
3. 三角函数的有界性:-1≤sinα≤1,-1≤cosα≤1
例3 已知sinx+siny=■,求t=sinx-cos2y的最值.
错解:由已知条件可得:sinx=■-siny,所以t=sinx-cos2y=■-siny-cos2y=■-siny-(1-sin2y)=sin2y-siny-■=siny-■■-■. 又-1≤siny≤1,所以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1时,t的最大值为■.
很多同学在解本题时只关注了 -1≤siny≤1,忽略sinx+siny=■这一隐含条件,事实上,-1≤siny≤1,-1≤■-siny≤1?圯-■≤siny≤1,因此,当siny=■时,t的最小值为-■;当siny=-■时,t的最大值为■.
■从题目条件挖掘隐含条件
1. 思维严密,判断完整
例4 在△ABC中,已知2a=b+c,sin2A=sinBsinC,则△ABC的形状为____.
结合正弦定理可得:a2=bc,所以4a2=(b+c)2=4bc?圯(b-c)2=0?圯b=c,看似答案是“等腰三角形”,实际上再代入到2a=b+c中,进一步可得a=b=c,所以正确答案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要挖掘条件,用好、用透题中已知条件,判断完整.
2. 用好“递进式”问题间的关系
例5 在△ABC中,已知■·■=3■·■.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这道题目的第(1)问同学们能很顺利地解出来,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有cbcosA=3cacosB,结合正弦定理得:sinBcosA=3sinAcosB,所以tanB=3tanA. 第(2)问很多同学根据以往解题经验认为解三角形问题应该要用到正弦、余弦定理,虽然能解,但需要经过多次边角互化,浪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的第15题,考试中就有很多同学没能解出正确结果,解答题的第一题做得这么棘手,也影响了整场考试的发挥. 其实这道题目的设置是“递进式”设问,如能注意发现第(1)问中tanB=3tanA的关系,结合第(2)问中cosC=■,可以求出tanC=2,然后利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和为180°,结合诱导公式可得:tan(A+B)=-2,即■=-2. 又tanB=3tanA,代入前式得:■=-2,所以tanA=1或tanA=-■. 由tanB=3tanA>0可得A∈0,■,所以tanA=1.
注:很多解答题一般以多个设问形式给出,起点低,有梯度,对于这类“递进式”设问、难度逐渐增大的题目,在解题时我们要摆脱定式思维,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注意上一问对下一问的暗示,我们可以通过前一个设问的铺垫和提示确定下一个问题的解题方向.
■从解题答案挖掘隐含条件
例6 在等比数列{an}中,S2=7,S6=91,则S4=________.
在等比数列中,若Sn≠0,则Sn,S2n-Sn,S3n-S2n,…依次成等比数列,因此可以设S4=x,则7,x-7,91-x成等比,所以(x-7)2=7(91-x)?圯x2-7x-28×21=0?圯x=28或-21,所以S4=28或-21. 此时不禁要问:两解都符合要求吗?事实上,本题中S4=(a1+a2)+(a3+a4)=S2+S2×q2=S2·(1+q2)>0,所以S4=28.
因此,当答案中出现两解时我们要谨慎,注意是否有增根,要舍去其中的解的话一定要找到舍去理由,因为有的题目确实有两解. 如:“在△ABC中,若b=2asinB,则∠A=________.” 利用正弦定理:■=■?圯sinA=■,所以∠A=30°或150°. 本题确实有两解.
当然也会存在解出两解,其中一解不太容易舍去的情况. 比如:
例7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a+c=10,C=2A,cosA=■.
(1)求■的值;(2)求b的值.
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圯■=2cosA=■.
(2)由(1)得■=■,a+c=10?圯a=4,c=6. 因为a2=b2+c2-2bccosA,所以16=b2+36-2b×6×■?圯b2-9b+20=0?圯b=4或5.
看上去解答很完美,也比较简略. 事实上,把b=4代入已知条件发现此时a=b,C=A+B. 又C=2A,所以C=■,A=B=■,这与已知cosA=■产生矛盾. 所以b=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条件. 现在高考命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所考查的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所设置的情景中,考查我们是否具备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提炼加工能力. 因此,解题时要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要掌握标准题的解法,还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过自我探索寻找解题途径.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巧妙进行变形,既能加快解题速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我们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若能牢牢树立“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的思想,对待数学题要既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解题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