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冰,张承洲,游津津,胡振华,张公社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马清杰 ,杨利萍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分布受沉积、构造、古地貌以及多期岩溶作用控制,非均质性极强,其主要特点包括储集体空间分布不连续、有效储集空间尺度差异大、内部结构与缝洞接触关系复杂、不同的储集单元存在不同的油水分布关系[1]。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及油藏温度高,使得已成功用于砂岩油藏的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微生物法、热力采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均不能直接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注水开发的不足[2-3]。为此,笔者对缝洞型油藏注氮气吞吐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该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参考。
1)试验材料。①原油。从缝洞型油藏油井井口取回脱气油样品,根据现场油样的黏度(油样取自S67井),按地层条件下的原油黏度,用脱气原油和伴生气复配地层油,密度为0.8965mg/L,黏度13.0mPa·s(80℃)。试验时,在恒定温度下,将复配油注入到长岩心中建立束缚水饱和度。②地层水。根据油田地层水含量,配置试验用地层水。饱和水和注入水矿化度200000mg/L。③试验岩心。根据油藏岩心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采用均匀的石英砂,按照一定的配比(120目∶60目=2∶1)进行填砂。④长岩心填砂管。工作压力80MPa,内径25.4mm,长度300mm,容积为152ml;填砂后,孔隙体积(PV)在57~61ml。此外,针对油田的地质状况,采用石英砂岩与灰岩适量组合的方式,孔隙度为40%。
2)试验设备。主要有HSB-1双缸恒压恒速泵、高温高压填砂管、中间容器(耐80MPa高压)、精密压力传感器、数值压力表(0~100MPa)、回压阀、转向阀、增压泵、围压泵、储气罐、气液流量装置等。
试验中设定以下条件:①地层温度80℃,目前地层压力62MPa,最小混相压力18MPa,初始试验压力40MPa,结束压力20MPa;②原油溶解气油比70.58m3/t。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1)将长岩心填砂管中填充一定量均匀的石英砂后压实,抽空饱和地层水后计量多孔介质的孔隙体积,测定原始渗透率。
2)长岩心填砂模型束缚水饱和度的建立。将配制好的模拟油以0.2ml/min的速度从填砂模型的一端注入,进行油驱水,从另一端记录被驱出的水量,直到不再出水时提高注油速度,并再次进行油驱水,记录被驱出的水量,直至岩心出口端再不出水,最终计算被驱出的总水量即为岩心中的含油量。
3)将长岩心填砂管直立并模拟原始地层压力下进行衰竭开采,利用回压调节装置调节长岩心填砂管出口端压力,建立一定生产压差后,在长岩心填砂管出口端计量采出的油量,当压力下降到设定压力20MPa时,停止生产,计算阶段采收率。衰竭开采后进行注水吞吐开采,注水吞吐开采后将氮气以一定注入压力注入填砂管,注入一定量后关闭井口开关,焖井一段时间后开井生产,记录采出的油、气、水量。在研究焖井时间对注气效果影响的试验中,必须保证每组试验时长岩心填砂管中多孔介质孔隙度、饱和油量、束缚水饱和度等工艺参数一致,同时保持注气压力、注气量一致。
采用长岩心填砂管驱替装置进行试验。注气替油2轮时,根据设定的注入压力,将气体以恒速注入填砂管,注入量分别为0.1、0.2、0.3和0.4PV,焖井时间均为10h,然后开井生产,当压力下降到设定压力20MPa时,停止生产并测出气驱采收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注气采收率随注气量增大而升高,当注气量达到一定量后,提高注气量对提高采收率效果影响变小。这是因为注入气量越大,地层内压力越高,气体溶解量更多,生产时压力降大,所以采出程度高;当注气量达到一定量后,气体溶解量达到最大,再提高注气量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甚微;同时,地层压力会随着注气量的增加而增高,过高的地层压力会超过底层的破裂压力,从而影响注气效果[4]。由此可知,适当的注气量对提高采收率会有很好的效果,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安全程度。
表1 注氮气吞吐模拟试验数据表
采用长岩心填砂管驱替装置进行试验。注气替油2轮时,根据设定的注入压力,将气体以恒速注入填砂管,注入量分别为0.2PV,焖井时间均为依次为2、3、4、5、10h,然后开井生产,当压力下降到设定压力20MPa时,停止生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注入相同倍数孔隙体积的条件下,随焖井时间的增加,当焖井时间为2h时采收率为1.87%,焖井时间4h后表明注气采收率随注气量增大而升高,但焖井时间4h后采收率增长缓慢。这是因为焖井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注入气体和原油已能够充分反应,若继续增加焖井时间,气体无法很好地扩散到单元体的原油中来增加原油弹性膨胀能,也不能完全形成油气的重力分异,进而不能采出油藏顶部的剩余油[5]。
表2 注氮气吞吐模拟试验数据表
1)注气量对注氮气吞吐开发效果的影响显著。周期注入量越多,油藏和地层流体的压力补充就越大,原油中氮气的溶入量增加后产生的抽提作用就越大,从而获得较高的采收率。
2)焖井时间也是直接影响注氮气吞吐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适当提高焖井时间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3)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应根据缝洞型油藏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注气量和焖井时间,在此基础上确定注气压力、注气轮次等工艺参数,确保注氮气吞吐施工取得成效。
[1] 康志江,李江龙,张冬丽,等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4-640.
[2] 刘中春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途径 [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6):66-68.
[3] 刘成 .氮气技术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J].断块油气田,2001,8(4):61-64.
[4] 徐克彬,徐念平 .雁翎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 [J].石油钻采工艺,1998,20(3):69-75.
[5] 李金宜,姜汉桥,李俊键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可行性研究 [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2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