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华 程春鹏
摘 要:当前,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接班人,因而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倍显重要。但是随着高校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大学生党建也提出新的要求。本篇论文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式、环境以及变化进行探索研究,指出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具体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指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该如何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以有效的保证高校能够为社会市场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与思考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关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改革创新的事业,对此在发展中始终将“改革创新精神与加强自身的建设”作为领导核心。当前在新形势发展下,在党的领导带领下,形成了各种建设事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大学生,特别是他们其中的学生党员更具代表性。一直以来,高校将学生党员的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一个目标,并且已经列入到了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之中。经过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奋斗,学生党员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必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他们一些人入党的动机不纯,而且缺乏意识,而且党性观念薄弱,这些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对国家和党有用的优秀人才,最终也能够促使国家的兴盛与繁荣。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各大高校开始扩招学生,随之大学生党建也逐渐加快了发展步伐。相关数据指出,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党员人数,从16.8万增加到80.8万,这一数据是调查2002年到2006年之间,数据增长达到5倍。全国大学生党员人员到2007年就已达到了208.2万人。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长,但与之相配套的党建软硬件,却没得到加强和补充。从而导致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之处。
(一)入党的动机不纯,大学生入党呈功利化。高校规模不断发展和壮大,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大众化发挥在那,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整体下降,很多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入党愿望,对政治要求进步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不过这些现象中通常掺杂了学生极强的功利性。大学生对党建认识不足,而且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他们对党的认识不足,信仰共产主义又缺乏坚定性,不能够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大学生往往只是注重组织上入党,并不重视思想上入党,对结果的过于专注,往往忽视掉过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在大学生入党这一问题上,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关于党员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特性。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大学生组织党建活动,很多还是停留在课堂的学习,或者借助国家各级文件以及各类主题讨论活动等形式开展。关于当下的热点问题与现实问题认识不够,分析也不足。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学生党员将上党课、念报纸、文件等,当成党建工作的教育内容,而缺乏创新的形式,因为缺少吸引力与感召力,从而使得大学生缺少积极性,在思想上的松懈,并不能够有效提高理论知识,而且政策的执行力也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三)党员结构分布不合理。当前,在高校中党员多集中在大三大四中,而大一新生因为当初中学党建工作不平衡的影响,致使他们对入党的行动与认识不足过于肤浅,而且新生党员的人数很少,很难普遍存在。党员分布结构的不合理,党建工作格局也不利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总之这种倒三角的分布形式,严重制约高校党建工作的速度与质量的发展。
(四)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缺少长效机制。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中,大学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发展党员一手硬、教育党员一手软”的不好现象。对此,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务必要严格把关,对学生业务能力、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都要严肃对待。重视大学生入党制后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模式及考核评价的手段,保证党建工作系统的组织性。
(五)关于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加强工作队伍的建设。大学生的数量随着各大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其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在集成负责党建工作的人员多是一线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刚加入,对党建理论与党建知识及培训并不了解。在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他们还受到繁琐事务的影响,从而对工作的内容、对象及要求,大学生很明显力不从心,由此,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个体有效的促进党建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三、如何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
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新形势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特点也发生了众多变化,为此,高校基层学生党务工作者,要及时总结经验,并且通过学习与交流提高自身水平,并且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增加大学生入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对党员发展进行严格把关。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教育,通过当前学习班对这些入党积极分子从理论教学与身边党员榜样等开展教育,以有效的加强对党员党性的培养,保证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各个党部之间的工作也出现了不平衡,特别体现在理论教育的培训,若是单纯的依赖党支部力量,那么很难提高理论水平,单纯的依靠全球性的高级党课进行培训,也不能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
此外,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理论知识,还必须坚持“推优”的制度、联系人培养、考察纪实等制度。并且培养联系人还要定期向党支部做汇报,每个季度里考察一次,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人选做出及时的调整,将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既要注重程序更要保证质量。
(二)大力推行支部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对党员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党支部的立项活动模式不断引入,不断对过程加强管理,以规范化引导党支部组织活动,并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在高校中,每学年,学校的党委部门可根据党中央下达的文件精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等,与学校的发展建设相结合,确定一系列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主题,并且由各党支部来申报组织具体的活动。关于某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党支部组织经历了一个申报立项、答辩、评审到确定项目的过程。主题活动开展后,要对活动意义不断明确,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并且对活动形式不断创新,通过大胆的实践与总结,保证党支部活动能够取得一定的实效性。
(三)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学生党支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当前,在高校党员队伍建设中,党员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而新生的党员数量十分少,因此与学生党员分布结构的不协调比例相结合,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按照专业对学生党员进行纵向划分,分成几个党支部,而在每个党支部中,又分为同一专业的四个年级学生。这种划分学生党员的模式,将有助于支部党员实现稳定与流动发展,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有利于优良传统作风的推崇和发扬。因为这些党员之间,有着相同专业背景,高年级的党员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还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有效解决困难问题。这种将专业学习与学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将支部思想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公共监督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和制定相应的党员考评体系。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对高校大学生中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进行批评,或实现自我批评,对个人工作情况定期汇报。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保证党员能信守承诺。通过公共监督对传统组织监督进行替代,不仅要有结果性的指标,而且还要具备过程指标,结果与过程同等重要。通过考察确保党员能如期完成组织的任务,保证工作的透明度。这位考评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通过公共监督机制,不仅让大学生党员能够对自身学习、工作等进行总结与不断反思,同时党支部也可以根据反馈上来的意见,或者是问题的反应,进行整理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最终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党员整体的工作水平与能力。
(五)重视培养党务工作者,加强大学生党建队伍的建设。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受到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水平高低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与较强业务能力的专兼职党务队伍,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十分有必要。加强建设大学生党建队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选拔与培养,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专业的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政治强、业务精及作风正的党建队伍的建立,能够保证学生党员得到充分的历练。另一方面,还要对党建队伍的教育管理理论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大学生党务干部的学历,提高管理与业务能力。
四、结论
在21世纪社会发展中,高等院校担任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在新时期发展的需求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也面临着新挑战。通过本篇论文的探索研究,指出在新形势之下,高等院校党建工作者在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采取相应的举措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坚定信念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在对思想的解放同时,也要对工作思路与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刘冠英.《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工程
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2] 沈文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 贾兰.《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 张琳.《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1年第7期
[5] 茆仲义,邱水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6] 张宏雷,王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思考[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