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住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如何诵读古典诗文,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我作为分管教研教学的一校之长,带领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运用电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我校是一所拥有近5000名学生的大学校,每个年级最少有9个班,最多的有10个班,每间教室都装有多媒体班班通,便于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乐意学。为了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我们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四书五经的光盘,显示于电脑屏幕,图文并茂,利用每天晨读的15分钟古诗欣赏,中午的古诗词歌曲的广播教唱。通过听、读、看、唱,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读的技巧,既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诵读能力。
二、 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传统实用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课堂是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主要领域。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呢?我们学校教研通过研究要求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尝试下列几种方式:
1.示范读
顾名思义,范读能起到示范作用。古典诗文,不像现代文容易理解,但有一定的韵律。学生刚接触新诗文不懂内容,读起来可以感受到诗文的韵律,如果教师范读或配乐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作为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激发朗读兴趣和信心。
2.引领读
为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况,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节奏、气势及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读或教师领读,让学生在领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齐声读
齐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让学生更好地调整朗读速度,训练学生控制自己的正常音量,利于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还能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对有些学生,即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能起到带动作用,并增加学生朗读的次数,齐声朗读的形式可分小组,男女同学,全班齐读。
4.吟唱读
大多数古诗词本来是有乐曲,以供吟唱,如《今日歌》《忆江南》,有的古诗是后人给它谱了曲,如《春晓》《锄禾》等古诗就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谱的曲。在教学中,老师们能通过电脑屏幕、录音、多媒体配上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吟诗唱歌。在吟唱中,学生可采取多种吟唱方式,合着节拍摇头晃脑,合着节拍拍手、移动脚步。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手拿笔用笔杆轻轻敲桌面,笔杆轻敲发出脆响如同乐器,吟中取乐,唱中背熟,既使他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诗文之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自然而然,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得到了提高。
三、采用竞赛形式,培养学生诵读情趣
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增强记忆是对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途径之一。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说过:“六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最高峰。”小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是在学生心里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将跃然纸上的古典诗文,采用竞赛,培养他们的诵读情趣,以便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采用竞赛的方法:①在班级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吟诵比赛,扮演诵读比赛,②分低、中、高年级比赛,可以吟诗作画比赛,根据诗文自编自演比赛;③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文教学比赛,意在检验教师方法,实质从中检查学生诵读所达到的效果。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诵读情趣高涨,求知欲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借用外部力量,调动学生诵读热情
我们鼓励学生把学过的古诗文有感情地读给长辈、亲戚听;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探讨古诗文学习方法,我们拟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征求家长的意见,做到及时反馈,采纳家长的建议和好的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热情。家长愿与学生共同学习古诗文,当学校搞活动时,家长和学生一同登台演出,意义非凡。
弘扬民族文化,诵读古典诗文,犹如一支催人振奋的乐曲奏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了教师的教改决心,拨动了社会力量的心弦。我们相信,只要坚定步伐,勇往直前,民族文化一定会发扬光大。