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成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163513)
近几年的油田开发调整加大了注水井细分调整的力度,注水井层段数增多,隔层厚度减少。为了保证分层注水井的作业质量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执行,中石油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加强了作业注水井的磁定位工作。为解决测试井下工具深度问题,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引用了一种利用现有装备试井车情况下,易于实施、测试质量高的井下工具校深仪器-伽马磁定位仪。与传统的井下工具校深方法对比,伽马磁定位仪在需增设备、施工方式、测试效果、校深方式及对电缆要求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而且该技术曲线更清晰,还能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人操作的安全性,能更好的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该厂在注水井磁定位方面,以往的标准是在细分调整、试配作业过程中,若有小于2m的隔层卡段或新增隔层,施工时必须进行磁定位测试;对于需要更换油管的重配作业井,若有小于1.5m的隔层卡段,需要进行磁定位测试。从近2年该厂注水井磁定位情况看出随着作业井最小隔层厚度的减小,一次成功率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每口作业注水井都达到方案要求,2013年以后对所有注水井作业工具释放前后均进行磁定位的措施。
传统方法通过电缆记号检校井下工具深度,需要的设备有以下5项:井下磁定位仪、地面仪器、记号器、马丁代克深度计量设备及击(消)磁设备及配套设备。标准记号井做电缆记号,然后测井,井口放置记号器下磁定位仪器进行测井;通过地面仪器与井下仪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测试效果易受电缆质量、绝缘性能好坏的影响;校深方式采用记号校深;存在电缆记号容易消磁,细电缆及电缆头易损,电缆需要定期做记号等问题。
伽马磁定位仪技术通过伽马磁定位仪校井下工具深度,需要的设备只有2项:SMP-300数控测井仪(地面控制仪器)和伽马磁定位校深仪器。直接下伽马磁定位仪器进行测井,施工简单;通过地面仪器与井下仪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信号干扰小,测试的磁定位曲线(井下工具曲线)清晰、形态好;校深方式采用伽马校深;存在电缆记号容易消磁,细电缆及电缆头易损,电缆需要定期做记号等问题。
从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连续3年注水井磁定位情况看,定位比例在15.7%~23.1%(见表1)。磁定位井的一次定位合格率在82.1%~94.3%,随着作业井最小隔层厚度的减小,一次成功率逐渐下降。
表1 连续3年作业注水井磁定位测试情况统计表
从作业监督情况和施工总结看,定位一次不合格井作业过程中都进行了调整,第2年对其中的31口井进行了复测验证,仍有13口井存在出层现象。
为了保证每口作业注水井都达到方案要求,2013年及以后对所有注水井作业工具释放前后均进行磁定位的措施。
从对212口井进行的423次定位结果看(见图1),最小隔层厚度大于3m的注水井管柱一次下入深度合格井数比例100%,均符合方案要求,最小隔层厚度小于3m的注水井有管柱一次下入深度不符合方案要求的井。
图1 2013年注水井作业及一次定位合格率统计图
为了指导作业时的管柱组配准确性,对管柱释放前后的深度变化进行了统计,共统计491个封隔器深度,其中封隔器上串的有174个,上串距离超过15cm的38个,最大上串距离为0.64m;封隔器下延的有297个,下延距离超过15cm的有123个,最大下延距离为0.62m(见图2)。
为了进一步认识磁定位的一致性,2014年应用了常规定位、伽马校深及计深测试3种磁定位工艺在2口井上进行了一致性对比现场试验,从对比结果看,伽马定位更加准确(见图3)。
图2 管柱释放前后的深度变化情况散点图
图3 井1常规定位、伽马校深及计深测试一致性对比图
1)常规定位、伽马校深及计深测试3种定位工艺中伽马定位更加准确。
2)最小隔层厚度小于3.0m的注水井,作业前后都进行伽马定位可以有效保证注水管柱下入深度符合方案要求。同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一次定位成功率,逐步提高作业施工质量。
3)定期抽查最小隔层厚度大于3.0m的作业注水井定位情况,按照验证结果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
[1] 舒义刚 .磁定位曲线和伽马曲线的应用 [J].石油仪器,2007,21(3):53-54,57.
[2] 马金良,段俊东,杨兴波,等 .磁定位仪器测井曲线问题分析及仪器改进 [J].石油仪器,2012,26(2):32-34.
[3] 张朝阳,肖昌汉 .海底布放磁传感器的磁定位方法的模拟实验研究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45(6):826-830.
[4] 张攀登,赵坤,李皓,等 .浅析油气井射孔磁定位 [J].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上):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