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PC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4-12-03 08:11:06钱国强丁晶晶赵国平杨铁骊张小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肉桂酸比容血细胞

钱国强 丁晶晶 赵国平 赵 影 杨铁骊 张 卉 张小照

(黄淮学院护理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指在阻断冠状动脉血流一定时间后,缺血的心肌在恢复循环后的再灌注期出现的心脏功能、代谢及结构上的损伤〔1〕,常见于许多心血管疾病和手术过程中。MIRI往往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2,3〕,而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又会进一步加重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此前,笔者通过观察筛选出了当归四逆汤的有效成分组合(GFPC),本文旨在了解GFPC对MIRI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及其与NO的关系,试图探讨防治MIRI的有效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药物及仪器

1.1.1 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80~400 g(购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实验过程中共有2只大鼠由于麻醉或手术原因死亡,死亡率为6.3%。

1.1.2 药物及仪器 芍药苷、阿魏酸、甘草酸、肉桂酸均购自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NO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L-NAME:美国sigma公司。血流变仪:重庆赛航SH210A。

1.2 方法

1.2.1 分组 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shame组:未经缺血再灌注处理;I/R组:SD大鼠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取材;PPC组:灌胃4 d,1次/d,最后一次于实验前 30 min灌胃,灌胃剂量为甘草酸 50 mg/kg、阿魏酸400 mg/kg、芍药苷 100 mg/kg、肉桂酸 400 mg/kg,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取材;PPC+L组:灌胃4 d,1次/d,最后一次于实验前30 min灌胃,灌胃剂量为甘草酸50 mg/kg、阿魏酸400 mg/kg、芍药苷100 mg/kg、肉桂酸400 mg/kg,并于再灌注前15 min给予L-NAME(eNOS选择性抑制剂)30 mg/kg,再灌注120 min取材。

1.2.2 血液流变学的测定 取材前,腹主动脉取血约10 ml,其中5 ml放入抗凝管,应用重庆赛航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详细按操作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shame组比较,I/R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PC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0.05);PPC组和PPC+L组红细胞沉降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 1,表 2。

表1 各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s)

表1 各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s)

与 shame组比较:1)P<0.05;与 I/R 组比较:2)P<0.05

组别 高切黏度 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shame 组 2.81±0.68 7.28±1.74 1.20±0.14 I/R 组 7.54±2.181) 17.82±4.531) 1.68±0.231)PPC 组 5.25±1.922) 15.61±4.222) 1.08±0.212)PPC+L 组 4.69±2.932) 13.71±7.142) 1.33±0.212)

表2 各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比较(s)

表2 各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比较(s)

与shame组比较:1)P<0.05;与 I/R 组比较:2)P<0.05;与 PPC 组比较:3)P<0.05

分组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沉降率 纤维蛋白原shame 组 0.27±0.07 31.95±7.99 1.34±0.78 I/R 组 0.49±0.051) 35.70±5.03 3.34±1.271)PPC 组 0.24±0.062) 17.50±8.782) 2.31±0.512)PPC+L 组 0.29±0.15 24.30±11.692)3) 1.91±0.312)

2.2 血 清 NO 浓 度 与 shame组 〔(12.982 5±0.945 25)μmol/L〕比较,I/R 组大鼠血清 NO 含量〔(4.95±0.216 95)μmol/L〕明显降低(P<0.05);与 I/R 组比较,PPC 组血清 NO 含量〔(9.27±0.730 05)μmol/L〕明显升高(P<0.05);与 PPC组 比 较,PPC+L组血清中 NO含量 〔(7.81±0.343 22)μmol/L〕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流动性、黏稠性、凝固性、变形性的学科。血液黏性主要依赖于血细胞比容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4〕。本次试验显示,I/R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shame组,说明IR损伤会引起血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增加,从而导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升高。MIRI时有大量炎症因子聚集在微血管管腔,导致再狭窄,其机制与MVEC损伤以及NO含量降低有关。而PPC组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I/R组相比显著降低,说明GFPC能够改善MIRI大鼠VEC的损伤以及增加血清NO的含量。

当归四逆汤有效成分阿魏酸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缓解血栓形成。其机制为阿魏酸可下调iNOS mRNA表达及iNOS的活性,激活eNOS,增加其分泌的NO,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改善EC功能〔5~7〕,从而起到抗炎、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本实验综合应用了筛选出的单体组合(GFPC),起到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GFPC对MIRI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MMVEC eNOS/NO信号通路、增强eNOS蛋白的磷酸化、调节NO生成、上调eNOS mRNA表达、降低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8〕一致。

1 刘世平,徐彤彤.瘦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4):485.

2 张孝国,陈 章,白小红,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变性及血小板改变的实验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12):1751-2.

3 李鑫辉,黄政德,喻 嵘,等.益气活血法对血瘀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血液流变性及内皮素的影响〔J〕.2010;19(2):269-71.

4 Yan H,Baosheng DU,Yang W,et al.Effects of salidroside on hemorheology and 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in isolated heart of rats〔J〕.Chin J Nat Med,2008;6(3):221.

5 王生锋,欧阳静萍,张敬芳,等.阿魏酸钠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NOS基因表达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3;13(1):28-30.

6 王 琦,马文格,姚霁航.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心绞痛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6):411-2.

7 魏 彤.阿魏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6):627-8.

8 Cui S,Zhu H.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affected by the isozymes of nitric oxide syntnase and the I/R gene expression:experimental study〔J〕.Chin Med J,1998;78(5):27-30.

猜你喜欢
肉桂酸比容血细胞
肉桂酸对db/db小鼠肝脏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16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配体邻菲啰啉和肉桂酸构筑的铜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性质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合成邻甲氧基肉桂酸的两步法新工艺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
火工品(2013年3期)2013-10-11 07: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