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
为了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淮安市于2011年7月创建了我们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连续三年招聘师范应届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大量新教师的加盟,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新教师比例偏大问题也随之产生,已引起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新教师群体如何迅速适应并胜任本职工作,已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2013年,学校申报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新办学校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成功立项。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促进教师教学合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一、教学合作共同体的内涵及实践价值
教学合作:指教师为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而采用的教学互动、项目合作、同步教研、资源共享等研讨方式与合作机制。从教学合作的学科载体来分,可以是学科内合作与学科间合作。学科内合作即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的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学科间合作即不同学科教师间的教学合作,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启发使得学科教学能够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从教学合作的活动区间来分,可以是校内教学合作与校际教学合作。校内教学合作即本校范围内教师间的教学合作,强调发挥校本资源的引领作用;校际教学合作即不同学校间资源共享、互动研讨,建立校际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包括教研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合作。从教学合作的参与对象来分,可以是师师合作与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即教师间开展教学合作,师生合作即师生之间为实现教学相长而进行的合作。
共同体:指人们基于共同的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在稳固的合作联盟与实际合作项目中,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实现多赢而结成的团队或集体。
教学合作共同体:指教师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基于共同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通过因学科载体、活动区间和参与对象不同而形成的多种形式,结成的研讨方式与合作机制。
建设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就是要立足校情,通过促进教师开展多纬度、立体式、全方位的教学合作实践,构建行之有效的研讨方式与合作机制,强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思想碰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增强教师之间的尊重感、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加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科学、健全的学校运行机制,凝练积极、向上的学校办学文化。
二、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1.同学科教研组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我校按“课程教学部—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分层管理模式,以学科教研组为核心单位,推进教师“钻研教材、个体自备;中心发言、集思广益;修改预案、二次备课;重视反思、总结经验”的四步备课机制,保证了备课质量。推行同课异构式教研,提高了教师钻研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保证了常规教学研讨的热度、效度。同时,进行学科特色课题研究,如小学语文组的研究课题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组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等。
2.跨学科教研组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这主要是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状况和学科特点,进行的跨学科合作。如我校小学音体美“大教研组”建设进行的相关探索。以安塞腰鼓进课堂为试点,体艺结合,拓展了小学“体艺2+1”项目。初中政史地、理化生大教研组开展跨学科教学合作,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学校开展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同班级任课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不同教师针对具有各不相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合作可以更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不同学段衔接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我校有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三个学段,在坚持长程意识的前提下,学校在幼儿园至小学、小学至初中衔接上作了许多有效的尝试,下一步还将做好相邻年级段的衔接教学合作。
5.校际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研究
作为新办学校,我校与市内外名校、同类学校之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如名师送培,青年教师代培,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校际教学研讨、教学资源共享等,有效地拓展了教师合作的视野和思路。
6.基于师徒结对形式下的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青蓝工程”是学校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每学年都搭建平台,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学校定期召开“师徒结对经验总结交流会”,推选有成功经验的结对教师师徒作示范,针对师徒听课、研讨、重建等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交流,以便其他结对教师吸收反馈。学校对在结对活动中考评优秀的师徒进行培养规划,打造优秀教师。
7.非行政性组织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这主要是基于教师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结成的合作团队。如学校在小足球基地校建设中成立的校园足球队,以各种QQ交流群为载体的沙龙式教研等。
8.主题研讨式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
我校开展了“学习与分享”研学活动。如本学期开展了全校同读一本书活动,书目是《有效教学》。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主动发展,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分享意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目前,学校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来源都很有优势,但人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上面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资的问题:教师队伍融合不够,缺少骨干引领endprint
新教师间的人际交往一般会因年龄、学科、个体差异等原因,形成较为松散的“非官方小集体”。再加上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师走教等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够,工作上、情感上的融合不够。而且这样的教师群体,主体是年轻人,对教学内容尚不熟悉,对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主要精力还放在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教研的意识、合作的意识、竞争的意识相对淡薄,备课上课还普遍存在“单干户”状态。教研组、备课组中缺少学科骨干,缺少领军人才,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假以时日。
2.制度的问题:制度建设滞后,实施细则不明
很多时候,由于学校新建,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简单化倾向,许多学校采取了年级组管理方式,重行政色彩,淡化专业色彩,学校对教研组功能认识尚不到位,制度建设显得滞后。很多制度是“拿来主义”,没有切合学校校情,没有出台可操作性很强的实施细则,让广大年轻教师无所适从。而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明朗,需要学校从制度层面,对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典型形式的教学合作机制进行统筹规划和保障实施。
3.管理的问题:过程性督查评价不到位,且缺少改进指导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还习惯于用“考试成绩”这一结果性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教学,并与教师的经济收入挂钩。过程性的教学质量跟踪管理不到位,很多检查流于形式,重数量轻质量。评价标准存在主观性、随意性。由于缺少专家,在日常教学合作中就缺少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于是屡查屡有类似问题出现,教学得不到实质性改进,很难实现突破和发展,教师也难以通过合作获得大的进步。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为了合作而合作的问题,形式与内容相去甚远。如在学科集体备课督导和“推门听课”中发现的备课、上课“两张皮”现象就是一例,教研材料中有大量的网上下载修改件,缺少原创性素材。当合作成为负担,流于形式时,合作就难以为继了。
4.资源的问题:学科教学教研的校本资料缺少,且校际、网际信息交流不足
在依托学校自身资源进行的校本教研合作中,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很多新办学校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学参考书籍、录像光盘资源、网络资源等都明显不足。教学研究资源、新课程培训资源、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学科通识性资源更是很少。而且,校际之间的经常性交流机制尚未建立,这使得许多名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还不成熟,基于网络的信息收集、教学合作也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这让教师的教学合作缺少资源支撑。
以上几方面问题,使新组建的许多教师教学合作群体的合作内动力明显不足,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惰性思想有滋长倾向。不少教研组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思想,完成教研任务都是靠行政推动,评课多是“唱赞歌”,许多活动的效果有限。但让人高兴的是,上述问题正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逐步解决。与建校初相比,由多个教师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强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思想碰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果的提升,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教师通过合作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差异性,真正走向因材施教。教师之间的尊重感、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不断增强,形成了突显合作的校园文化。这是推进教师教学合作的初衷,也是学校继续开拓前进的动力所在。
(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第十期教研立项课题“新办学校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JK10-L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